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机组资源管理与飞行安全的研究

  • 来源:科技研究
  • 关键字:机组资源管理,飞行安全,安全管理
  • 发布时间:2021-09-28 16:31

  摘要: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飞行安全管理被航空企业和航空管理部门放到了台面上,飞行安全已经成为当前飞行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将简要概述机组资源管理的含义,并研究机组资源管理对飞行安全的影响效应,以期充分发挥机组资源管理在飞行安全中的作用,促进飞行安全管理质量的提升。

  引言

  民航飞行的根本是尽一切可能保证飞行安全。21 世纪以来,民航因人为责任造成的事故直线下降,其原因就是在民航系统中推广了机组资源管理,降低因人为因素造成的飞行事故,提升了飞行安全。

  1.机组资源管理概述

  机组资源管理是指利用所有能够有效利用的资源,应对可能影响航空器状态的问题,达到高效、安全的目的。在机组资源管理概念中“机组” 本身是一个延伸性的含义,不只局限于机组成员,还可以包含空中交通管制员、机务维修人员等其他相关人员。机组资源则是涉及飞行过程中人机系统所具备的一切硬件,比如专业技能、集体表现、文件资料等。而机组资源管理的本质是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机组的协调配合,创造良好的飞行环境,尽可能整合飞行中的可用资源,获得最大飞行安全。在机组资源管理中,个人技术能力是安全运行的基础,而机组成员的相互协作可以有效避免个人错误,提高安全水平,也能够增强机组的工作效率。

  2.机组资源管理与飞行安全的联系

  2.1 机组资源管理具有的难点

  机组资源管理具有的难点,一方面是对机组人员心理教育与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大多数机组成员对心理知识的掌握匮乏,只有飞行员或机长才对心理知识有一定了解。而心理素质是应对飞行状况的基础,因为心理素质并非飞行训练,在危急情况下所造成的条件反射和偏差形象很容易使人惊慌失措。如果机组成员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不仅对处理飞行问题,解决飞行事故没有帮助,而且很容易将此类心理情绪反馈给其他成员或乘客,连带起恐慌效应,这将为飞行安全带来巨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机组成员的交流沟通能力,在日常的飞行训练中飞行人员只注重与地面机组的协同,忽略了与空中成员的交流,机长的意志代表了机组的意志,长此以往便会出现交流障碍,在特殊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沟通不畅或错误的现象,为飞行安全增添隐患。

  2.2 增强机组成员的交流

  在机组资源管理过程中,应当构建愉快且容易理解的交流氛围,是增强机组成员感情的重要方式。机组成员交流应当呈现一种闭合曲线,从交流信息的发送开始,到反馈,直至结果,需要具备有问有答的沟通环境,才能让机组资源管理变得更为容易。首先应当培养良好的质询和反应能力,例如在飞行过程中,机组成员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出现错误,在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其他成员应当提出质疑与询问,让成员能够集中注意力,认清错误。这种质疑或询问应当是温和平稳的,并非带有指责口吻,才能保证机组成员的飞行信心。

  其次应当具有果敢劝告的心理,当机组成员将要实行或采取动作前,其他机组成员应当提出意见,明确相关规范标准,这种敢于劝告的心理应当是提前性的,需要在机组成员出现错误操作前完成,制止错误的发生。机组任何成员都有权力提出意见,促进飞行安全。不过提出意见时应当是坚定而明确的,不应带有反对或模棱两可的意味,否则反而会引起机组成员之间的矛盾,增加不安全因素。

  之后在飞行过程中应积极运行交流符号,这是因为在飞行过程中机内通话可能出现不畅的情况,而且简单的符号或手势更容易使人理解。在日常的机组资源管理中机组成员需要增加符号手势的运用,通过直接、简洁的方式进行交流。

  最后要加强机组资源管理各专业之间的技术和感情交流。机组资源管理应当强调整体化、统一化,良好的合作关系需要机组成员对其他成员的工作有一定了解,能够认识其他工作的意义和性质,这样在飞行安全管理中就能够减少工作冲突的现象。而感情交流是资源更好利用的基础,良好的感情基础是面对诸多问题的“良药”。比如机长拥有的只是决策权,机长应当虚心接受其他成员的建议,机组成员之间也应相互尊重和信任,才能发挥机组资源管理的优势,确保飞行安全[1]。

  2.3 构建机组资源管理体系

  机组资源管理体系是确保飞行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相应的规范标准来约束机组成员。第一,应当确保机组资源管理体系的独立性,其不建立在其他管理系统之上,而是独立存在于机组成员之间,并且机组资源管理体系应结合实际情况有一个大体的标准,在多种飞行状态下都能相容相通,确保安全管理的本质不会偏移。第二,机组资源管理体系是在不断实践中确立的,通过对各种行为的有效管理,不断减少人为错误、优化机组运行,达到高效安全的目的。并且在不断实践过程中也能促进机组成员交流沟通,增加感情。第三,在基本完成机组资源管理体系后可以设立持卡操作机制,简单来说就是进一步优化机组资源管理体系,各个步骤都应按照严格的规范标准进行,像是符号、手势交流就可以在此阶段建立,使机组成员能够明确各个飞行环节、各个时间段,需要注意的内容[2]。

  机组资源管理可以在飞行中构建短期策略,明确的短期策略可以有助于机组成员处理此次飞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备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并且机组人员也能够结合实际飞行内容进行调整,避免机组资源管理体系过于空洞或宽泛,有利于促进飞行稳定。

  2.4 其他机组资源管理内容

  在飞行安全中还需注重机组人员之间的合理配置,合理搭配机组成员能够提高工作、交流质量,确保机组资源管理的有效实施。一般情况下机组成员搭配应当考虑成员之间的工作风格、技术水平、经验能力,在飞行安全中应使机组资源管理趋于平衡。例如机长的管理能力与副机长的执行风格应当相互平衡,两者的驾驶专长也应互相补充,使整个机组形成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的氛围。

  飞行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中机组成员的负荷问题占比较大,较大的压力会使机组成员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下降,一些规范标准难以有效执行,而这类压力在整个机组成员工作影响较大。在机组资源管理中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时间,机长也应根据机组成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技术水平,合理安排工作负荷,当飞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应鼓励机组成员提高质询和交流频率,尽可能降低问题。

  结语

  在飞行安全管理中机组资源管理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需要机组成员积极参与资源运用,通过增强机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构建机组资源管理体系,合理配置机组成员,科学合理处理机组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难点,才能够增强机制资源管理的效果,进而提升飞行安全。

  参考文献:

  [1]乔善勋.航空安全中人为因素分析模型分析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20,31(01):43-46.

  [2]孟斌.飞行中人的因素防控体系研究[J].民航管理,2019(09):72-75.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