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穷家女的心声

  • 来源:出国
  • 关键字:英国,穷家女,心声
  • 发布时间:2021-10-13 09:33

  当36 岁的苏珊说她住在贝克区时。我脱口而出:“那个地区不安全。” 苏珊听后耸耸肩。笔者对于贝克区的第一印象来自房子拍卖会,贝克区的一栋一间卧室的连排房只要三万英镑,同样结构的房子在富人区要十万英镑。贝克区是仅离市中心两站地铁的贫民区,在市中心换车一站后就是富人区了。有时我卖首饰后,午餐会到贝克区的印度咖啡吃一份性价比高的套餐,不仅价格便宜且比富人区的午餐多出三分之一的份量,贝克区是外国移民聚集地,非洲咖啡、意大利咖啡、黎巴嫩外卖店…... 比肩接踵。

  苏珊讲述了她在单亲妈妈家庭的成长经历,她兄弟姐妹五人,长到16 岁时,一天中唯一一顿饱饭是学校里的免费午餐,她16 岁时去College 学习文秘专业,填表后需要家长签字,但母亲病重无法履行,当时是由政府社工代签字的。表格中家庭背景一览有一行政府填写的备注:来自贫穷家庭。苏珊表示此前从未觉得自己与其他孩子不同,但这行政府备注使她每天早上到校后先必须去办公室签到。为此苏珊表示:当然学校这是为了特殊照顾她、担心她的安全,但这显然也刺激了她的自尊心。没有大学文凭的苏珊工作后在公司里一直都是最底层的职位,这些年她坚持上夜校提升自己,眼下她正申请职位提升。苏珊指着其四岁的儿子对我说,儿子将来会成为她与老公两个家族里第一个上大学的孩子。苏珊说,她居住的贫民区,非婚家庭及几个孩子同母异父的现象普遍。相较之下,典型英国中产家庭的孩子大都父母双全,且这些中产父母们都是已婚。英媒曾发表社调:90% 穷人在拥有头胎孩子时处于未婚状态;相反, 90% 中产阶层父母拥有头胎孩子时双方已经结婚,这是因为婚礼太过昂贵。

  英媒发表的一场婚礼的花费如下:

  ◆平均总费用:30355 英镑

  ◆场地费:6152 英镑

  ◆酒水:5862 英镑

  ◆音乐娱乐:1039 英镑

  ◆结婚蛋糕:323 英镑

  下面是英媒发表的一位贫穷家庭长大的女孩故事。

  女孩父母都是工人阶级,双亲在她十岁那年离婚。他们三个孩子与单亲妈妈生活,常常家电表里的电用完了只好晚上点蜡烛,待第二天早上向人借到钱才能续上几度电。妈妈找到一份新工作,但是她之前在家照顾孩子们这么多年,工作一切从头开始所以薪水很低。妈妈的工资供养孩子们吃饭,交了房租和水电煤等费用后所剩无几。女孩说外人从她这里听到的故事,都是经过她改编、美化了的,谁也不知道她的家境如此窘困,以至于每次同学们一起进城,她都害怕去麦当劳,因为同学们一定会去那里买点吃的,而她买不起。在此,女孩特别感慨:“贫穷的耻辱并不单纯是没有钱,而是对自己是谁,自己应该得到什么缺乏基本的信心。” 女孩还回忆了一次很难过的经历,一个最要好的闺蜜说受不了每次女孩都蹭她妈妈的便车,而且这位闺蜜总是请女孩去家里做客,而这位闺蜜从未搭过女孩妈妈的便车,女孩也从未请闺蜜放学后去家里做客。为此闺蜜委屈地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其实,真相是女孩也自惭形秽,因为妈妈的汽车总是买不起汽油,而且妈妈只准在她发薪水那天才能带同学回家玩,因为只有那天冰箱里会有些食物,电表上也有足够的电。可是女孩羞于告诉同学这样的真相,为此,同学的父母们在背后说闲话,嫌她们是小气鬼。

  女孩说像她这样贫穷中长大而感到羞耻的人并不只自己,据政府报告,生活贫困的儿童人数呈上升趋势,但是申请学校免费午餐的学生人数却在减少。这是怎们回事?女孩表示虽然她够资格享受免费午餐,但她却从来没有申请过,为此妈妈和她经常吵架。不申请的原因是她不想在学校里遭遇屈辱,她不愿意被人怜悯,她完全知道,如果申请免费午餐能帮妈妈省好多钱,相反,妈妈为她能带一顿午饭自己只能胡乱地填些食物充饥,要么妈妈得掏出钱包里的最后五毛钱给她买午饭。现在回头看妈妈当年的窘境让她仍旧感到难过,但当年在她看来,她只不过是想与别的同学一样平起平坐。在她长大过程中,上大学是从来没有考虑过的事情,她觉得学校里大部分的同学将来都会去上大学,但是她害怕上不起大学。在老师解释了上大学可以申请助学金和贷款后,突然间她觉得上大学也不是非分之想。她喜欢学习且梦想有天能成为作家,于是,她申请了利兹城市大学的新闻专业。考上大学后,她从学生贷款公司借贷了24000 英镑付学费,还有每年大约3000 英镑的生活补助费,那一刻她感觉还没开始大学生涯就已经背上很重的债务了。

  大学宿舍里,所有学生尽管表面上看着都差不多,但是每到假期,同学们要么回家去了,要么去伦敦实习。去实习听着不错,实际上都是没有报酬的。学校假期阶段,妈妈租的房子没有多余的房间给她,如果回家就得睡沙发。她也没钱去实习,所以就在本地一个鞋店里打工,卖那些她根本穿不起的鞋子,这样她可以有钱继续交房租住在学校宿舍里。女孩大学毕业后运气好稍稍喘了一口气,她找到了一份媒体工作,且找到了一个很便宜的合租公寓。起初女孩很紧张担心付不起房租,但她鼓励自己至少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因为她已经离开了自己出身长大的环境,也摆脱了儿时那个曾经带给她耻辱和羞愧的经历。然而,可悲的现实却是,不是所有像她这样贫穷出身的人大学毕业后都能喘一口气。一份报告显示44% 来自贫困家庭的年轻人,不认识任何可以帮助他们找工作的关系,而家境更好的年轻人中只有26% 存在这种状况。职业生涯中的女孩遇到了一个好男孩,男孩请她去见他的中产爸妈时,最后一刻女孩把约会取消了,因为担心男方家长会看不起她。现在,女孩做着一份喜欢的工作,跟两个朋友一起租一个小小的舒适公寓,而且也能时不时地去海边游乐。但是儿时的窘困,使她时刻提醒自己留点余钱以备不时之需,因为若有任何差池,她唯一的退路就是回到妈妈家睡沙发,这种对贫穷的恐惧心态,她晚上依然会从噩梦中惊醒。

  英国首相约翰逊,如何历尽坎坷最终实现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入主唐宁街10 号首相府,其实像约翰逊这样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其仕途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时代就已经铺就好了。英国政坛充满了上流阶层精英,约翰逊是第20 位出自伊顿公学的英国首相。

  BBC 做了一个电视纪录片,讲述两位贫寒家庭的大学毕业生坎坷求职路。

  黑人小伙阿曼和埃尔维斯都出身贫苦,他们二人都想通过上大学进入金融界从而实现“咸鱼翻生”。

  来自伯明翰贫民家庭的阿曼是家族里第一位大学生,他以一级荣誉学位(First )从诺丁汉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并且还在 17 岁时他就曾赢得过跆拳道世界冠军。但是,一次次工作申请和面试都无果而终,在一次培训项目中,阿曼工作时表现良好,但到了个人阐述和面试阶段,他紧张得甚至听不懂面试官的提问,以至于在隔壁观看屏幕的人评论:阿曼的表现简直惨不忍睹。经过了40 多次无果的金融工作申请之后,阿曼相信,只有更高的学位才可能找到更好的工作,继续深造成为他唯一的选择。他现在在伦敦帝国理工大学读硕士学位,并继续申请银行工作。这位前跆拳道世界冠军,大学一级荣誉学位获得者,目前只能通过在麦当劳打工补贴学习期间的生活费。尚未有正式工作的他,已经欠下近9 万英镑的助学金贷款。

  埃尔维斯从小就希望成为金融交易所的交易员,他的梦想来自母亲的灌输。母亲在摩根士丹利投资公司当清洁工,妈妈每天回家后就跟儿子说,在那里工作的人士多么体面。埃尔维斯不辜负母亲的期望,也成为家族里第一个上大学的人。从伯明翰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后,一心想进入伦敦金融城当交易员的他表达的心愿是:“我想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即使妈妈想象我会成功,她就已经很开心了!” 经过了多次面试,同样因为紧张、不知所措,他曾经要求面试官重复一个问题,而被认为缺乏自信,不能在压力下充分发挥。不过,埃尔维斯不懈地申请,不断地寻找面试机会,虽然没能如愿打入伦敦金融城,但最终,他在另一个城市的一家小银行找到了工作。他非常兴奋地投入了这份白领工作,成为家族里的第一个白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