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苗绣着实“火”了一把。无论2021年岁末在贵阳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还是2022年初在大理举行的《苗绣》展,苗绣服饰走秀、大块苗绣渲染的背包、嵌入古朴绣片的墨镜、苗绣茶席、苗绣丝巾等T台表演和生活用品,都吸引了众多观众的青睐。从业者们用自己的创意和手艺,展示了这个非遗品牌的古朴与时尚、传统与现代。千年苗绣,已成为多彩贵州的一张闪亮名片。
用一针一线连接古今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根据历史文献和口口相传,苗族先民最早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以蚩尤为始祖,“三苗”时期迁徙至江汉平原,后来因战争等原因又逐步向西南迁徙。
《苗族古歌》记载,苗族古代曾有文字,但苗族先民们为躲避战争,不把民族迁徙的秘密暴露给敌人,不得不将文字焚烧、抹去,当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去世以后,文字也随之丢失。
于是,苗族人民以针线为笔墨,将族人的创世神话、迁徙历史和细腻情感镌刻在服饰之上,使刺绣图纹具有了承载文化记忆的功能。宋朝文献资料中,已经有了对唐代苗绣的准确描述。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绣娘,用一针一线演绎着苗族坚强的不朽传奇。
颠沛流离中,苗绣始终作为一个民族纽带以及一个族群识别的符号,用气象万千的纹样,彰显着深沉神秘的文化意蕴,激励着苗族人民坚韧不拔的生存意志。
因此,苗绣虽然不如京绣富丽堂皇、蜀绣精致细腻、苏绣清雅脱俗,但构图美观、造型独特、技法繁复,一针一线都蕴含着故事,被誉为穿在身上的“无字史诗”。
让特色产业走出深山
绵绵群山中,苗族人始终以包容的心态、美丽的形式传承着自己的历史。为了使苗绣走出深山,有不少文博、服饰工作者,对它的传承与推广做出了卓越贡献,北京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台湾长河艺术博物馆创办人黄英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21年,贵州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组织20余个部门、地方和企业负责人成立苗绣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于加快推动贵州苗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提出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初步实现苗绣的产业化、时尚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目标。
然而,将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成特色产业,需要多角度的协同发力。为此,贵州省通过举办“苗绣+”文化设计比赛,提升苗绣设计水平和创造能力;通过基础纹样数据库建设,计划提取产业应用纹样5000个以上,实现苗绣纹样数字化保护;通过实施“万名绣娘进高校、万名学子进苗寨”人才专项培育计划,计划每年培训绣娘一万人次,帮助其提升艺术修养、技能技巧。
用时尚元素点亮品牌
实际上,苗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一,曾多次登上国际舞台:2003年,在巴黎卢浮宫举行的法国中国文化年开幕式节目“多彩中华——中国民族服饰展演”中,苗绣展示深深吸引了坐在台下的著名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2018年,贵州织金苗绣登上伦敦时装周的T台,随之赴英的织金苗绣产品也很快被抢购一空。
一次次惊艳亮相,促使苗绣图案成为时尚服装设计师青睐的元素,频繁运用到服饰、鞋包和各类文化创意产品当中。
例如,全国人大代表、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石丽平通过将梵净山特有的第四纪冰川孑遗树种“鸽子花”与苗族文化、时尚元素相融合,创作的“鸽子花旋极图”绣品经国家民族博物馆推荐,2013年被联合国选为礼品;“金丝猴”“百苗图”系列产品也远销67个国家和地区。
在抖音拥有近200万粉丝的古阿新服饰,是近年来成长较快的一家国潮品牌。创始人杨春林出生于贵州凯里山村中的一个苗族家庭,外婆是方圆百里著名的绣娘,受家庭影响,他将苗绣技法和图案融入服饰产品,每开一家新店都会邀请苗族“非遗”绣娘入驻。作为“苗绣推广大使”,他还把太空概念服饰带到了第五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
绣出时尚新“国潮”
据杨春林介绍,古阿新服饰每个季度都会推出新款苗绣服饰产品,迄今已经推出四五十款。2021年,古阿新推出的“百苗西服”、“青花卫衣”、“锦上添花”、“《神话》衬衣”等苗绣服饰产品,均取得不俗的销售业绩。由于曾在西安读书,杨春林将古阿新服饰总部设在了西安,研发、生产和销售也以西安为中心,但手工绣花由贵州凯里的绣娘团队来完成。杨春林告诉《中国品牌》杂志:“每年都会把绣娘团队请到西安来进行培训,并带领她们参加了米兰时装周、莫斯科时装周、乌拉巴托“丝绸之路国际时装周”等国际性的时装设计文化交流活动。”
“李玉刚、张艺兴、小沈阳、萨顶顶等艺人都曾在录制节目的时候穿过古阿新的服饰,并且是他们自己购买的。”杨春林对《中国品牌》杂志强调,2021年,北京卫视跨年晚会、CCTV电视专题片《同心共筑中国梦》、华夏国际时装周走秀、第70届世界小姐中国区总决赛都曾借用或者展示过古阿新苗绣服饰。
“第一,会从北京时装周、上海时装周入手去推广苗绣;第二,着手帮助贵州苗绣协会苗绣单位借助自媒体一起推广苗族刺绣;第三,成立新的童装子品牌,让苗绣在童装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谈到2022年发展规划,杨春林告诉《中国品牌》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