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需求出發,匠心設計產品。

  • 来源:慢生活
  • 关键字:設計,產品,需求
  • 发布时间:2021-05-21 10:50

  在談論產品設計之前,我們先從產品開始聊起。生活中我們能看到的物體,除了大自然本身的產物,基本上都是人為構想並且製造出來的產品。設計、製作、銷售、運輸到最終的使用,我們耗費大量的社會資源創造它們,目的就是讓它們滿足我們的需求並產生價值。因為需求,產品的存在才會顯得有意義。區別於非實用為目的藝術“作品”,沒有設計師會願意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耗費在成批地輸出工業垃圾這件事情上,而是從產品的源頭出發,在需求分析中找到突破口。就拿一輛自行車來說,從被創造出來並被使用的那一刻起,它就成為一種交通工具,滿足了我們的出行需求。

  隨著產品用戶群體的不斷擴大,我們對它的實用、美觀、便捷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也衍生出五花八門的設計。還是拿自行車來說,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款式,有臃腫浮誇奢侈款、眼花繚亂彩色款,但也有便攜折疊款。有些設計忽視了產品本身的價值,本末倒置地追求“新款式”。產品設計需要匠心精神,需要一顆純樸的心靈。不浮躁,靜下心來思考每一處設計的意義;不偏執,深刻反思歸納生活智慧;不浮誇,腳踏實地輸出每件良品好物。匠心設計的魅力在於:不是為了設計而設計,而是從需求出發,完全保留功能性設計,徹底去除冗餘裝飾,再適當增加修飾性設計。

  在日常生活裏,我總會被那些精妙的設計所吸引,我發現它們在外觀、功能設計上大抵有些共同點:實用、接地氣、沒有冗餘裝飾,讓人在使用中感受到愉悅的同時引發思考。產品的誕生來源於需求,精妙的設計來源於匠心。精妙的設計並非憑空而來,這其中蘊含著設計者的生活智慧,產品設計師首先是位生活家。可末先生設計過一本自己也常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這個本子的精妙之處就在於它的尺寸和厚度,本子的大小剛好可以裝進一個常規尺寸的透明筆袋、或者類似形狀大小的錢包裏,本子的厚度允許再放入幾只簽字筆,這讓筆記本的適用性變得更強,外出辦公攜帶起來非常方便。同樣因為設計而增強了適用性的產品還有固態硬碟外接盒,它能夠讓固態硬碟實現移動硬碟的“可移動”功能。裝上固態硬碟的它,就是一個超輕超薄、超小體積,卻擁有超大記憶體和超高傳輸速率的移動硬碟。筆記本和移動硬碟盒,在功能上最大程度地滿足我們的實際需求,卻不在外觀上做任何多餘的設計,不為設計而設計,一切從實際需求出發,融入生活智慧,這樣“實實在在”的設計想法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生活中存在著精妙的設計,當然也會有一些摸不著頭腦的設計。窗戶、樓梯和陽臺,是最常見的房屋結構,但如果不經深思地將它們三者進行簡單的組合,就會出現匪夷所思的場景:三樓以上的樓層,在樓梯一半的高度開一個窗戶,並且配上一個與肩同寬的小陽臺,這樣一來,人很難從樓梯縫裏鑽出窗外,即使出去了也沒有立足之地,極其容易發生墜樓悲劇。如此狹長的空間用來放置空調外機會顯得格外浪費,添花種草又不便於日常灌溉,還徒增一處衛生死角。同樣不接地氣的設計還有衛生卷紙的開口。有些衛生卷紙的開口糊得異常緊,不管怎樣揭開都會把紙巾撕得四分五裂,用起來體驗感很差。特別是遇到剛洗完手的時候,沾滿水的指甲需要在卷紙開口邊緣狂抓才能打開,情況會更糟糕。運氣好的話,繞個四五圈才可能把這些“濕身”的紙巾完全揪出來,運氣不好的話,一卷全新的卷紙至少沒掉四分之一。衛生紙是生活的必需品,家裏幾乎每一個角落都會出現它的身影,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都需要它,由此可見,即開即用才是我們對它最基本的需求。(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