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空调宣传说变就变?一晚低至1.2 度电变1.8 度电,称可补偿消费者300 元

  • 来源:消费者报道
  • 关键字:空调,行业,消费者
  • 发布时间:2021-08-06 09:49

  夏日炎炎,空调销售进入了旺季,而每年的 6 · 18 无疑是空调行业最好的冲量机会。耗电量作为消费者选购空调的重点考虑因素,各大厂家也在促销大战中纷纷打出节能牌。

  近日,来自广东佛山的消费者冯女士向《消费者报道》反映,她6 · 18 当天在美的官方商城小程序花费6297 元购买了3 台1.5 匹空调,让她诧异的是,几天后却意外发现产品购买页面的宣传文案由原来的“一晚低至1.2 度电”变成了“一晚低至1.8度电”。在询问客服后被告知,1匹是1.2 度电,1.5 匹是1.8 度电。

  对此,美的官方商城客服表示,可给予20 元的补偿,遭到冯女士拒绝后,又称最多可申请 300 元的补偿。

  对于上述型号空调产品宣传页面的参数设置为何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消费者补偿方案的设定依据,以及以实验室耗电量数据作为宣传卖点的做法是否合理等问题,《消费者报道》于6 月 30 日向美的空调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消费者报道》对此咨询了资深律师,他表示,商家对于空调的性能(省电性能)在6 · 18 购物节前后作出了不一致的商业宣传,足以引起消费者误解,并且对其在竞争中形成了优势,因此可以认为具有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故意,已然构成虚假宣传。与此同时,商家此举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一晚低至1.2度电变1.8度电

  冯女士告诉《消费者报道》,今年6 月18 日,她花6297 元在美的官方商城小程序上购买了3 台型号为KFR-35GW/N8VHA1 的空调,购买前自己特意对比了同样价格的两款1.5 匹产品,在看到其中一款产品宣传文案为“一晚低至1.2 度电” 后,便选购了当前所购的产品。

  令人诧异的是,几天后,冯女士意外发现,该款空调的产品宣传页面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 “一晚低至1.2 度电”变成了“一晚低至1.8 度电”。

  困扰冯女士的还有发货问题。7 月份的广东,酷热难当,而冯女士的空调还没到货。

  就上述问题,冯女士向美的官方商城的客服咨询,却被告知“1 匹是1.2 度电,1.5 匹是1.8 度电”。客服还称,可给冯女士20 元的补偿,遭到拒绝后,又称最多可为冯女士申请每台补偿 100 元,三个订单合计300 元的补偿。

  关于发货问题,该名客服人员表示,KFR- 35GW/N8VHA1 目前显示缺货,要先等货仓库回货后,才能安排发出,预计7 月15 日左右发货,具体以发货时间为准。该名客服人员还称,当时产品页面已经标明了“部分地区7 月15 日发货”。

  冯女士则回忆,在购买空调之前,自己并不知道要在7 月15 日才能发货,付款后客服也从未提及。而且客服后来说的产品页面上有标注的部分地区,但也并未标明具体哪些地区。

  冯女士告诉本刊,自己是有需要才购买了空调,现在天气炎热,十分难熬,等到7 月15 日才可能发货,夏天已经过去了一大半。 6 月30 日,《消费者报道》通过浏览冯女士提供的产品购买链接页面发现,目前“一晚低至1.8 度电”的耗电量数据宣传文案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夜间模式可使用ECO 模式,低至1.8 度电”及“全天宅家可选择舒省模式,低至4.3 度电”。

  同时附有小字标注“耗电量数据来源于特定工况实验室检测计算结果,实际使用效果因环境不同可能与实验室数据存在偏差”。

  对于发货问题,宣传页面有小字标注“热销补货中,预计7 月15 日左右发货”,已删除此前的“部分地区”文字显示。

  实际上,不止冯女士遇到了发货难题。《消费者报道》检索黑猫投诉平台发现,6 月15 日,有消费者投诉称,自己6 月初在美的官方商城购买的空调长时间不发货,买的时候显示有货,付完款之后客服却称是预售,仓库无货。该名消费者抱怨,如果早知道没货,自己就不会下单。现在大夏天正是急需空调的时候,希望可以马上发货。

  美的客服对此回应称,该名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是预售产品,预计6 月20 日左右发货。

  6 月23 日,美的商城客服联系该名消费者表示货已到仓,等仓库上架后便须会安排发出。但后来又打电话称无货。

  或构成虚假宣传

  对于上述型号空调产品宣传页面的参数设置为何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消费者补偿方案的设定依据,是否存在为增加6 · 18 销量而有意隐瞒缺货情况,以及以实验室耗电量数据作为宣传卖点的做法是否合理等问题,《消费者报道》于6 月30 日向美的空调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消费者报道》对此咨询了资深律师,他表示,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作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

  商家对于空调的性能(省电性能)在6 · 18 购物节前后作出了不一致的商业宣传,足以引起消费者误解,并且对其在竞争中形成了优势,因此可以认为具有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故意,已然构成虚假宣传。与此同时,商家此举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至于以实验室耗电量数据作为宣传卖点的做法是否属于夸大宣传,律师表示,只要商家明确给出该数据是实验室数据以及实验方法,数据来源,就不构成夸大宣传,因为每个消费者的使用环境都是难以统一的,实验室的数据来源可以给消费者作出一个参考意见。

  截至发稿前,美的空调与冯女士并未就事件的解决方案达成一致,对于冯女士维权事件的后续发展,《消费者报道》将继续关注。

  多次因涉嫌虚假宣传引争议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者报道》梳理发现,美的空调曾多次因涉嫌虚假宣传问题而引发争议。

  2013 年6 月,美的“一晚1 度电”空调节能概念突起风波,被指使用实验室数据进行宣传广告,“一晚1 度电”节能空调在实际使用过程无法真正达到“1 度电”,所采用的实验室数据遭到质疑并引发争议。

  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总裁吴文新曾对此回应称,目前市场上,不管是电器产品还是其他品类产品所宣传的数据,普遍都是引用实验室的测试数据。国家及地方的技术质量监督部门抽查产品的时候,也是送到相关国家认可的实验室进行测试的,依据测试结果进行判断的,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方式。

  2011 年6 月,因宣传内容用词夸张,涉嫌虚假宣传,江西抚州苏宁电器销售有限公司所销售的美的空调等产品遭工商部门调查。执法人员发现美的空调某些产品的宣传内容令人怀疑:美的空调自称该产品“6 大全球优势成就变频王者、 2010 年冷冻年度空调内外销售冠军、2009 年度最佳使用满意度品牌”。

  美的系“6·18”全网总销售额破160亿

  屡陷虚假宣传争议的背后,是美的空调亮眼的销售业绩。

  据美的集团公布的战报,美的系在2021 年 “6 · 18”大促期间全网总销售额突破160 亿元,除了在京东、天猫、苏宁易购的家电销售中排在前面,还发展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渠道,在拼多多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30%,全网直播引导成交总金额近23 亿元。

  根据美的集团今年4 月发布的2020 年年报数据显示,美的集团空调业务1212.15 亿元,比格力多了30 多亿元,这意味着美的首次全年在格力核心的空调业务上超越格力。

  此外,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1 年一季度,空调行业零售市场占有率上,美的在线上和线下都保持领先,份额分别是40.11% 和33.18%,高于格力的33.01% 和29.9%。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