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素质教育为主导,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 来源: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教育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素质教育,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12-03 18:13
摘要:通过了解高校素质教育教学内涵和目前高校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在改革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推进素质教育理念为教学主导,深化高校学生体育教学改革的条件和对策:要切实加强高校体育教学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不断逐步增强高校大学生的自身体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正确处理如何增强广大学生自身体质和为广大学生"终身体育"活动打好体育基础的密切关系、要认真妥善处理学生育体与育心的密切关系,促进高校大学生整体身心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等。
一、高校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各高校的体育学科教学已纷纷向素质教育教学转轨。通过深入实施学生素质教育,使学校体育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已经得到大大加强,体育学科课程、教材的教学改革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出成绩,体育学科教学发展思想比较活跃,体育学科教学发展目标比较明确,体育学科教学模式和体育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手段逐渐向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方向不断发展,也比较多地注重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体育主体作用,但是,也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就是体育学科教育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还没有得到摆正,体育学科教学的核心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重德智,轻审美体育的教学思想在高校中仍然根深蒂固。由于长期以来一直受体育竞技专业的严重影响,不少高等学校仍然偏重于少数体育运动专业尖子的技术培养与专业训练,体育课程教学主要面向高校全体学生的现实问题尚未完全得到解决。迄今为止,高等学校的职业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教材形式改革以及体育教学方法等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目前尚未基本制定和推出一套完全符合学生素质教育目标要求的高校学生体育运动教学评估标准体系,包括体育评估的具体内容、标准和评估方法。高校体育老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还难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为此,要使高校开展体育学科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功能,为我们国家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新时代体育需求的高文化高素质的体育人才队伍作出更大的社会贡献,就必须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措施,尽快地彻底解决好以上两个问题。
二、以高校素质教育改革为教学主导,深化高校职业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
为了尽快使高校学科体育教学改革向更加科学化、现代化的教学方向加快发展,更好地地适应高校素质教育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必须以高校素质教育教学为改革主导,提出加快高校学科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并付诸于实践。
2.1 要切实加强高校体育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传授,不断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各项体育运动意识和综合能力
高校开展体育课程教学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在高校开展体育学科教学中的它能否真正充分发挥在校大学生的体育主体作用,将直接严重影响高校体育学科教学的实际效果。要真正充分发挥全体大学生在体育教学工作中的教学主体作用,就必须不断加强社会体育相关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科学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与使用方法,体育与如何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有密切关系。这对于增强在校大学生的终身体育运动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体育运动能力,乃至对于养成他们终身积极从事各项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都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在不断深化高校学科体育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应当坚决纠正长期以来高校体育学科教学"重实践,轻理论"的不良倾向。
2.2 要正确处理如何增强广大学生自身体质和为广大学生"终身体育"活动打好体育基础的密切关系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重要标志。近十几年来,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广大高校体育教师已经注重追求高校体育的长期效益,即注重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由于在体育教学中更强调高校体育的基础性,强调要教会学生科学锻炼身体,因而,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的问题,就更加受到广大高校教师的重视。
增进广大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增强广大学生心理体质,仍然一直是高校开展体育教学所要求和追求的首要教学目标。同时,学生具有终身接受体育的思想意识、习惯和实践能力,也必须要从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增强学生精神体质的终身体育教学活动实践中开始不断培养。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必须把不断增强培育学生自身体质与不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能力与习惯有机地结合联系起来,这种教学结合关系是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标志。
2.3 要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高校师生育体与育心的密切关系,促进我国在校大学生身心综合素质的健康均衡发展
所谓育体,就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身体的修养培育,增强了大学生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而所谓育心则是指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对于大学生进行自身心理品质的修养培育,不断完善大学生的心理个性。同时增强体育其自身体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专业技能,对其进行自身思想道德品质培养教育,是当前我国高校开展体育学科教学的大任务。近十几年来,随着国外体育教学创新理论的不断引进,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改变,对体育所必须具备的综合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我国教育家和体育理论工作者所要注重的。
由于体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有措施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育。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自己先做到,这样,教师的言行就会成为学生的楷模,从而能有更好的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所以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必须结合学校体育教学实践的具体内容、形式和方法来进行,而不能游离于体育教学实践之外,更不能空谈说教。
三、总结
因此,在面对高校体育学科教学中,应该把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导作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和谐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宁,陈忠.以素质教育为主导,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04:51-54.
[2]庄小平,郭公帅.以素质教育为主导 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04-107.
[3]陈忠.以素质教育为主导,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 体育科学研究,2001:48-49+56.
作者简介:冷屹 男 1980.08,武汉,本科,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