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城乡教育的智慧对接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教育,智慧对接,淄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5-06 21:32
“加快智慧教育全面覆盖薄弱区县和学校的步伐,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将是我们一项光荣而伟大的长期工程。”淄博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何恒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这样说道。
登录山东省专门为“智慧教育”搭建的“齐鲁教育在线”平台,可以看到,以同步课堂应用模式为基础,融合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直播课堂等应用模式,这一平台将优质资源输送到农村学校和偏远地区,促进网络条件下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形成“先进带落后、城市带乡村、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的格局,缩小了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服务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
而淄博市,正是山东省发展“智慧教育”的特色缩影。
人人拥有便携式移动学习终端
高青县实验中学的英语课上,李明眼睛盯着平板电脑,右手不停在平板上滑动——他不是在打游戏,而是在跟老师马迪一起上课。
高青县实验中学英语教师马迪执教的课堂,利用智能终端推送互动素材,学生在平板上操作,自主答题,整堂课妙趣横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升。
近年来,淄博全市一直在探索BYOD数字化学习(自带设备学习),目前,已有150多所学校融技术于课程和学习之中,并深入到课前、课中、课后拓展等全教学流程。
淄博市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正在加强智能教室建设,争取多媒体设备普及率达100%,人人拥有便携式移动学习终端。
目前,淄博市宽带网络已覆盖所有城乡学校,普通教室安装触控一体机,均具备远程互动条件。
“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难点、重点、堵点和痛点,变革传统的教学流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倒逼从教师主导的教到学生自主的学的转变。”高青县实验中学校长董捷说。比如,设置难度不同的阶梯式学习,让学生自由选择不同难度的习题。同时,在后台强大分析功能的支持下,师生教与学的效果一目了然,学校根据数据做出评价和分析,帮助教师找到自己教学中的障碍点和生长点,实现科学高效的智慧化管理。
“教育信息化打通了教、学、测、评、管,乃至家校共育等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实现了整体上的转型升级。”淄博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王世军说。
“三个课堂”走向常态化、系统化、规模化
最近,淄博市博山区正在积极开展“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以下简称“三个课堂”)建设工作。
“三个课堂”工作的开展,对学习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农村学生受生活环境差、家庭教育缺失等因素影响,在课堂上很少自主发表见解。基于“三个课堂”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优秀教师和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达到信息的双向交流和资源共享,使学生在课堂中开阔视野,激发潜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利用“专递课堂”可录制、重复播放的特点,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还有疑问未能解决,在课后还可以多次观看视频,满足了不同程度的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
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农村学校年轻师资不断流失,农村教师队伍趋向高龄化,资源吸收和创新理念接受慢,导致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过程缺乏活力。“名师课堂”的运用,就使得乡村教师从名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资源中受益,逐渐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弥补自身不足,促进专业成长。
淄博市淄川区、高青县地理位置特殊,一个山区学校多,一个黄河岸边农村学校多,部分学科优秀教师欠缺,成为制约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
“‘名校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探索,有效解决了名师不均衡的问题。”高青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课堂教学实现异地同步直播后,实现了城乡学校的“双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在张店区,有的农村学校同样存在“一个教师负责一个学科教学”的困境,无法开展教研活动。现在有了“名校网络课堂”,就可以实现异地网络同步教研了。薄弱学校可提交“需求订单”,请区域内名师做专题讲解。“这不但大大提升了农村教师的教研、教学能力,而且便于发现共性问题,集中诊断。”张店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刘芬说。
淄博电教馆馆长王迎军认为,目前“三个课堂”正在走向常态化、系统化、规模化,并逐步形成“先进带落后、城市带乡村、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的格局。
“三个课堂”工作虽已取得进展,但在淄博也存在着现实的困难:一是硬件设施不理想。借用现有各学校视频会议室,利用钉钉会议系统,在上课过程中会出现传输的声音小、有杂音等问题,达不到理想效果。二是尚未形成成熟的教学模式,教师掌控全体学生的学习进程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三是名师课堂目前仅限于部分教师或学校,与教育先进地区沟通得不够多。
“智慧教育”解锁优质均衡发展
“有了信息化助力的中草药课程,为孩子、家长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淄博市淄川区峨庄中心学校校长房勇说。
该校学生中留守儿童占比高达70%以上,不少学生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学校在探索“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同时,也借助信息化推动外出打工家长和留守儿童的互动。比如通过“网上团聚”,最大化弥补生活中家长陪伴的缺失。
“信息化也为开发特色课程插上了翅膀。”房勇表示,他和老师们挖掘峨庄山区中草药丰富的资源优势,共同开发了“中草药的辨识与种植”课程,开辟了种植实践基地,带领学生种植了桔梗、丹参、大青叶等十余种中草药,并建立了家长参与的网络“学习群”,共享资料,拓展知识,分享成果,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这一课程开设和网络“学习群”的研究学习,还吸引了一部分家长回乡创业。
淄博教育系统开展的“智慧教育”行动,并不孤独。
日前,基于山东省教育云平台,山东省正在打造覆盖全省、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山东省教育大数据平台”,实现教育大数据的汇聚、存储、分析、反馈,并通过权限认证为市、县、校提供虚拟平台服务。以教育大数据平台为中心,纵向对接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横向对接学校智慧校园平台和其他各类应用平台,纵横贯通构建全省的平台矩阵。各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同构成山东全省“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2020年,为确保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淄博市教育局在全市摸底排查后,对1000多名因为各种因素制约不能上网课的学生,采取各种办法开展精准帮扶,确保了全市学生在线学习“一个都不少”。
近年来,淄博市教育系统以信息化和“智慧教育”作为解锁全市教育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优质均衡发展的钥匙,在打破城乡教育数字鸿沟,促进城乡师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为应对疫情等各种挑战储备了资源和能量。
《连线》杂志资深主编凯文·凯利曾在演讲《在未来5000个日子里,科技如何助力学习》中谈道:“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在未来,科技的应用将极大地被引入教育领域。更加开放的学习场域,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加自由的学习模式,都将是未来切实会发生的事情。”
淄博的智慧教育之路,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