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已步入慢跌通道,10月猪价或将震荡下行!

  “行情总是在绝望中诞生,在观望中成长,在疯狂中崩溃。”今年的猪价,正是这般写照。年初行情在产能断崖后站上历史高位,随后在2月份猪价却突然回调,到5月份又止跌反弹,而在近期,在中秋国庆双节前夕猪价却在一片看好声中突然走跌。新牧网监测的全国猪价显示,在9月1日全国生猪均价为18.54元/斤,截至9月25日,猪价却一路走跌至17.24元/斤,均价下跌1元/斤。在中秋国庆双节消费刺激下,猪价能否迎来反弹?

  │恐慌集中出栏,猪价急速走跌

  首先从当前全国猪价局面来看,东北猪价筑底全国。以辽宁省为例,其中锦州地区价格250斤起的在15.7-15.8元/斤,280以上的在16元/斤左右;昌图地区价格280斤起在15.7-15.8元/斤,只有330斤以上的在16元/斤。此外,黑龙江佳木斯市也已跌到15元/斤。目前除东北猪价即将跌破15元/斤外,华东、华北、西北猪价也岌岌可危。

  一般而言,节气对猪价具有带动作用,尤其在金九银十这样的日子最为明显,但今年此刻为何猪价突然走跌?谈论后市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之前的分析:“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10月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4成,而2019年10月份国内能繁母猪开始触底回升,而母猪产能环比增加的速度是低于正常值的。但三元商品猪从出生到出栏需11个月之久,所以在理论上到2020年8月市场可供应生猪数量将达到最低值,即本年度最缺猪时刻。”8月后的行情走势逐步验证了我们之前的看法,所以当前的走跌,属于正常情况。

  不过,当前猪价走跌的速度却背离我们之前慢跌的判断,这波行情可谓是踩踏式的下跌。山东猪经纪张成告诉记者,9月25日山东的标猪价格继续下调,大肥价格稳定,240-270斤标猪为15.3-15.5元/斤;280-350斤肥猪为15.6-15.8元/;350斤以上肥猪价格为16.2-16.5元/斤;400斤以上肥猪价格为16.6-16.8元/斤。标猪、肥猪行情纷纷较前5日下调幅度超1元/斤,这种下跌颇有几分2-5月份猪价回调期的气势。

  就下跌原因,业内认为这波下调主要系终端消费市场需求较差、养殖户和规模养殖场看跌预期偏强、积极出栏生猪、以及供应增量导致生猪和猪肉价格走跌。此外,据记者了解,这波走跌还主要系9月25日储备肉投放市场利空所致。

  这也导致了很多猪经纪在近日停止调猪以减少亏损,很多猪企也出于恐慌仍在加速出栏。据记者了解,目前仅长江以北地区养殖户对低价略有惜售情绪,生猪出栏节奏减慢带动生猪和猪肉价格短暂小幅回升。

  │行情暗涨,10月行情或迎小反弹

  纵观当前局面,很多人喜欢拿去年国庆期猪价对比来谈。某业内人士谈到,去年节前国家也开始投放储备肉,猪价被打压,但之后呢?猪价却掀起疯狂的上涨,国庆过后疯狂上涨至20元高位。如果回看去年储备肉压价失败原因,主要是投放量有限,屠宰商备货不足导致的。在当前情况下,历史还是否能重演呢?

  部分人士认为,节前放储可能是“烟雾弹”,近期很快会反弹上涨。该看法判断的理由是,当前养殖端毛猪狂跌,而终端肉价却稳如泰山,说明终端消费有支撑,在当前中秋国庆双节重大利好下,猪价崩盘有点不正常,或存在人为控价的嫌疑。

  此外,支撑后市反弹的一大依据是,从8月份以来,牛猪价格就反超标猪,当前行情下,牛猪价格依旧远大于标猪,说明市场牛猪稀缺。东北猪经纪向记者反馈,很多大场已无多少牛猪,所以产能还是稀缺。在北方缺少牛猪的局面下,未来北猪南调或减量,这给后市反弹提供可能。

  在这波猪价下跌背后,仍难掩当前产能短缺事实。河南某养殖户反馈,“我们这里一上午来了两台车收猪,仅其中一台装了不到一层,当地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卖,挺价意愿强。”该养殖户认为虽然这次猪价全面下跌,但不会像年初2-5月份那波暴跌一样,这只是节气前的恐慌集中出栏导致的。在他看来猪还是短缺,预计这波下跌只是短期现象。

  记者从一些渠道获悉,在当前猪价普跌下,很多地方生猪收购价却在暗涨,主要以河北、山东地区为主。某养殖户反馈,“我今天卖猪实际成交价18元一斤!网上却才报16、17。”部分人士认为当前猪价被舆论所“绑架”,通过线下的暗涨以及网上的压价配合完好,在这种套路下,部分环节才能收到更多猪。所以就此操作,后市如何走向已不言而喻。

  │产能不断释放,慢跌局面迎来

  当前,集团猪企产能正迎来加速释放,从12家上市企业2020年8月份生猪销量数据来看,8月份12大上市企业生猪销量489.32万头,环比增加2.83%,同比增加57.07%;生猪销量中,12家上市企业生猪销量同环比分化,环比减少较7月份增多,但同比增加增多,合计生猪销量同比增幅加大,其中正邦科技、牧原股份、新希望同比分别增长232.93%、129.82%、92%。业内认为,随着产能释放,猪价不改回调局面。

  据农业农村部调度,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猪场数量由年初的16.1万家增长到17.1万家,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继续回升。8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3.5%,连续11个月增长,同比增长37%。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7%,同比增长31.3%。官方表示,随着生猪加快恢复、猪肉供求关系逐步改善,价格将逐步趋稳。

  值得一提的是,据一胜农业统计,本周(9月14-18日)样本屠宰企业合计平均屠宰量在78389头/日,较上周增0.78%,屠宰端的压价情绪仍在。笔者建议,养殖户可避开国家宏观调控投放储备肉期卖猪,在产能还未大量释放前,“金九银十”的行情大概率还会迎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