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鸟儿的饕餮盛宴——食源植物

  当我们走进鸟儿的世界,乐享它们悦耳动听的鸣叫时,也许会担心野生鸟儿能吃饱吗?它们吃些什么?哪些植物又为鸟儿们提供了“素食餐”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食源植物吧!

  所谓“食源植物”,就是能给动物们提供花蜜、果实、种子等“口粮”的植物。银杏、刺槐、香椿、国槐、杜梨、柿树、板栗、紫叶李、枣树、桑树、丝棉木、蒙椴均属于此。四季轮转,食源植物不断生息繁衍,它们是野生鸟儿的饕餮盛宴。春有甜花蜜粉,夏有多汁浆果,秋有累累果实,冬有坚果遍地。

  “花蜜树”——米团花

  鸟儿用来吸取花蜜的角质喙很光滑,它们只能将位于花内或花外组织中的蜜腺吸食到嘴里,因此以花蜜为主食的鸟儿更倾向于长喙,比如太阳鸟科。短喙的鸟儿比如椋鸟科、鹎科更多的是机会主义者,并不以花蜜为主食,取食花管较短、位置较浅的花蜜。

  长喙和短喙分别对应不同长度的花管,各得其所。鸟媒植物管状的花冠把花蜜深深藏起,让鸟儿的羽毛先接触花粉,从而达到植物传粉的目的。同时,为了杜绝不劳而获,植物的长花筒提供花蜜蔗糖成分比较高,多数短喙的鸟种消化系统缺少分解蔗糖的酶,营养不易被吸收。

  米团花为唇形科中少见的大型木本植物。经研究,米团花的花蜜是棕褐色,它也是唇形科中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有色花蜜植物,能吸引40余种鸟类对其取食。

  研究对米团花的传粉鸟之一暗绿绣眼鸟进行了鸟行为实验研究,同时与花蜜、蜜糖的鸟行为反应相比较,最终证实米团花通过改变花蜜的颜色来传递适口度信息,只有有效传粉的短喙鸟种才能识别。

  “招鸟树”——香樟

  常绿乔木香樟,身形高大挺拔,树冠四季繁茂,果实饱满丰硕。5—6月会开出绿白的小花,7—8月结果,香樟果实球形,直径7~8毫米,深秋时节成熟的香樟果实由绿色变成紫黑色的浆果。

  灰喜鹊、斑鸠、乌鸫、乌灰鸫、紫啸鸫、灰椋鸟、丝光椋鸟、黄腹山雀、大山雀、红头长尾山雀等10余种鸟都是香樟树果实的常客。于是香樟树被人们称为“招鸟树”,是鸟儿们欢聚一堂的场所。像香樟这样的挂果类植物对于越冬鸟类非常重要,不管味道怎么样,至少可以让它们吃饱,安全越冬。

  香樟树种子成熟度与气象因子有关,香樟树种子的成熟过程大约持续7个月,整个发育过程中种子的鲜重、干重与发育时间呈正相关。种子成熟度增长量、千粒质量增长量与累计日照时数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光照对香樟树种子萌发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老种子的萌发率高于当年新采集的种子,而去掉种皮的种子不论新老种子均高于未去掉种皮的种子的萌发率。

  香樟树的根、干、枝、叶中可以蒸馏提取一种天然产物,主要成分是右旋性酮,制成樟脑,放衣柜里防虫止蛀。人们还利用香樟叶子的清香来熏制食品,四川就有樟茶鸭子,以柏树枝、香樟叶及茶叶为熏料。香樟树的青籽可以用来提炼食用的樟油,这种油具有一种特殊的芳香和辛辣味。

  “辣子树”——乌桕

  乌桕树上常会聚集一种叫“洋辣子”的“杀伤力”很强的毒虫,从乌桕树下走过时,会担心洋辣子掉落在身上,偶尔会有鸟儿啄食它们“开荤解馋”。除了它满身“洋辣子”外,乌桕树自身的汁液也有毒,如果溅到皮肤上,会感到被“洋辣子”蛰了一样的痛感,所以乌桕被人们俗称“辣子树”。

  乌桕成熟的果实很像爆米花,乌桕的蒴果梨状球形在未成熟时是绿色的,成熟后就变为棕黑色,裂成3片,露出3粒球形种子。种子覆盖有白色的蜡质假种皮,它就是“蜡质果实”。古人利用乌桕种子上的蜡质,制作肥皂和蜡烛。去除了蜡质的乌桕种子可以榨油,有毒,不能食用,但可以用来点灯,《本草拾遗》里提到这种油“燃灯极明”。现在,乌桕种子油还可以用于飞机、汽车的高级润滑油。

  暗绿绣眼鸟和灰树鹊比较喜欢吃乌桕的种子,它们为什么不会因吃种子而中毒呢?原来鸟儿会选择种子毒性含量相对较低的阶段进食,同时,鸟类代谢旺盛,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短,毒性不能充分起作用,更有鸟儿进食前,会剔除有毒难吃的部分,有的鸟儿还会通过吃点土来解毒。

  不同的鸟类对于果实的偏好是不一样的,太平鸟喜欢吃海棠的浆果,金翅雀喜欢吃柏树果实,大斑啄木鸟喜欢吃栎树果实。鸟类在野外的食源植物非常丰富,野山楂、野蔷薇、寒莓、桑葚、女贞、酸枣等,它们为野生“食素”鸟类提供了食物,鸟儿也会将果实中不被消化的种子,通过粪便排泄的方式,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让植物不断繁衍。鸟类和植物共同生活,互利互惠,协同进化,互促发展,促进并维护了生态平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