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布衣

  • 来源:奇妙博物馆
  • 关键字:布衣,代名词,答案
  • 发布时间:2022-02-20 16:17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复杂。你的第一个答案是不是“布衣就是布做的衣服”?表面上看,布衣说的就是一种衣服,是一个服装类名词,可你知道它还是某些人的代名词吗?

  在古代,一些平民出身的人就常以布衣自称。秦代著名的宰相李斯在讲自己未曾官运亨通时,说自己“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蔡位于河南,是他的出生地,闾巷是一条小街道,黔首是平民百姓的意思,和布衣有相同的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李斯说自己是来自上蔡闾巷的平民百姓。

  现在,有些没有职位的人也常引用古代的说法,称自己是布衣。这些人为什么要以布衣自称呢?这就涉及古代衣服的质地和等级了。

  在距今三四千年的时候,我国纺织用的材料有蚕丝、葛、苎(zhù)麻和大麻(又称汉麻、火麻等)等。每种材料由于加工工艺不同,又各有精细和粗糙之分,平民百姓往往以麻制的较粗糙的布为主要衣料。这种衣料容易得到,价格自然也低廉,当然就不够高档。用这种衣料制成的粗糙衣服被称为“布衣”。衣料等级低下和身份低下画了等号,于是“布衣”就成了一些人的代称。当然,这代称很可能带有一种自嘲的成分。

  我曾在北京大兴看到过一个大水坑,坑中浸沤着一捆一捆的大麻茎,每根大麻茎有2米左右长,水中不时还会产生一些小气泡,那气味很臭。听化学老师讲了这沤麻的原理,我才知道大麻的韧皮层中有强度很高的生物胶,只有去掉生物胶,才能将大麻纤维分解成麻丝,人们才能得到纺织的原材料。人们将大麻茎收割后,去除掉枝杈和叶子,将大麻茎放在水中浸沤,就可以利用水中的微生物来发酵脱胶了,这个过程会产生刺鼻的气味。我国古代对麻类纤维的处理一直是浸沤脱胶,《诗经》中就有“东门之池,可以沤麻”的诗句。

  前面讲了麻布有粗有细,那粗细是怎么界定的呢?古人是以一定宽度的布幅内有多少经纱来分精细或粗糙的。打个比方,你在两张一样宽窄的作业纸上,一张用粗笔画线,一张用细笔画线,一根挨着一根地画,纸上用细笔画的线一定比用粗笔画的线数量多。同样的道理,在一定宽度内,凡是经纱更多的布,那每根纱线必定是更细的。

  怎样才能使纱线又细又匀呢?要将麻料劈分得特别细,去除其中的杂质,而且还要脱胶好,使纤维更柔韧,在制成纱线的过程中,也要更讲究技术,费工费时。反之,如果麻料劈分得不精细,残存了一些胶质,制不成又细又匀的纱线,自然也就织不成精细的麻布。

  请注意,接下来你要了解一个有些特殊的单位——升,古人用升来表示经线的多少。

  古人规定布幅内每80根经线叫1升,升数越多,布就越精细。15升以上的麻布已经精细如丝绸一般,于是人们就给它起了一个与丝帛同义的名字叫“缌(sī)布”。缌布专门用来制作贵族的服装。而30升的缌布,是古代技术能生产的最精细的麻布,产量非常少,专供制作帝王和贵族的帽子——麻冕所用。当年的布幅,也就是布的宽度,为2尺2寸,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30厘米。30升则是2400根经线,大家想一想,在约30厘米的宽度内有2400根经线,那线得有多精细呀!

  古代的平民百姓一般只能穿10~14升的麻布衣服。至于罪犯或奴隶,穿的则是7~9升的粗麻布衣服。当然有时也会有例外,如春秋时代的齐国大夫晏婴,虽高居相位,但厉行节俭,平常就穿10升的麻布衣服,并说布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由于大麻的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对气候又有很强的适应性,所以古代我国广大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到处都有茂盛的大麻。从宋代起,朝廷大力推广棉花种植,大麻变少了,逐渐退出制衣原料市场。由于它的纤维强度好,人们给它创造了新的用武之地,例如制作绳索,既便宜又结实耐用。所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大麻的价值被人们发现,从古至今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