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过往30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奇迹,是因为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规模经济模式”。即根据本国的比较优势,在要素投入(资本或劳动力)上寻求规模经济。
30年来,我们利用自己在劳动力上的比较优势,尽最大可能地投入和发挥劳动力要素,尽最大可能地实现规模化生产以降低成本,以此累积起巨大的资本。之后,我们在资本要素上获取比较优势,在资本要素上进行规模化投入和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收益。
这种模式,通过对劳动力和资本的大量投入,经由技术和创新实现规模经济。但是,文旅产业处在中国经济动能转化和模式创新的“后发展期”,再遵循老例、吃老本,则前途危矣。
目前,绝大多数的文旅经济建设,正在将房地产建设中的“美国模式”拿来现用,“有小镇无特色”“有规模无质量”的现象愈加严重。需要注意,文旅经济的建设,和现代工业、现代房地产的建设遵循不同的规律,如果只是换汤不换药的模式照搬,文旅经济建设势必将演变成另一个产能过剩领域。
因此,我们希望,文旅经济建设在关注“美国模式”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下“欧洲模式”。
欧洲经济在实现工业化后,没有向美国那样走向规模经济(由于地域和人口原因),而是定位于“小市场”(高附加值的专业/原产地市场),选择了“大师经济”,即“人才+自然资源=大师经济”。这是由分工驱动的专业化经济。
比如,意大利在完成手工业-初级工业原始积累后,并未像美国或英国那样,升级为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而是由“低端劳动力”(体力工人)向“高端熟练人力”(技能大师)进行产业深化。这种深化具体表现为,将劳动力深化为技能大师或设计大师,将作坊升级为家族企业(不上市、不多元化、不杠杆化,专攻价值链)。
和注重规模经济“福特制”的“美国模式”不同,“欧洲模式”的特点是“超福特制”——不注重规模化投入、规模化生产,也不关注生产出的产品是否有巨大市场;相反,主打产品的高附加值和“小众市场”,强调专业市场和纵深生产,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果中国文旅经济将自己作为一种“特色”,而不只是一种“产品”,将自己定义为永续存运而不是套现工具,那么,文旅经济的建设可以在“欧洲模式”上下功夫。
首先,特色的源泉是人,基于技艺、基于“大师”,而辅以资本和技术。
可以很清晰地发现,欧洲的小镇具有活化迭代、永续存运的特点。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小镇有自己的产业。于是,我国很多“教科书”都提出了文旅经济产城一体的思路。其实,这是一种错觉。
欧洲小镇并非靠产城一体得以永续;真正的产城一体,反而是“美国模式”——底特律和匹茨堡,是典型范例。中国的文旅经济,可以借鉴产城一体模式,但是,更多的文旅经济,其特色不止于产业,而在于人力资本。
欧洲成功小镇的背后,是因为存在一个个“大师”,诸如迪奥、阿玛尼、范思哲云云。在特色人才经济的孕育下形成特色作坊,衍生出家族企业,最终跳出小镇,发展成特色产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