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视听技术专业校局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 来源:电脑与电信
  • 关键字:公安视听技术,协同育人,校局企协同
  • 发布时间:2021-12-17 11:38

  摘要:公安视听技术专业是近几年来公安领域内发展迅速的专业之一,专业的迅速发展必然要求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资源,而协同育人就是对于各种教育资源整合的有效方式之一。目前的协同育人中存在着形式单一、专业针对性不强、专业教师参与度低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公安院校、实战部门、相关企业三方参与的校局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了该模式的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图为培养优质的公安视听技术专业人才提供决策依据。

  1 引言

  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的作用,还应充分整合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实现对人才培养的合力。对于公安院校,则应当充分利用各公安实战部门以及相关企业的有力资源,形成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经过多年发展的发展,公安院校已经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对于一些新兴专业,公安院校的协同育人理念与做法也应做到与时俱进,力求在协同育人工作中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实现对学生的专业化培养。

  本文探讨了目前公安院校协同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此提出了校局企三方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试图为协同育人工作打开新的局面。

  2 公安视听技术专业协同育人工作背景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监控视频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此外,电信网络诈骗的猖獗使得借助于通话录音、微信语音等材料的声纹技术在打击防范电信网络犯罪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视频、图像、语音等视听资料,由于其分布广泛、采集方便、客观性强等优点,其作为物证所涉及的案件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此外,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脸识别、视频追踪、语音识别、步态识别等新型技术也对案件侦查手段带来了变化,办案方式、方法也随之产生了变化。可以说,公安视听技术正发展成为预防和打击犯罪的有效武器。

  公安实战部分对公安视听技术的需求,倒逼了公安视听技术专业的形成和发展。早在2004 年,教育部就批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成立了公安视听技术专业(学科代码082106S),是一级学科“公安技术”(学科代码0821)底下的二级学科。 2011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 年)》中,将“公安视听技术”学科代码调整为083105TK。此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于2013 年新增公安视听专业,江苏警官学院于2014 年新增刑事科学技术(公安视听技术方向),于2015 年正式新增公安视听技术专业。随后国内各公安院校陆续开设公安视听技术专业或者相关专业课程,为实战部门培养和输送公安视听技术人才[1]。

  2017 年,为了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8 年,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 的意见》。为了贯彻这两个文件的实施,2020 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该办法中指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坚持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服务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需求,服务企业基础性、战略性研究需求,鼓励相关企业不以直接商业利益作为目标,深化与高校产学合作,促进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资源配置、管理服务的多方协同,培养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2]。作为公安领域急需的公安视听技术专业正是需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

  3 目前协同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公安院校在协同育人方面都有所探索[3-5],以江苏警官学院为例,作为最早开设公安视听专业技术的省属公安院校,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已在协同育人方面进行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学生在第三学年的第一或者第二学期将在学院的统一安排下去公安实战部门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实习,这样的校局协同让学生对公安实战有了切身的体会和理解,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学院与海康威视联合成立了视频侦查技术实验室,这样的校企协同为教学提供了软硬件保障;学院实行“全员育人” 工作方案,这样的部门协同搭建了各部门与学生直接对话的渠道。然而,在目前的培养模式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引起思考与改进。

  3.1 协同育人形式较为单一

  由于公安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基本都是在公安系统工作,因此目前协同育人最主要的形式仍然是校局合作,学生赴基层实战单位进行实习,或者院校聘请实战实训教官来进行授课。整体上来看,企业在公安院校的协同育人中参与度并不高。然而公安视听技术专业所涉及专业技术,如视频图像技术、声纹技术等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仅仅为学生做理论基础的讲解远远不够,必须要让学生接触到技术的前沿。而相关技术的研发力量大部分掌握在企业手中。因此,公安视听技术专业的协同育人中不能离开企业。

  3.2 协同育人专业针对性不强

  学生在公安实战部门实习期间,所在部门基本为基层派出所,其工作即为基层派出所日常工作。此举虽然让学生对基层工作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警务技能,同时也让基层派出所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用人短缺的压力,但是整体上来看实习期间对专业领域的涉猎并不深入,有的学生甚至在实习期间接触不到专业技能的运用与锻炼。这反而让学生产生了专业无用的感觉,非常不利于其后续在校的学习。

  3.3 专业教师协同育人参与度低

  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通常认为只需要教好自己的专业课程即可,上课即来,下课即走,不需要参与到学生的协同育人工作中去。此外,在协同育人的参与过程中,可能涉及审批手续的办理,额外的工作,跟实战部门和企业打交道,需要老师花费时间与精力,因此有的老师对这样的教育方式参与度不高。然而,公安实战中技术迭代速度非常快,这就倒逼专业教师必须与实战部门以及背后支撑的科技企业保持沟通,只有老师们自己先学习消化,才能将最新的技术带给学生,开拓学生的眼界。

  4 校局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究

  鉴于目前协同育人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在协同育人模式上进行一些改进,引入企业,从而实现校局企三方协同的格局。

  4.1 加强校局企三方协同育人的制度建设

  公安院校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虽然学校充当着主体角色,但是实战部门与企业同样不可缺少。缺少实战经验,学生对警务技能的掌握停留在书面,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缺少企业支持,教学、实战中缺乏软硬件支撑,无法让老师、学生接触到行业的前端。要加强校局企三方协同育人的制度建设,首先要注重对三方队伍的顶层设计。公安院校秉持着“为国育人,为公安育才”的理念,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因此需要破除保守的育人理念瓶颈,建立全员、全过程、全要素育人的格局,为构建三支队伍协同育人的机制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其次,在制度保障的基础上,加以有效的配套措施,例如,公安院校和相关企业可以给实战部门进行技能培训,比如声纹鉴定培训、人像比对培训,培训场所可以放在公安院校,可以让校内公安视听专业的学生一同接受培训,既解决了教学服务实战的问题,也让学生对于专业内的新发展新动态有一定了解,更加有利于专业的学习。

  4.2 加强校局企三方协同育人的平台建设

  实现三支队伍之间的协同育人,不仅需要建立多方位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同时还需要构建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平台。一是通过加强学校这一主体的育人平台建设,发挥其他两支队伍协同育人效应。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公安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也是在校内度过,但实战部门和相关企业这两支队伍在学生的校内教育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其缺位的重要因素在于工作平台的缺失。二是可由院校、实战部门和相关企业共同组建实战教学平台,直接参与课程的案例库建设和整体教学设计。这样可以把实战部门中的实用经验带入校园,让老师和学生接触到了课本理论之外的知识;学生在今后的实习和工作中对工作上手更快,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公安部门的工作压力;企业在此过程中提供相应的软硬件支撑,是对产品的软推广,某种程度上构建了自己的“护城河”,从而实现了三方共赢的局面。平台的建设可以方式多样,但是三方一定要共同参与,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协同育人的体系。

  4.3 加强校局企三方队伍的一体化建设

  协同育人建设离不开三支队伍的一体化建设,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要素育人的格局提供坚定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一是按照“全员育人”的工作思路,建立三支对于一体化的联合机制,具体工作落实到人,并且需要不断扩充人才储备池。由于企业人员流通性较大,因此对于企业内部一定要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保证人员不断档。二是对院校和公安实战部门而言,需要有专门的部门牵头来实现对队伍的管理,要形成准入机制和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在年度考核、职务晋升和干部选拔中做适当倾斜,激励大家积极投身于协同育人事业。只有这样不断坚持实施,参与到协同育人事业中的人员才会越来越多,这项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5 结语

  协同育人工作是对社会面可用于教育的资源的整合,优质资源在教育上的投入能产出优秀的学生,优秀的学生又能给社会带来更好的发展,实现良好的循环效应。公安院校应充分利用行业内和社会面资源,积极探索校局企三方协同育人的机制、平台和队伍建设方法,为公安机关培养出更多理论扎实、视野开阔、业务能力强的公安视听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英仓.公安视听技术专业建设与教学思考[J].大学教育,2019(12):14-17.

  [2] 胡绪明.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功能定位及实施对策[J].学术论坛,2018(4):174-180.

  [3] 翁孙哲.公安院校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2(1):20-24.

  [4] 朱军.公安院校协同创新IEN 模型初探[J].公安教育,2018(7):48-51.

  [5] 孙鹏.面向实战需求的公安院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公安教育,2016(8):55-58.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