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的生意越来越不好,里面的展览却越来越炫。不仅如此,它们还把这个原本只是纯粹花钱的部分,变成了可以赚钱的生意,它们依靠的是一批专门做巡展生意的公司。John Mulcahy创立的Min-Max公司便是其中之一,他曾在大型主题乐园公司六旗工作多年,目前把在购物中心里建主题乐园作为创业内容。和购物中心一样,主题公园也在IT技术的介入下走向小型化,变得可以装到购物中心里,成为一门独立的生意。
C:购物中心里的展览为什么越来越炫?
M:购物中心的展览经历过3个时代,1.0版本的展览只能观看,比如各种世界名画展;2.0版本的展览把平面形象变成了立体实景,比如哈利波特展,就是把电影里的实际场景1:1地还原出来;展览目前进入3.0版本,不仅能观看,更强调互动。对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的应用产生了3.0巡展,比如公主学院主题乐园展,它事先为一个虚拟故事编写好程序,当人走到演示该虚拟故事的幕布前时,就会被摄像头拍摄进入幕布。这时候,可能会有4个小矮人过来,问你要不要来杯饮料。按照我们之前的归类习惯,你在剧院看到的叫戏剧,主题公园里玩的叫体验,VR技术出现后,把所有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制造了新的产品形态。这让主题乐园可以出现在购物中心里,而不仅仅在郊区。
C:与室外主题乐园比,室内主题乐园的市场在哪?
M:1970年代,美国购物中心兴起,到今天已经发展过剩了。购物中心遇到了挑战,反过来给了室内主题乐园一个很大的机会。把主题乐园和商业地产结合在一起的做法解决了部分问题。室内主题乐园规模更小,但VR、AR等改变空间体验的应用,让在更小的实体空间里制造出不亚于像室外大型主题乐园那样大空间中的体验成为可能。去迪士尼这种大型主题乐园需要耗费更多的金钱、时间和精力。这时候就有一个细分市场出现,即在生活圈所在地、不需要计划太多就能体验到好的室内主题乐园。针对这种需求的产品正在兴起。这种趋势跟商业地产投资的趋势相吻合。不管美国还是中国,资本都在从写字楼附近的大型购物中心,向分散的、小规模的、更靠近下班后生活的社区商业转移。
C:VR等技术对室外主题乐园产生了哪些影响?
M:主题公园一直面临的问题是怎样不断焕发活力,把人群带进来。过去,它们的办法是不断更新设备。但室外主题乐园每个项目的设备投入都非常大,更新淘汰率也很高,基本3年就面临淘汰,所以3年内要通过门票把成本都收回来。同类主题乐园靠设备驱动的越来越多,应对这种设备竞赛,你需要不断推陈出新。VR拯救了这个产业。如今很多主题乐园都在使用新技术,让老设备和VR结合起来。比如,给每个人发一个VR眼镜,人坐在上面可以体验到在海边坐过山车的感觉,运营方就不需要再到海边去建设过山车了。VR的实现方式也有很多种,不一定非要戴VR眼镜。实际上,只要是能把人融在实景里面,做到实景再现,都叫VR。你只需要换芯片、换内容,不再为基础设备投资,也能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C:想做儿童生意的公司很多,但做成的不多,主要困难是什么?
M:每代人都想把自己没体验过的东西带给下一代,这是个挑战。另外,你还要不断推陈出新。巡展是个方法。这种商业模式有个好处,就是不用像迪士尼、六旗那样,要先做地产,有了地之后,才能做主题公园。巡展模式下,钱不用花在买地上,可以专心用来做产品。你可以不断更换产品里的内容。比如,在公主学院的主题乐园里,靠更换芯片、重写软件,我可以做到3个月一更新。第一个月的故事主角是白雪公主,第二个月可以变成灰姑娘,第三个月还可以让美人鱼出现。但大家也在寻求一种平衡,因为如果VR的部分过多,消费者不如在家看多维视频。(采访:吴洋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