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的一天,北京市施工现场人员管理服务信息平台(业内人员称之为“395平台”)的主管单位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住建委”)接到一份12345市民服务热线转办单,内容是朝阳区某施工项目一名管理人员的“吐槽”:“市级层面有‘395平台’,朝阳区也有类似功能的信息平台,同样的信息要在市、区两级平台重复录入,既浪费时间又耗费精力,能不能合并成一个?”
市住建委接诉即办,与朝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朝阳区住建委”)联手进行了一次“微改革”,推动市、区两级信息平台数据对接共享。这一举措既实现了企业申报信息“最多填一次”,让2000余家企业该项工作量减少50%,极大减轻了企业负担;又能继续发挥朝阳区平台的特色功能,避免“一停了事”。
责任内置“联合办”
在北京市3 0 0 0余个施工项目现场,大到冬奥场馆建设,小到楼宇装修,有一套信息平台正被广泛使用——北京市施工现场人员管理服务信息平台。两年来,平台在施工现场人员管理、疫情防控、保障农民工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朝阳区也有类似功能的信息平台。朝阳区住建委是施工现场实名制管理信息化改革的探索者之一,早在2017年,朝阳区开发的建筑行业从业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区级平台”)就已上线,这也是全市首个可以全程网上办理的信息平台,部分功能至今仍具特色。但是,同样的信息要在市、区两级平台重复录入,给企业增加了负担。
“前期搭建该平台时,没有成熟经验参考,我们投入了很多心血和研发资金,说实话这个平台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是一点点看着它成长起来的……”2021年4月1日,在市住建委和朝阳区住建委联合召开的专项协调会上,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面露苦涩。一边是建筑企业的合理诉求,另一边是区住建委的苦衷和不舍,但参会人员心里目标是明确的:“企业诉求一定要解决,我们一起研究,既让用户只录入一次信息,又能继续发挥区级平台的独特作用……”
在“接诉即办”机制中,“我不办,找他办”变为“我来办,联合办”,诉求办理由政府机构全程负责推动,群众只需提出诉求即可坐等办理结果。在群众看来,这一次,责任被“内置”了,压在了政府自己身上。
倒逼改革“破难题”
“停!先停再说,先解决企业诉求。”4月2日,经过市、区住建委共同努力,停止使用区级平台的通知发布,明确了朝阳区施工项目仅需使用市级平台,解决了信息重复录入的问题。为了继续发挥区级平台的作用,避免“一停了事”,此后,市、区住建委又多次进行协调会商,最终决定推进市、区平台对接,由市级平台向区级平台推送数据,以保证相关特色功能继续运行。
或许诉求人自己也没有想到,一通电话推动了市住建系统的一项“微改革”。这项“最多填一次”改革获得了全市许多建筑企业点赞。
如今,想方设法让企业、百姓的诉求更直接、更迅速地传递上来,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源头,这样的“接诉即办”理念逐渐深入市住建委每一名干部心中。接诉即办的途径和方式也从12345市民服务热线延伸到互联网等更广阔的空间。
市住建委以完善“395平台”功能为抓手,不断畅通诉求渠道。2021年8月,“395平台”上线业务申请功能一改以往需要向电子邮箱发送申请书的方式,用户可直接在网上提交诉求申请。一项“微改革”,使得企业申诉更便捷,后台工作人员回应更高效。
像这样的创新从未停下。“395平台”还将打造交互式对话窗口,实现用户和后台的实时动态可交互,推进基于平台的接诉即办由短信模式向微信模式转型。
市住建委积极完善“群众——顶层——基层——群众”接诉即办制度闭环,不断优化传导路径。“接,要一竿子捅到顶”,让诉求原原本本直达对口市级部门或治理系统顶层,变底层撬动为高位推动,将解决群众诉求融入政策制定中,通过办理一项诉求,推动一项改革,最终解决一类问题,受益一片群众。“办,要一竿子插到底”,由对口市级部门或治理系统顶层牵头或督办,改革措施“一竿子”插到区和乡镇等基层一线部门,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执行力度上下“一般粗”,共同推动改革,破解群众身边的难题。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