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灾难来临之际——青海省民和县喇家村遗址的思考

  据说,当年面条出土时,考古人员先发现了一个倒扣的红陶碗,揭开后发现了一些面条状的遗物,这些遗物已经风化,附着在泥土上,外壳保持着面条状的形态。讲解员介绍说,经测定,面条的主要成分是黍(小米)和粟(黄米)。先前我们也看过一些相关资料,面条被发现后,为了防止风化,考古人员马上将碗扣上,连着泥土一起送往北京,准备进行相关研究,但是到北京打开后,发现面条已经风化看不见了,后来有研究人员提取了土层中的淀粉,经过对比后发现淀粉的主要成分是黍和粟。但是有人提出来,小米和黄米的粘性不够,是没有办法直接做成面条的,可能碗中的土层受到了污染,实验结果并不能反映面条的实际成分。对于这个问题,讲解员介绍说当时的面条可能是用甑按压成的。这个解释并不能解答我们的疑惑,相比较而言,土层受到污染的解释可能更合理一些。

  我们咨询讲解员本地现在主要种植什么农作物,讲解员介绍说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去年他们在保护区内种植了小麦,收成还不错。也许四千年前的那碗面条就是用小麦面粉做的。

  4

  遗址内还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石磬,长约96厘米,宽约61厘米,厚约4厘米,重约35公斤,原件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博物馆内有一个石磬模拟发声设备,点击不同部位,确实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声音清越、空灵。

  这件石磬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器型最大的磬,因此为称为“黄河磬王”。石磬是古代的乐器之王,而青海省发现了众多与乐舞有关的史前文物,如舞蹈纹彩陶盆、彩陶鼓等,据专家推测,在喇家村遗址所处的齐家文化时,已经有了礼乐文明的萌芽,而在喇家村遗址发现的石磬说明这里曾经是一个很大的部落集团中心聚落的生活场所。

  与一般想象中的青海省全部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的认识不同,青海省东部的河湟谷地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带,虽然也有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典型地貌(从甘肃省到民和县,沿途那些裸露的山丘上,随处可见厚厚的黄土层,以及雨水冲刷后的沟壑,印证着此地确实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但是河湟谷地整体海拔并不高,大多不超过2000米,在气候上属于青海省东部季风区,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所能影响到的最西界,因此,河湟谷地是整个青海省降水量最为丰沛的区域,也是气候最为温暖的区域。因为优越的气候条件,河湟谷地是青海省农业最为发达的区域,也是最为富庶的区域,在仅占不到全省面积1/10的土地上,居住了青海省2/3的人口。在从民和县城前往喇家村遗址途中,在高速公路上就可以看到宽阔的谷地,两侧山上植被稀疏,谷地中树木茂盛,大片农田连在一起,间或分布着一些村庄,非常适合居住,难怪在河湟谷地发现了多处史前人类居住的遗址。

  从喇家村遗址的面积和周边宽阔的河谷来看,遗址所在地确实能提供大量人群的生活所需。此外,据讲解员介绍,遗址中心区外有一条宽10米,深3~4米的壕沟,环绕成长方形,长600米,宽200米,内部有成排的半地穴式房址,能够修建如此宽的壕沟来保护居所,说明当时已经有了社会组织,才能有效地组织人员作业,而且壕沟与居址的组合,已经有了城池的雏形,可见当时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比较高的形态,有了成为一个聚落中心的条件。

  5

  1号保护展示馆是史前灾难遗址的现场,整个展厅共展示了4座房址,三处为半地穴式建筑,一处为窑洞式建筑。

  4号房址是一座半地穴式建筑,地面和墙面有白灰抹平的痕迹,可见当年建造是比较讲究的。整个房址的面积目测不超过10平方米。这个房址是整个遗址内发现遗骸最多的房址,共有14具遗骸,经测定,其中10具遗骸的年龄小于18岁,最小的仅2岁。遗址还保持着灾难发生时的状态,成年女性将孩子保护在自己身下,年龄大的孩子将几个年龄小的孩子护在身下,老年人回身想保护身侧的孩童,可见他们平时的生活一定非常融洽、其乐融融,在灾难来临时,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奋不顾身。这么小的面积是不可能供14个人居住的,加上遗骸以未成年人居多、建筑讲究,说明这里极有可能是一处公共活动场所,在部落里的成年人都外出劳作时,未成年人聚集到这里集中照料。

  更令人动容的是3号房址中的两具遗骸,是一位成年女性紧紧抱着一个儿童,女性仰面朝天,似是在向天呐喊,又像是在质问上苍为什么会突降灾难。看到他们的姿势,一般人都会认为他们是母子,但DNA鉴定结果表明,他们并不是母子。在灾难来临时,一个成年人没有选择独自逃生,而是去保护一个和自己没有关系的儿童,这种忘我的舍身精神不禁令人唏嘘不止。

  7号房址据考证是一座窑洞式建筑。这座窑洞式建筑不仅经历了那场灾难,在后期还经历了二次扰动,房屋内能够明显看到一条裂缝,其中一具遗骸的一支胳膊断为了两截,手掌与小臂在二次扰动时,被生生扯断至裂缝的另一边,还有一具遗骸的腿骨也发生了断裂,可见,二次扰动时的能量也不小。房址内除了人类遗骸外,还有一处窖穴,窖穴一般是用来存放器物或者粮食的,我们看到的时候,窖穴已经空了,不知道发掘时里面是否还保存有遗物,可惜的是讲解员也不清楚具体情况。

  10号房址可能是部落的医院或者产房。里面共有两具遗骸,一具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孕妇,腹腔还有一个胎儿,另一具遗骸是一位中年妇女,这位中年妇女不知道是部落里专门辅助生产的产婆,还是孕妇的长辈。在灾难发生时,孕妇可能正在待产,中年妇女本能的想往外逃,但因为灾难来的太突然了,根本没有逃命的时间,就和孕妇一起被掩埋了。与其它几处房址不同的是,这个房址内有一个高台,孕妇就在这个台子上,这个高台可能就是产床,是对产妇的特殊优待。

  资料上介绍说这场灾难的可能情景是,一场强烈的地震在距此约25公里的积石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堰塞湖,堰塞湖溃决引发洪水,瞬间摧毁了聚落。

  从现场的情况来看,这场灾难是突如其来的,人们几乎没有逃生的机会,瞬间就丧失了生命。从博物馆内恢复的半地穴式房屋的图片来看,这种建筑的地面部分并不高,仅1米多,建筑材料主要是木材和草,这种建筑在地震时是不可能导致房屋内的所有人瞬间丧生的。我们参观完喇家村遗址三天后,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据新闻报道,只有十余名群众受伤,并无人员遇难,可见在人员没有十分密集、建筑没有十分高大的地区,地震并不会直接造成太大的人员伤亡。地震后形成堰塞湖然后溃决,是要有一定时间的,溃决的洪水从25公里外到此也需要一定时间,洪水在黄河谷地这种比较平坦的地方奔流也需要时间,人们不会没有察觉,或者察觉后在房间内坐以待毙。距房址约50米处有一条河,名为吕家沟河,现场看河道不宽,仅10米左右,水流特别小,可以称作是涓涓细流,这种河流如果发生能够淹没位于河岸台地上的房屋的洪水,是需要大量降水的,因为人们不可能选择居住在一个随时会被淹没的地方,但如果连续暴雨,人们是不可能没有警觉的;同样的原因,距此1公里外的黄河水要泛滥至此,也不会瞬间发生。

  因此,笔者认为展厅内关于地震后喷砂(喷砂是指地震震动诱发地下含水砂土层液化并向上喷发的现象。中等强度以上地震震动就会引起地下砂体液化并似火山那样喷发到地表,形成直径或长度几厘米到数米的砂堆积物,以及相关的裂隙、砂盖、砂柱和喷砂口等)摧毁了这个聚落的解释可能更接近真相。当时的情况可能是先发生了地震,地震的强度也许并不是特别大,但是随之而来的喷砂从地下瞬间喷涌而出,以致于人们根本来不及逃生,就被砂体掩埋,之后下起了暴雨(关于地震引发降雨,有一个原理称之为“汤姆逊效应”,本次青海互助访酒期间,我们遭遇了玛多地震,震后就下起了大雨,我们前往贵南草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寻访青稞种植基地时,一路就伴随着大雨,在草原上还遭遇了狂风、大雨、浓雾等极端天气),或者是河水泛滥,或者是堰塞湖溃决,将这里再次掩埋。

  6

  从喇家村遗址可以看出来,河湟谷地从远古时期就适合人类居住,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在古代,这里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反复争夺的地方,汉代中原政府就组织人力在这里屯田,这里是多民族交汇的地方,这一点从地名就可以反映出来,民和县是回族自治县,不远处的积石山后就是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环境适合生活,才会吸引众多民族定居。

  7

  黄河滋养着沿岸的土地,喇家村遗址的先民们选择临黄河而居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水源丰沛,便于发展农业。参观完喇家村遗址后,我们一直在思索那场史前灾难发生的原因,真的有可能是黄河水泛滥至此导致的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到了遗址附近的黄河岸边。从直线距离来看,黄河距遗址大约1公里,但是遗址位于黄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地势远高于河谷,所以,河水想要泛滥、淹没遗址并不容易。

  由于未到汛期,水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河水已经微微泛黄,滔滔的流水声已经有了“母亲河”的气势,河两岸能够看到宽阔的谷地,远处积石山顶上还覆盖着皑皑白雪。望着滔滔河水,遥想着喇家村遗址的先民们瞬间就遭受了灭顶之灾,此情此景,真的让人感觉到了生命无常,面对这种无常,只有酒能够抒发心中的感情,幸好我们随身带着酒。倒出来的青稞酒,香气很快随风而散,几乎淡不可闻,就像远处的雪山那样有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入口干净,像河风一样清爽,那一刻,我深刻地理解了“酒是地理的产物”,一方水土酿一方酒。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