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春节档“硬通货”的胜利
- 来源:综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春节,喜剧,竞争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3-06 10:45
作为春节档的刚需,喜剧片《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以下简称《杀手》)走出了漂亮的黑马逆袭曲线。因同档期内没有其他纯喜剧竞争,加之过关的质量,该小成本作品在春节7天拿下近14亿元的好成绩,截至2月21日累计票房超过23亿元。
《杀手》翻拍自日本喜剧《魔幻时刻》,讲述热爱表演的龙套演员魏成功阴差阳错受到明星米兰的邀请,成为一部“电影”的男主角。当他使出全身解数演绎这个名叫“卡尔”的超级杀手时,殊不知自己早已陷入一场生死危局。
《杀手》是一部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的作品。优点首先是“翻拍”的成功落地与演员的准确表演。原作《魔幻时刻》是典型的日式喜剧,呈现出冷幽默的整体气质,主人公由外形冷酷的演员佐藤浩市饰演,营造的是一种反差与错位的喜感。《杀手》男一号是喜剧演员魏翔,他身上天然的喜感强调的是与角色的一致性,再辅以他夸张的演绎,一个自以为是却总“帅不过三秒”的人物得以确立。这种“改造”的准确性也体现在陈明昊饰演的黑帮老大、黄才伦饰演的导演米勒及周大勇饰演的二当家身上,众多角色共同烘托的喜剧氛围更符合国内观众对于喜剧片的预期。
在喜剧桥段本土化方面,《杀手》也下了很多功夫。例如,魏成功与黑帮大佬的首次见面、与意大利黑帮交易等主要场景,除了嫁接经典桥段,还增加了致命“指弹”、杀手的刺猬等层出不穷的新笑料,大都自然且恰当。影片还大量致敬经典片,如《喜剧之王》《教父》《墨西哥往事》《雨中曲》《赌神》等,制造了喜剧情景,加强了喜剧冲突。此外,《杀手》的服化道、灯光、调色等都尽量向20世纪中期好莱坞的复古浮夸风靠拢,并借用舞台剧的艺术语言,营造了影片的架空感和荒诞感。
讲故事之余,《杀手》也尝试塑造人物,例如,用魏成功痴迷于表演、给米兰送爱心面等设计,作为角色的“救猫咪”(指让角色做一些能讨好观众的事情)。其中,对《雨中曲》经典片段的复刻无疑是高光时刻。当魏成功沉浸于喜悦并惬意舞蹈,演员的表演松弛而真诚,让观众相信魏翔就是魏成功,魏成功就是魏翔,都是天真的追梦人。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翻拍与致敬为《杀手》带来“便利”,也为其投下挥之不去的影子。《魔幻时刻》中原本有许多形象丰满的配角与支线,为影片带来丰富的维度;而《杀手》为了凸显故事主线,化繁就简,砍去了这些看似多余的“枝桠”,却因此少了人生的况味与电影的余味,这是该片最令人遗憾之处。
如果说《魔幻时刻》是用自然界夕阳西下时的“magic hour”映射了生命历程的起落,以及人生的旷达;那么《杀手》则更像是只承担“博君一笑”功能的单面镜,显得单薄且悬浮。
与此同时,影片主题的游移也让观众的共情点失焦——最终让魏成功重新振作的,究竟是对米兰的爱,还是对电影的梦想?可惜这两个主题,影片都未从头贯彻到底,没讲透,也不入味。
诚然,正如观众肯定《杀手》时所说的,“喜剧的基础是好笑”;然而,当我们对一部“好喜剧”的期待降低如斯,忘记了“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样的高级使命,就不知是观众的悲哀,还是喜剧人的悲哀了。
也许正因如此,我们更有理由怀念《城市之光》《喜剧之王》《甲方乙方》《夏洛特烦恼》等那些曾经在记忆中留下烙印的喜剧电影。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好喜剧”,能让我们在哈哈大笑之余,还能获得力量,去面对悲喜交集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