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工作成常态

  • 来源:专案经理
  • 关键字:远程工作,疫情,自律性
  • 发布时间:2021-06-30 16:10

  专家归纳,远程工作必须掌握项目时程与工作进度,适合自律性高者,并在环境干扰少的情况,更能进入工作状态。

  疫情影响 空中飞人成家里蹲

  某外商公司员工王凯乐,原本每年出国洽公次数高达二、三十次,自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今年只在农历春节前出了一趟国,回来之后就成为居家工作者,每天透过Facetime或是ZOOM采取远程电话或视频会议。

  因为疫情影响,许多国家不开放外籍人士入境,不少航线也停飞,就算能出国洽公,还有要返国之后居家隔离的问题,使得原本空中飞人的生活变成居家生活,「跨国工作变成居家工作,每天过着家里蹲的生活,一开始还满不习惯的」,王凯乐笑说,一直以来习惯与人面对面沟通,突然之间改变了沟通方式,刚开始确实花了很多时间适应。

  在家工作 最怕家人干扰

  在美国加州硅谷工作的林先生,公司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关闭,他从三月开始就在家工作,最近接获消息指公司要一路关到明年六月,让他连声哀号「好想回公司上班」。

  尽管在家工作省去了通勤时间,但透过远距在家工作却没有想象中的轻松,尽管可以透过Webex 等软件视频会议,但远距与人沟通却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原本有事要与同事沟通,只需要走到彼此办公桌前,讲个几句话就可以解决,现在却变成一场又一场的视频会议」, 相当没有效率,最惨的一次是从早上八时一直开会到晚上十一时,中间几乎连休息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此外,林先生认为,在家工作很容易受到家人干扰,每天要开会前都必须提醒家人「不可以发出声音」,原本他与两个女儿共享一间书房,在家远距工作几天之后,就分别把两个女儿的书桌搬去各自房间,以免彼此干扰。

  远程工作 学习沟通管理

  持有美国籍、在中国大陆公司上班的康思平,也因为中国大陆禁止外籍人士入境的政策,在农历春节后就一直寄居在台北亲戚家,每天透过会议软件跨国工作。「如果我留在美国家中,就会因为时差而使得工作难以进行,在台北虽然不是住自己的家,但与中国大陆没有时差问题,工作还算能顺利进行」。

康思平指出,不论是何种工作型态,都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与人沟通,不论是与上司、同事或是与客户沟通,而面对面沟通确实与远距沟通的成效不一样,尤其是透过非视讯软件,例如:电子邮件或是微信,由于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和语气,有时必须揣摩对方真正的想法及用意,「我一面在家工作,一面也在学习有效的沟通管理模式」。

  此外,在家工作不像在公司工作一样,每天有八、九个小时必须被「绑」在公司,因此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康思平认为,如果自我鞭策性不够,在家里远程工作很容易松懈,而使得工作进度落后,因此如何规划每天工作的时间,自我追踪工作进度,成为了是否适合在家工作的关键。

  自律性高者 适合远程工作

  但也有人认为,远程工作只要环境对了,受到的干扰反而较少。台湾籍的王天舟原本在新加坡工作,农历春节前谈妥新工作,原本预定三月下旬至中国大陆赴任,不料受到疫情影响,农历春节之后,他就返回台湾远程工作,开始了为期二个多月的远程工作生活,一直到四月才抵达中国大陆的公司报到,而在中国大陆也有十四天的隔离期,他也在隔离饭店上班,在远程上班期间,他除了带领项目团队,完成项目目标之外,还透过视讯参与了两场大型的专业评审会。现在回想起那段时光,他认为远程工作效率高,受到同事的干扰较少,但远程工作适合自律性高者,且需有一个组织能力强的项目经理带领团队,才能跟上工作进度,达到目标。

  由于疫情爆发,中国大陆自春节之后仍关闭工作场域,也限制外籍人士入境。以王天舟工作的国海亮教育研究院为例,该校有大量的外籍老师,全数都得在原本居住的国家远程工作,由于学校也不能开学,老师和学生就透过视讯软件上课,从事行政职务的王天舟,则透过ZOOM和同事远程开会。

  「多数人认为一定要和同事面对面才叫做上班,但远程工作有远程工作的好处,我其实满乐于透过会议软件远距离工作」,王天舟指出,在办公室里,同事一有事情马上就会走过来谈,其实这样常常会打断正在进行中的工作,远程工作少了同事的干扰,可以选择在什么时候响应同事的讯息,反而更容易进入工作状态。

  过去,王天舟的工作就属于常常出差的性质,远距离办公对他来讲已属常态,此次因疫情耽搁而无法至工作地报到,他除了在家工作之外,也试过去咖啡厅等处,后来发现咖啡厅有人聊天,环境噪音太多,干扰性高,在家里如果有家人在的话,也多少会受到影响。

  「用ZOOM开会时,屏幕上有人戴着发卷,有人家里传出孩子哭闹的声音,有人家中不时传来狗叫声,还有同事的妈妈端来水果要他吃,这些都不是远程工作时的专业表现」,王天舟说,上班要有「仪式感」,会受到干扰的环境,并不是好的远程上班地点,最后他选择去租了一个Coworking space ,少了家人的干扰,更能够很快就进入工作状态,有效控制工作时间。

  他也建议,远程工作者未必得像他一样,去租一个工作空间来工作,但最好家里能有独立的书房,再不受到干扰的状况下,才能最快进入工作情绪,也才能乐于远程工作。

  从产出成果倒推工作目标

  身为项目经理角色,王天舟在台湾远程工作期间,仍然必须带领团队成员完成项目目标,在从未与团队成员碰过面的情况下,项目经理必须要有强大的组织能力,才能够带领团队向前行。

  王天舟表示,除了花了一点时间了解每个团队成员的长处与能力,并给予他们相应的工作项目之外,对于整个项目,还必须从产出成果及工作完成的期限,预估整体项目所需的时程,并预留 10%的弹性时间以免项目延迟,再从整体时程倒推回每周甚至每日需要完成的工作目标,最好每天都可以写好工作进度报告,并做好下一个工作天的工作预估,如此一来,就可以明确分配团队成员的工作,并良好掌握项目的进度。

  透过项目管理模式远程工作,王天舟更能弹性安排自己的时间,尽管是中国大陆公司的员工,但在台湾,他的日程安排却跟着台湾的假期走,例如:228假期他也事前就将该完成的进度提早完成,才有时间跟朋友一起度假,但他也说,采取这种模式必须要在网络通讯好的地方,以免团队成员临时有事要沟通,才能够随时透过通讯软件彼此联系。

  他归纳,远距上班的好处是时间可以自己控制,受到同事的干扰较少,「在办公室里,同事一往你的桌边探头,就必须响应他,但远程上班却可以选择什么时候开会、要不要实时响应消息」,但远程上班的时程弹性较大,适合自律性高的工作者。不过,除了因为疫情使得公司关闭,员工不得不在家上班之外,其他时间也必须看老板愿不愿意放下权力,让员工独自在家完成工作,才能实现远程上班的可能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