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快:综合布局,多方发力,行业先锋辛勤砥砺
- 来源:国际工业激光商情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布局,行业,德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9-03 19:00
总部在德国迪琴根,创始于1923 年的通快集团,是全球制造技术领域的领导企业之一。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和与时俱进的战略布局,从机床到激光技术再到光学、电子领域,通快正以不断地创新引导着技术发展趋势。
继司浦爱激光(以下简称“SPI”)中国区总经理一职后, 2019 年起黄哲先生正式接任了通快(中国)有限公司激光事业部总经理一职,主要精力转向集团在中国市场整体激光业务的战略和运营。原本位于上海的SPI 办公室也于同年正式搬迁到江苏太仓通快中国所在地,两个团队正式合并办公。从2018 年起,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中美贸易战等影响,通快激光技术部门在2018/2019财年的收入为13.8亿欧元,略低于上一财年14.1 亿欧元的水平,而整体而言,来自激光相关产品的收入达到了29.6 亿欧元,占通快集团总收入的 78.2%。
高瞻远瞩,奠定行业先锋地位
作为行业内技术领先的企业,通快的一举一动通常都可以得到全行业的瞩目。早在2008 年,光纤激光器尚未得到市场瞩目之时,通快便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收购了光纤激光器制造商SPI。无独有偶,在市场尚未对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潜力产生反应之前,通快便完成了对飞利浦光子学业务(Philips Photonics)的收购,扩展了通快在 VCSEL 方面的布局。如今VCSEL 在面部识别等3D 传感方面已经与传统LED 拉开差距,并且应用领域也正不断扩大,包括智能手机、自动驾驶车辆以及数据传输等。2019 年秋天,通快向传感器制造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交付了第10 亿颗VCSEL,用于其飞行时间(ToF)产品系列中。
除上述以外,历经几十年科研探索,通快自2013 年推出第一台飞秒激光器起,就一直在有条不紊地布局激光市场中最具有潜力的优质赛道——超快激光器。2018 年1 月,通快集团又收购了以InnoSlab 技术为核心的制造商 AMPHOS,这将使通快为其超短脉冲激光器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参数范围。2019 年12 月通快又参股了法国初创公司GLO Photonics,该公司的主要产品为一种被称作“空心光纤(hollow-core fiber)” 的特种光纤,主要用于短脉冲激光器。由于物理限制,超短脉冲激光不能耦合进玻璃纤维,所以目前通常使用大量的镜子和透镜来将超短脉冲光束定向传输到目标上,这种方法极其复杂且成本极高。与自由光束传输相比,空心光纤可以凭借更简单、更灵活的方式把激光从脉冲光束源导向目的地。
黄哲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超快激光独特的技术优势,使其迅速在3C 电子制造领域得到追捧,未来手机的内部形态结构将更加小巧,精密度更高,电子集成度将更高,特别是越来越多基于玻璃及液晶向材料元器件的应用,必然对加工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冷加工方式,我们认为超快激光在5G 时代会大有作为,无论是精密切割、微孔加工,还是混合材料焊接,通快都能提供具备工业级稳定性和一致性的超快激光解决方案。”
科技核心,无惧同质化竞争
一般情况下,竞争是促进发展的根本。然而中国市场上,同质化竞争是行业内常见的现象。同质化竞争,是指同类中不同品牌之间的相互模仿,主要是不利于采购方对产品进行分辨。黄哲先生表示,通快有自己的坚守—— 既有多路线的广泛产品组合,又能在某一路线上有足够的技术纵深,这样就避免了被动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通快是欢迎竞争的,就如我们今年慕尼黑上海光博会的参展主题‘迎接挑战 共享机遇’,希望向市场传递这样一种声音—— 我们无惧挑战。”作为一家以技术为核心导向的高科技企业,通快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品牌竞争力,用近乎完美主义的信念,不断探究和推动激光技术的边界。事实上,通快将去年收入的10.5% 用于研发,以期保持自身技术优越性。
在基础技术深耕数十年,开发出一个产品和技术都很好的平台是通快的强项。比如碟片激光器技术已经发明近30 年,但是真正能够把它做成稳定工业化产品的就只有通快。近几年,通快还基于碟片的独特技术优势开发出了对高反材料铜有突出表现的绿光连续激光器,功率可高达3kW。“我们的绿光产品非常稳定,焊接过程中抑制飞溅效果很好,在新能源领域尤其是动力电池方面都有着很广泛的应用,”黄哲先生补充道,“如果你没有碟片技术,不管用光纤还是其他的平台,是很难做到的。”
通快近年在激光上的另一突出表现是极紫外光刻(Extreme Ultraviolet Lithography)领域。通过向全球顶级的半导体芯片设备制造商ASML 供应基于CO2 激光技术的放大器,通快在该领域所获得的销售收入从17/18 财年的2.6 亿欧元增长到 18/19 财年的3.9 亿欧元,获得了48% 的增长。极紫外光刻技术常被称作EUV 光刻,是以波长为10-14nm 的极紫外光作 “刀”,对芯片上的晶圆进行雕刻。实际上2019 年上市的智能手机绝大多数都配备了采用EUV 进行光刻的芯片,而该技术的核心之一正是高能量的激光脉冲。通过5 级放大阶段,放大器将一个微弱的激光脉冲提升1 万次以上,输出超过30kW 的平均脉冲功率,脉冲峰值功率可高达几兆瓦。通快公司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能够供应EUV 光刻用激光放大器的厂商。
数字化创新,服务中国市场
作为工业4.0 的发起企业之一,通快很早就意识到不管是汽车,还是生产资料,其基础都是传感器技术。黄哲先生表示,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我们的新一代碟片激光器,它具有同步记录所有传感器数据的功能,为虚拟分析提供高质量的数据。通过 OPC UA 接口可以读取激光器的数据。因此,我们能预判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提早给到客户预警,保证他的生产不受中断。”
疫情期间,通快作为设备供应商与客户携手共进,为全力支持客户抗击疫情、及时安全复工,不间断地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在人员上门受限的情况下,通快的远程技术支持、备件供应、分区上门服务多管齐下。接到需求,通快工程师第一时间联系客户,利用VR 或者视频会议等远程技术指导客户一一排查原因解决问题。
2020 年7 月3 日- 5 日慕尼黑上海光博会期间,通快计划与SPI 联合亮相8.1E201 展台,共同庆祝通快进入中国20 周年和SPI 品牌成立20 周年。黄哲先生表示,“随着SPI 和通快的整合,在通快原有布局的基础上,我们还将加大投入,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