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从何而来?
- 来源:视野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网络暴力,社会,结构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11-19 16:00
尽管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越来越强烈的归属感,但是随着当今社会结构的变化,归属感本身已经变得比以前复杂,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的体验是被数字世界支配着的。
过去,归属感是严格依照传统的社会身份来定义的,比如根据家庭、朋友、生活方式、国籍、职业以及爱好等。回想一下数字回声时代之前的情形,当时人们的社交网络局限于周边的地理区域之内,最多也只是多交了几个笔友的程度。如今,互联网让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以创建在地理上分散的归属类别。
人们可以找到成员遍布全球的社群。这些新型社交网络的复杂性和规模,使得现在被贴上“全球化”标签的事物成为影响人们归属的独特力量。
社交网络的世界,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是无处不在的。它们不仅存在于人们的工作、个人生活、爱好和社群中,而且已经成为人们参与工作圈、朋友圈和地理性社群的媒介。
社交网络通过简化人们与朋友、同事以及陌生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打破了沟通障碍,从而允许多样性文化在人们周围生产和传播信息。不仅是那些出身于某种文化的成员能够成为该文化的一员,对它感兴趣的外来文化者也可以了解并加入其中,并且为之欢庆。
社交媒体现在已成为一种社会身份的标记,它正在赋予我们前所未有的力量。尽管大众媒体一直具有塑造公众意见的力量,但是互联网已将这种力量交到了每个用户的手中。一个人只需参与一个社交媒体网络,就会有发起一个活动的能力,并且还可以成为一个领导者,获得追随者。
社交网站对于帮助人们获得归属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它们强调人们想要在此获得归属感,就需要参与实时进行的数字化自我表达。研究表明,互联网环境非常有利于发展友谊、爱情,推广志愿者服务、捐助筹款和每一种个人会去寻觅的互助社群。实际上,互联网对于某些类型的互助社群特别友善。这些社群的成员通常会受到社会鄙视,因此他们不愿意跟自己“本地”的网络以私下或公开的方式去交流。
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争论不休的一点是,一方面尽管互联网和随身携带的上网移动设备提供了可以永不断联的社交网络,让人们能与世界各地的群体进行交流,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另一方面,互联网也有利于小范围的信息流动、有时效性的社交和自我推销。
社交网站中一键分享情绪的表情符号以及有关生活事件帖子的添加建议,都会引起人们对自我的过度关注。在社交网站上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来发布个人信息,这仿佛在提醒人们,如果不对外向自己的社交网络展示这些信息,岂不是巨大的浪费?
但是,当你发布自己的个人消息时,会真的被听到吗?真的会存在实际的社交联系吗?你真的属于某个社群吗?即使你确实在一个线上社群中感到有归属感,你是否会以这个社群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前提去行动呢?答案当然是:“不”。研究表明,人们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来行动的方式,与网络上完全不同。与现实生活相比,人们在网络上进行社交互动时非常迅速,并且容易变得很放纵。与传统的群体行为相比,人们在数字世界中极易发生招人反感的社交行为。
人们为什么会在群体环境中作出令人反感的社交行为,比如网络暴力?这让人感到困惑。这些行为对于个人在团体中的归属感构成了威胁,毕竟谁想和霸凌者搅和在一起呢?但是,人们作出令人反感的社交行为,有时候是为了强化归属感,甚至是为了影响和控制他人。在许多情况下,有些人还会感到被赋予了权力或者从这些行为和其引起的反应中汲取了活力。
但是,为什么在数字世界中会更容易、更频繁地发生这种情况呢?研究人员认为,由于网络互动“无形”的性质,人们不再受制于传统的得体的社交礼仪了。想象一下,把来自世界各地的50位养狗的人全部集中在一个房间里,告诉他们要保持安静。如果我们的任务是进入这个房间,并在一分钟内写下有关该群体的每一则信息,那么我们会记下什么呢?
我们可能首先会提到已经获得的信息:房间里的每个人都有一只狗。接下来,可以通过基本观察来确定许多其他的信息,例如该群体包括男性和女性;可能会看到各个年龄层的人,从高中生到头发灰白的退休人员;可以指出,有不同种族、身高、发色和体型的人;还可能会注意到,有些人很时髦,有些人蓄须,有些人戴眼镜,有些人则有身体残疾。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就能够获得大量有关该群体成员个人特征的信息,而不需要以任何方式与他们交流。
但是,让我们继续设想一下,同样是这个群体,如果让他们留在自己家里,打开电脑,然后登录同一个在线论坛,情况又会如何呢?当我们进入这个论坛时,看到的只是一个用户名列表,也许还会有每个人上传的一张头像照片,这张照片还不一定显示本人的面孔、身体,甚至都不是本人的照片。那么这次,我们能写下关于这群人的什么信息呢?我们的信息记录可能仅有几条:他们都养狗;也许这个群体里有男有女;这些人几乎看不出任何个人特征。
去个体化影响的社会身份认同模型(SIDE)理论解释了当个人特征被隐藏起来、不可见时会发生什么。群体成员不再关注个人特征,而是加倍关注共同的社会身份。研究表明,在网络群体中,个人对群体身份的重视比对个人身份的要强。由于缺乏突出个别差异的非语言性线索,个人特征已经几乎被抹掉了。这使得群体内的凝聚力非常强,于是群体成员便会压制个性并扩大内部成员与外人之间的差异。对于社交网络而言,拥护任何一种煽动性观点都有显而易见的影响。因此,尽管社交网站通常希望用户专注网上的个人体验,但这种体验与个人所属的群体越来越分不开了。
理解人类对归属感的渴望,是理解在当前环境中如何进行管理的关键。当人们拥有对所在团队、组织、事业或社群的归属感时,会发现自己的目标与所属集体、所属领导者以及集体其他成员的目标是一致的。每个人一起努力,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人们会产生一种控制感,它可以为组织带来秩序感,并渗透到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去。
拥有了秩序感,就拥有了可预测性,我们自己的行为和周围人的行为都有了可预测性。正是这种可预测性,使得管理者能够采取必要的行动来建立和维护组织的愿景。
我们对组织来说很重要,在组织中感觉很安全,这样就会进一步强化归属感。当人们感到自己有所归属时,会更多地参与活动并且更有生产力。归属感有助于人们相互理解,加强组织成员与管理者之间的纽带关系,增强人们的自我价值感。
当人们缺乏归属感时,会本能地以不健康的方式寻求归属感,这对组织来说可能是极具破坏性的。组织内部缺乏归属感,不仅会导致组织成员产生消极情绪、效率低下,还会使成员站在与组织对立的一方,或以不健康的方式找寻自己迫切需要的归属感,这不仅对个人而言会造成伤害,对组织而言,也往往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在新的环境中,人们过去从所在社区中获得的那种真实的归属感,已经不再那么普遍了。对于某些人来说,它甚至可能根本不存在。同时,通过新兴技术、社交媒体以及它们带来的无处不在的信息,人们面前也有无数通路可以获得归属感。在这个人们不容易感受到归属感的世界中,在这个人们都有能力感受到自己有所归属的世界中,组织管理者需要帮助成员们在因认同感而努力时,作出正确的决定。
(摘自中国纺织出版社《打胜仗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