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源于自然的时尚》展中展《衣从万物:中国今昔时尚》

  • 来源:凤凰生活
  • 关键字:自然,时尚,中国
  • 发布时间:2021-03-29 16:43

  张西美把日常时间游走于商业项目和自我开发项目之间。她对与纺织相关的事物都感兴趣,古今中外皆有涉猎。她于香港理工学院修读时装设计,毕业后在欧美从事设计。八十年代后期在香港参与电影服饰设计,1989年以《滚滚红尘》获金马奖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奖。九十年代为影视舞台服装服务,曾为250多部电影提供服饰资料研究及制作。现职中国丝绸博物馆女红传习馆特邀顾问、香港知专设计学院顾问、香港六厂基金会顾问、香港圣雅各布布福群会复康服务纤维艺术顾问。

  P:1989年,你以《滚滚红尘》获金马奖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奖,八九十年代也是港剧的黄金时期,如今有许多角色造型也依旧经典,请分享一下你的心得?

  张西美:拍电影的有趣之处是每次主题都不同,找资料的过程也很有趣。《红尘滚滚》的人物不复杂,每个人都很明晰,所以主角的衣服是定制的,其他是在长春电影厂借用的。由于我是南方人,对北方人的生活体验不够丰富,衣服层次是不合适的,所以当时在剧中林青霞与秦汉首次相遇时,她穿的长衫,我的外婆提示我北方人穿衣外面会有“罩袍”保护内里的“棉袍”,因为“棉袍”或许只有一件,所以我做了一件宽松的“罩袍”给她,电影还需生活感,所以我特地把这件衣服“做旧”。电影中最漂亮的服饰是秦汉买给林青霞的红色绣花披肩,由于该剧的作家三毛喜欢周游列国,她曾建议可以将自己最喜欢印度的手工印花薄棉披肩用于剧中,但我认为剧中人物是不适合这种具有异域风情的服饰。所以当时我们特地去挑选了一件民初的古董中国剌绣披肩,之后这件单品捐给香港电影资料馆了。电影中的服饰都是为角色服务,当时觉得这件披肩是印象最深刻且起到最好效果的单品了。

  P:剧中的演员,比如林青霞、张曼玉等,也会对自己的造型有所见解吗?女演员是否会考虑得更多?你们会与演员沟通调整吗?

  张西美:林青霞、张曼玉都是当红演员,女演员当然都希望自己能够以最优美的形象出镜,但剧本设定的年代与人物,并非能够如她们所愿,与女演员沟通之后,她们都会理解配合,最终大家一起顺利完成这部作品。

  P:过去的经验积累,给你带来了哪些影响?

  张西美:或许商业设计师,只需考虑成本与利润,但是做影视方面的服装设计师,则需“平衡”所有关系,因为每个人物之间都有关联性,人物与剧本设定也需相符。受到过去的工作影响,我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观察人们的衣着,外在会反映每个人的生活。比如对待一件简单的白T恤,有些人会悉心照料依旧整洁,反之则显邋遢。

  P:时尚潮流每年更迭,品牌也以各种方式博取消费者的眼球,当我们不停地“买买买”时,是否也在为地球环境带来威胁?我们应如何在时尚与环保之间,取得平衡?

  张西美:Fashion(时尚)的概念其实起始于欧洲十四世纪,时尚受商业行为推动,时尚品牌不断推陈出新,总会暗示你“昨天”买的“今天”已经过时了,这种氛围时至如今已无法改变。我觉得人生总会经历一个过程——从“什么都想买”到“买了许多也不会快乐”,到后面才会逐渐止步。或许就是“先破坏”才学会“珍惜重建”吧。

  P:在日常中,你比较倾向于哪种穿着风格?

  张西美:我平时比较懒,不喜欢打扮,所以我发现有一个方法挺适用于自己:平时只买基础款的衣服,围巾则成了我的简易“表达” 方式,因应不同的场合的主题搭配不同的围巾,就能转换自如,还能打开社交话题。加上围巾不占地方,便于差旅携带,而且不受限于体型变化,是长青之选。

  P:你觉得这个展览的最重要意义是什么?

  张西美:因为我对服装设计的兴趣起源于家庭影响,平时最喜欢看《国家地理杂志》,所以我对任何事物的起源都非常感兴趣。这个展览能够让我们意识到,不同材质都具有各自地区特色,而人类是如何就地取材并加以运用的?带领我们走入服饰的历史文化故事。

  P:对于未来,我们可以在时尚领域中实践哪些新思路?

  张西美:时尚商业模式就是不断推动我们的“购买欲”,或许只有当我们转变生活方式时,才会改变我们的想法吧。现今有许多独立设计师离开城市,归园田居探索布料的原始手工制作技艺,当大家都能够在自然生活方式中静心沉淀之后,就有可能转变消费态度。

  P:请对未来说一句“寄语”。

  张西美:精挑细选,赏心悦目;明智穿着,心满意足;循环利用,慷慨大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