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儿”的志向
1895 年9 月4 日,向警予出生在湖南省西部的小山城溆浦县。她的大哥是一位爱国志士,向警予从小受到哥哥的熏陶,很想进学堂念书,希望将来也像哥哥一样,成为一个能为国家效力的“爱国者”。
她在家族同辈里排行第九,所以她的小名就叫“九儿”。当时,社会上有一些陈旧的观念,认为女孩子是用不着上学念书的,只要能学会做针线活儿,长大了能烧火做饭、生儿育女就可以了。可是,九儿从小就有湘妹子的那种执着和“火辣”的性格,人小志大,偏偏特别喜欢认字念书,而且发誓要冲破那些害人不浅的陈旧的世俗观念的束缚。在哥哥的帮助下,她如愿以偿,成为当地第一个勇敢地走进新式学校的女孩子。
在学校里,无论做什么事情,九儿从来没向那些男孩子认输过。入学不久,她就学会了写经过自己观察、思考所得的议论文,还学会了做体操、翻单杠。在自己学校和县城的学生体育比赛中,九儿也常常拿到靠前的名次。所以,九儿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被老师、同窗和邻里称为“文武双全”的湘妹子!
伴侣与战友
1910 年,向警予进入常德女子师范学校速成班念书。念完后向警予又来到长沙,先后在湖南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周南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也将自己的名字从“向俊贤”正式改为“向警予”,有时刻警醒自己救国图强的含义。
周南女子师范学校被称为“女革命家的摇篮”。向警予和蔡畅是同学,因此结识了蔡和森、毛泽东等一群风华正茂、志同道合的湖南青年。
1918 年4 月,毛泽东、蔡和森等青年以“革新学识,砥砺品行,改良人心品格”为宗旨,发起成立了爱国革命团体 “新民学会”。向警予得到消息后,也十分渴望走出长沙,去干一番“真事业”。她想加入新民学会的要求,得到了毛泽东、蔡和森的大力肯定。从此,她和蔡和森的交往渐渐变得频繁和密切起来。1918 年10 月,向警予和蔡畅等人发起成立了“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两位情同姐妹的同窗好友并肩成为湖南妇女界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者和领导者。
1919 年12 月,向警予和蔡和森、蔡畅以及蔡家兄妹的母亲葛健豪等30 多人一道,远涉重洋,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期间,向警予与蔡和森一起提出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计划。因此,毛泽东后来称向警予是“我党唯一的女创始人”。
1920 年5 月,向警予与志同道合的恋人兼战友蔡和森结成了夫妻。他们在法国蒙达尼公学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并拍摄了一张特殊的结婚纪念照——是他们并肩坐着阅读《资本论》的场景。向警予和蔡和森仿佛在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向世人宣告,他们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者。
1925 年10 月,向警予等人受党中央派遣,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7 年3 月,向警予回国,在中国共产党汉口市委宣传部和市总工会宣传部工作。这一年的4 月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向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7 月15 日,汪精卫在武汉也对共产党人发动了政变,一时间,武汉城里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白色恐怖笼罩在整个武汉上空。在这危急的关头,一批共产党领导干部迅速转移,向警予却主动要求留在湖北省委机关工作,坚持地下斗争。
1928 年3 月20 日,因为叛徒出卖,向警予在汉口的法租界里不幸被捕。国民党反动派对向警予施行了惨无人道的折磨和逼供,但她始终咬紧牙关,横眉冷对,恪守着共产党人坚贞的革命操守,严密地守住了党的秘密。这一年的5 月1 日,一个全世界工人阶级的劳动节里,向警予正气凛然,视死如归,在汉口英勇就义,年仅 33 岁。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这位革命英烈,中共湖北省委和武汉市委在汉阳龟山上修建了向警予烈士墓,还在汉阳古琴台对面修建了一座 “向警予烈士陵园”,供后人瞻仰和缅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