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过自己的暑期

  • 来源:教育与学习
  • 关键字:暑期,孩子,农村
  • 发布时间:2022-03-11 11:51

  编者按:由于文化基础设施欠缺及青壮年纷纷离乡打工,农村文化生活甚至比几十年前更为贫瘠。那么,在漫长的暑假里,如何让农村孩子过上更丰富、更绿色的暑期文化生活呢?

  开辟农村孩子的绿色荧屏空间

  不得不选择的暑期活动

  电视作为覆盖范围最广、最有影响力的大众媒介,是除家庭、学校、同龄人之外影响孩子成长的第四大要素。看电视,多年来已经成为孩子们最主要的暑期活动。

  特别是农村孩子,由于供他们娱乐、游玩和学习的设施较少,家庭经济条件普遍比较有限,暑期活动单调。加之近些年,农村务农人口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在田间劳作的多是青壮年农民,如今他们身为孩子们的父母,大多数都为挣更多的钱进城打工去了,留下的主要是老弱妇残幼。多数家庭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家人舍不得让孩子参加热火朝天的“夏收夏种”工作。

  所以,到了暑期,留守在家的孩子,一般由祖辈监护,每天做点暑假作业,就出去找同伴聚在一起或一个人在家,不管白天黑夜看电视。去父母打工处度假的孩子也是一样,因为父母打工都很辛苦,早出晚归,往往就让孩子宅在家里看电视。孩子无聊,大人无奈。本来自由快乐的暑期,却成了家长和教师的一块心病。

  面对成人影视的无奈

  最让人担心的,还是孩子们都看了些什么样的电视。据调查,农村孩子可看的电视节目不仅单调,而且多数成人化。一般地,地方电视台除了转播一些少儿节目外,主要都是些成人影视,包括爱情片、娱乐搞笑片、武侠片、警匪片等,这些片子里面甚至含有一些色情、暴力、恐怖元素。并且,在播放间隙,不断有医药、补习班招生等不良广告插播进来。而目前的儿童电视片,播放时间短,品种也少,并且就内容来讲,有的台词油滑、低俗、暴戾,江湖气味太浓,有的渗透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私自利、玩世不恭等低俗思想,还有的把成年人的谈情说爱也搬进来。这些现象令人担忧。 然而,面对这些,孩子们别无选择。因为,播放什么的权力掌握在地方电视台手里。由于少儿节目观众少,少儿又没有购买决定权,所以不能吸引广告商多投广告。对经营性较强、看重收益的地方电视台来说,减少少儿节目的播放时间就成了他们必然的选择。

  相关调查显示,2012年暑期孩子们看得最多的电视剧是《轩辕剑》、《爱情公寓3》、《天涯明月刀》、《剩女的代价》、《北京青年》、《爱情是从告白开始的》、《爱的蜜方》、《爱情闯进门》等,爱情题材占了大多数。

  由于孩子的模仿性强,分辨能力差,这些电视剧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必然产生很大负面影响,如学生早恋的较多发生、犯罪低龄化,以及古装剧对他们历史认知的误导等。根据北京师范大学连续几年进行的“影视文化对北京地区未成年人的影响”的调查可知,未成年人对“保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认同较低,而电视文化中的暴力倾向对未成年人会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有一些边际人群甚至表示“很想模仿”电视场景中的暴力场面。

  期待开辟绿色荧屏空间

  好的电视节目能使孩子们学到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特别在父母、教师都无法监管的暑期,让孩子看电视总比放任他们参加一些危险活动好。

  所以,要充分认识影视教育的作用,共同为孩子们开辟一片绿色荧屏空间。除了文化、广电、教育部门要加大净化、督查荧屏的力度外,各电视台特别是地方电视台要充分挖掘和整合影视教育资源,并与学校学科教学相结合,开辟适应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暑期学生影视频道”,多播放经典影视作品,并请专家解读、讲评。学校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影视频道,尽可能普及影视欣赏知识,布置相应作业。

  同时,更为关键的是,影视工作者应以更强的责任心创作出更多适合孩子们看的影视作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