1月25日,大陆集团发布了《大陆集团2 0 2 0 未来出行趋势调研报告》,此报告包含中国、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的驾驶者在电动出行、自动驾驶各个方面的习惯和意愿的调研结果。报告表明,中国民众对于电动汽车的接受程度高于其他任何国家,8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会考虑购买电动汽车,而这个比例在德国和法国仅占35%和28%。
为什么在电动汽车的接受程度上,国与国之间的差异如此巨大?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
充电桩数量少电动车不敢跑
根据调查报告,影响受访者是否考虑购买电动汽车的因素共有四种,分别为缺少充电站、续航里程有限、长距离行驶以及价格。在这些因素中,缺少充电站和续航里程有限是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影响他们的两个主要因素。同时,缺少充电站成为五个被调查国家中四个的最大影响因素,其中就包含中国,且有高达63%的中国受访者如此表示。
报告指出,充电站数量不足是都市地区面临的一大问题:在大城市中,可以在正常停车点为电动汽车充电的车主比例明显低于农村地区。欧洲和日本城市的情况尤甚。人们经常把充电站数量不足作为反对未来在大城市购买电动汽车的理由。
另外,有59%的中国受访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能力有限表示担心。还有44%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在较长旅途中无法充电也是一个问题。大陆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Helmut Matschi表示:“智能互联可增强电动出行的吸引力。尤其是在续航里程问题上,互联是提高电动出行接受度的关键因素。举例来说,联网汽车可将寻找充电站与计算最有效路线相结合,为驾驶员提供驾驶辅助。”
与此同时,仅有19%的中国受访者认为,高昂的价值是限制他们购买电动汽车的决定性因素,这个数据低于其他国家。法国和德国分别有高达 55%和46%的受访者认为与燃油车相比,电动汽车的价格较为高昂。
整体而言,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是积极向上的。报告显示,自2013年以来,美国和中国有购买纯电动汽车意愿的受访者比例显著上升,分别提升28%、27%。虽然德国受访者购买电动汽车的意向从17%增加了一倍现在的35%,但还是有59%的德国受访者并不考虑在未来购买电动汽车。在法国和美国分别有57%和50%的受访者不考虑使用电动汽车出行,日本的这一群体的比例为46%。
上述这些影响因素在中国同样存在,且比例并不比其他国家低,但相比之下,却有86%的中国受访者考虑在未来购买纯电动汽车。想必这还应该与另外两个因素有关——疫情和政策。
疫情带来需求政策成为推手
虽然疫情爆发后,大多数人自发地在家中隔离或者减少出行次数,但许多人驾车出行的频率却更高了。在中国,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报告中几乎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在疫情期间他们更频繁地使用汽车共享、拼车或使用租车的方式出行。
在人口稠密、公共交通网络相对密集的德国,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比疫情爆发前更频繁地使用汽车。美国、日本与德国的趋势类似。
根据报告,在新冠疫情爆发后,约有60%的中国受访者一直在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一数据高于其他国家。疫情无疑是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增加,超过半数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正在考虑购车或者已经购车,这一比例远超其他国家。
疫情带来需求,而政策成为推手。在调研的五个国家中,相关政策制定者都试图通过货币补贴或其他激励措施来引导民众购买电动汽车。 2020年2月,德国政府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提高了50%,单车补贴金额最高可达 6000欧元(约合人民币4.7万元),二手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也可以领取相应补贴。
2020年5月,法国政府拨款80亿欧元用于汽车行业振兴计划,其中包括为购买纯电动汽车的个人和企业直接补贴7000欧元和5000欧元,若消费者愿意以电动汽车替换老旧燃油汽车,则额外获得最多5000欧元的报废奖励。
除此以外,日本政府会对提升电动汽车续航能力的汽车制造商发放创新奖金。同时,五个被调查国家都在积极扩建充电站等基础设施。
在中国,2020年4月23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公布,将原定于2020 年底到期的补贴政策延长到2022年底,并且明确2020-2022年的补贴标准在上一年基础上分别退坡10%、 20%和30%,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补贴政策的延长,一方面是为了继续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拉动市场消费,对冲疫情影响。
对于多数中国民众而言,汽车就是他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选择。 41%的受访者至少每周开一次私家车,4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天或几乎每天都要开私家车。但今时不同往日,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部分一线城市还制定了限制燃油车牌照发放的政策。这种背景下,购买新能源汽车比购买燃油车的难度要更小,且驾驶新能源汽车出行不受限号等限行管控影响。如果说欧洲严格的碳排放政策的目标是让企业多制造,那么中国的这些政策的目标就是让民众多购买,大概率是驱动中国民众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外部因素。
报告显示,许多中国受访者提到他们偏爱乘汽车旅行方式,并且对电动汽车及新技术抱有极为乐观和开放的心态,这些情况说明中国是发展潜力巨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不仅如此,电动汽车的需求增长以及人们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度,或将显著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依此推测,用不了多久,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就能在世界上确立领导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