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杀手——锯齿虎

  • 来源:天天爱科学
  • 关键字:锯齿虎,北美洲,剑齿虎
  • 发布时间:2021-10-12 19:07

  200 万年前的更新世早期,北美洲中部开阔的大草原上,成群的野牛和野马正在游荡。草丛中,几只锯齿虎正借助草丛的掩护,悄悄地向它们的猎物靠近。然而,十几米之外的几匹野马突然抬起脑袋四处张望,似乎发觉了异常。

  锯齿虎首领担心猎物跑掉,于是决定立即发起攻击。只见它猛地跃起奔向猎物,其他几只锯齿虎则紧随其后。锯齿虎的出现惊动了野马群,它们立即开始奔逃,无数的马蹄踏着大地,发出隆隆巨响。

  野马善于奔跑,面对肉食动物的时候总能轻松甩掉对手。不过,用这招来对付锯齿虎并不灵。锯齿虎的四肢细长有力,跑起来特别快。除了四肢,锯齿虎的脑袋也是为奔跑而生的——鼻腔空间很大,有利于在奔跑的时候高效散热。

  在这场奔跑拉锯战中,一匹野马体力不支,渐渐败下阵来,随即沦为锯齿虎的目标。所有锯齿虎步调一致,像收网一样向这匹野马逼近,跑得最快的那只锯齿虎很快便赶上了猎物,奋力将猎物扑倒,其他锯齿虎一拥而上,撕咬起野马的脖子和身体。这匹野马膘肥体壮,足够整个锯齿虎群饱餐一顿了。这种群体捕猎的战术不仅能够杀死野马,还能够杀死更大的猎物。

  剑齿虎家族的“轻型武器”

  · 非洲狮一般的体形 ·

  剑齿虎家族的典型代表物种是刃齿虎。这是一种生活在美洲的体形壮硕的史前猫科动物。与刃齿虎相比,锯齿虎显然要细瘦得多。成年锯齿虎的体长不足2 米,肩高1 米有余,体重190 千克左右。尽管无法与刃齿虎这种大家伙相比,但锯齿虎的体形与今天的非洲狮比起来,可以说是不分伯仲。

  无敌利器——上犬齿 ·

  锯齿虎最大的特点是嘴里那对长达10 厘米的上犬齿,这个长度已经超过老虎和狮子的上犬齿的长度啦!

  锯齿虎的上犬齿不但长,而且扁平,两侧锋利,是切割猎物的利器。锯齿虎的名字正是来自它的上犬齿,即使闭上嘴巴,这对牙齿依然会露在外面。为了保护上犬齿,锯齿虎的下颌前端变得又宽又厚,以保证其脑袋的前部更坚固。除了长长的上犬齿,锯齿虎的嘴中还长着撕咬猎物用的门齿和切割咀嚼用的臼齿,也就是说,不同类型的牙齿有着明确的分工。

  · 奔跑?我的强项!·

  锯齿虎以四肢行走和奔跑,它的四肢长而有力,前肢比后肢更长,因此站立的时候肩膀比臀部高。正因为长着四条大长腿,所以锯齿虎能够快速奔跑。锯齿虎前肢上的爪子不仅锋利而且还能自由伸缩,捕猎的时候爪子会像钩子一样紧紧地抓在猎物身上。

  尽管不如刃齿虎那样高大强壮,锯齿虎却因自己的体形获得了更快的奔跑速度和灵活性。

  洞穴中的捕象者

  古生物学家最初发现锯齿虎的时候,认为这些“大猫”的主要猎物是野牛、野马、野猪等动物。后来,古生物学家在北美洲的一个洞穴中的发现证实了锯齿虎还具有捕杀大象的能力。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座名为弗林汉森的洞穴中,大量古生物化石被发现,其中就包括30 具锯齿虎化石。但是,比锯齿虎化石还要多的是幼年猛犸象化石,竟然超过400 具!

  为什么一个史前洞穴中会有这么多的幼年猛犸象化石?古生物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它们都是被锯齿虎捕杀之后带回洞穴的,这证明锯齿虎不但捕杀猛犸象,而且是群居生活在洞穴之中的。这种生活方式在同时代的大型猫科动物中非常少见。

  锯齿虎会成群结队地在开阔地带追踪并杀死那些落单的幼年猛犸象,然后将幼年猛犸象的尸体拖到洞穴中慢慢享用。锯齿虎在啃食猛犸象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它们用长而锋利的上犬齿切割猛犸象的皮肤和肌肉,然后用臼齿慢慢咀嚼。在进食的过程中,锯齿虎会非常小心,尽量避免牙齿碰到坚硬的骨头,以免损伤牙齿。

  如果没有发现洞穴中的锯齿虎和幼年猛犸象化石,我们绝对想象不到,体形并不算庞大的锯齿虎竟然能够捕杀猛犸象,而且还是非常专业的“史前捕象者”!

  纵横五洲终衰落

  在剑齿虎家族中,锯齿虎的存在感虽然不强,却是非常成功的肉食动物。锯齿虎大约出现在400 万年前的上新世时期,非洲是它们的家园。上新世时期,地球气候变得寒冷,导致大片森林变成了开阔的草原,这就为锯齿虎种群的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

  适合在开阔地奔跑捕猎的锯齿虎种群开始从非洲向外,逐渐扩散到整个欧亚大陆,之后它们经过白令陆桥,一路来到了南美洲。到更新世时期,除了被大海包围的大洋洲和南极洲,其他五大洲都留下了锯齿虎的足迹。

  尽管足迹遍布五大洲,但锯齿虎并不是非常强势的物种,它们要面对其他大型猫科动物、犬科和鬣狗的挑战,要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求生存,因此数量并不是很多。

  150 万年前,锯齿虎的消亡之路开始了——最先退出历史舞台的是非洲大陆上的锯齿虎,之后这一趋势蔓延到欧亚大陆、美洲。

  最后的锯齿虎种群生活在1.2 万年前的美洲,它们与美洲的许多大型动物一起消失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