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游资源哪些被“卡了脖子”?

  • 来源:新财富
  • 关键字:中国,上游,资源
  • 发布时间:2022-05-20 14:08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俄乌冲突不断冲击着全球供应链,且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全球供应链短缺。其中暴露出的全球分工过细、全球化程度过深的问题引起各国重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关系愈发复杂的今天,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增强自主可控能力,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政策强调“要强化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确保粮食安全、能源矿产安全、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加强海外利益安全保护”,“加快提升生物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领域的治理能力”,凸显了中国对供应链安全的高度重视。

  中国上游供应链哪些环节对外依存度高?

  能源方面,原油与液化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对外依存度=该商品进口量/消费量)。2021年,中国能源贸易逆差额达3621亿美元,其中原油贸易逆差额为2568亿美元,是能源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从对外依存度来看,中国原油、液化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72.3%、83.7%,气态天然气与煤炭的对外依存度相对较低。

  农产品方面,棕榈油、天然橡胶、大豆、大麦、奶粉、木浆对外依存度高。农产品大类是中国贸易逆差第二大来源,其中大豆、原木、木材、木浆、冻牛肉贸易逆差额最大。从对外依存度来看,中国棕榈油、天然橡胶、大豆、大麦、奶粉、木浆的对外依存度分别为100%、86.4%、81%、78.4%、68%、63.2%,在农产品中对外依存度较高。

  此外,中国原木、葡萄酒、牛肉、羊肉、油菜籽的对外依存度分别为40.4%、38%、23.9%、23.8%、22%,也相对较高。

  金属材料方面,多数矿砂对外依存度高,锰、铜、铬、锌、镍、铁、铝尤为明显。中国金属材料的对外依赖主要体现在上游矿砂领域,其中,铁矿石、铜矿、铬矿、镍矿、铂对外依存度均超90%,铝土矿、锌精矿的对外依赖度近60%,中游的冶炼则较为发达,仅精炼铜、电解镍、硫酸镍对外依赖度较高。

  化学及其他材料对外依存度相对较低,二甲苯、苯、双酚A、钾肥对外依存度高。中国化工材料贸易逆差也相对较大,典型的商品有环烃、初级形状的塑料、无环醇及其卤化、磺化、硝化或亚硝化衍生物。从各产业链的对外依存度来看,中国化工产业链较为完善,对外依存度相对较低,仅二甲苯、苯、双酚A、钾肥存在一定的对外依赖。

  中国上游供应链对重要因素与地区进口依赖如何?

  中国上游供应链对五眼联盟(五个英语国家组成的情报共享联盟,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金砖国家进口依赖度相对较高,其中,对五眼联盟的进口依赖集中于农产品,金属材料次之;对金砖国家的进口依赖主要体现在金属材料,农产品次之;对日韩的进口依赖主要体现在化学材料。

  与五眼联盟的进口贸易中,农产品进口依赖严重,金属材料次之。农产品方面,中国向五眼联盟进口大豆、原木、冻牛肉等产品金额较高,其中,大豆进口额接近80亿美元。羊毛、羊肉、油菜子、奶油、大麦、坚果、棉花、原木等产品向五眼联盟进口的集中度较高,其中,向五眼联盟进口羊肉占中国羊肉总进口的近98%。金属材料方面,中国向五眼联盟进口铁矿石金额超过600亿美元,远超其他商品,且进口集中度超过60%。此外,铝矿砂对五眼联盟的进口集中度较高。

  与欧盟的进口贸易中,中国上游产品对欧盟进口依赖度较低。其中,冻猪肉、肉类食用杂碎、奶粉进口对欧盟的集中度相对较高。但是,中国猪肉主要依靠自给,对外依存度较低,供应链较为稳定。由于进口奶粉占中国奶粉消费比例较高,因此,中国奶粉对欧盟的进口依赖度较大。

  与日韩的进口贸易中,化学材料进口依赖度高,半导体材料较为明显。化学材料领域,环烃、无环烃乙烯、丙烯、苯乙烯、无机酸盐、半导体硅片等基础化工产品均需从日韩大量进口。其中无机酸盐向日韩进口集中度超过90%,主要产品是锂镍钴铝氧化物,用于三元动力电池。此外,中国半导体硅片对日韩依赖度较高,占总进口的近50%。

  与金砖国家的进口贸易中,金属材料进口依赖度最高,农产品次之。中国对金砖国家铬矿、铂、镍、锰矿、铁合金、铁矿石的进口集中度较高,其中,中国铬矿从金砖国家的进口比例达到76.7%,铂的进口比例达到66.5%,未锻轧镍及锰矿砂的进口比例近50%。铁矿石则是进口集中度与进口金额双高。农产品方面,中国大豆极度依赖向金砖国家进口,进口额达到233亿美元,集中度超过65%,此外,中国向金砖国家木材进口占比达38.5%,冻鱼进口占比达40%。

  短期与长期维度,中国如何提高上游供应链安全

  中国上游产品对外依存度高的核心原因是国内能源、金属矿产、耕地面积等资源匮乏,而近些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中国对上游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为了构建稳定的上游供应链,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加快技术研发,通过国产替代增强本土供应链的韧性与自我循环能力。另一方面,在短期相关替代方案没有成熟的背景下,通过加大海外投资、多元化进口来源国,也有助于提高上游供应链安全。

  能源方面,加大海洋油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加快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步伐。中国原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5%,天然气占世界总储量的4.5%,资源严重不足。

  随着新疆油田、大庆油田等老牌油田的枯竭,近10年中国原油产量略有下滑。短期来看,清洁能源难以完全替代传统能源。中国海洋石油资源量约为246亿吨,占世界总海洋石油资源量的16.4%,页岩气可采储量超过30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加快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突破,降低开采成本,将有效降低中国能源进口依赖。长期看,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可再生能源带来空前发展机遇,中国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未来有望快速增长。随着现有能源系统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程度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长期来看有望实现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稳步替代。

  农产品方面,短期内提高大豆、大麦、天然橡胶、奶粉、木浆等产品的国内产能,长期内加大农业种植机械化程度,加强生物育种、畜禽育种、农机装备工程化技术攻关。以大豆为例,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的核心原因在于大豆单位面积产量低,是一种土地资源密集型农作物。而中国耕地面积不足,因此,以小麦、玉米等主粮种植为主。随着消费升级,近20年来人们对油脂与肉类需求提高,国内大豆消费量快速上升,对外依存度也从2002年的32%上升至2020年的81%。类似的情况还有大麦、天然橡胶、木浆等,一方面供给端面临着国内耕地面积较少、种植经济性低、进口价格倒挂的情况,另一方面需求端呈现加速上升趋势。

  过高的对外依存度凸显出相关供应链安全问题的急迫性。提高相关产品的国内产能是短期内提升供应链安全的主要方法,2019年中国提出大豆振兴计划,2021年提出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均是出于这一思路。长期看,加强生物育种、畜禽育种、农机装备工程化技术等技术攻关,提高农作物、畜禽业的单位效率,有效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是更有效的提升供应链安全的思路。

  矿产方面,短期内大力推进金属资源回收与再生,长期内鼓励国内企业进行海外矿产投资,大力开发新材料替代传统金属材料。中国金属矿产资源严重不足,铬矿、铂矿储量占全球总储量均不足1%,铜矿、锰矿、铝土矿、镍矿储量占全球均不足4%,且国内金属矿产多以贫矿为主,开发难度高、成本大,原料保障严重依赖国外进口。此外,由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早先在全球进行了大量海外矿山的收购或股权投资,中国企业话语权较低。

  短期看,金属资源回收与再生可一定程度上降低金属矿产对外依赖度。以铅为例,铅的循环、再生性较强,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精炼铅产量已全部来自再生铅,但中国再生铅产量占比仅为43.9%,造成中国铅精矿进口依赖度较大。有色金属铜、铝、铅、锌等均具有良好的循环再生性能,建议中国大力发展再生资源循环利用。

  长期看,实施全球矿产资源战略,鼓励国内企业进行海外矿山投资,加大新材料开发,有利于提高金属材料供应链安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有近200种,价值约250万亿美元,占全球矿产品种的60%左右,如印尼、菲律宾的镍,泰国、老挝的钾盐等,均是中国发展急需矿产。近年来,中国正通过一带一路进行矿业合作,确保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同时,国内企业也可以通过资本运作,掌控其他国家矿业公司,进而控制资源以及相关权益。此外,加大新材料的开发,例如在某些应用领域用工程塑料替代金属等,能够实现对进口矿产的有效替代。

  化学材料方面,加快国内部分产品产能投放,加大技术攻关。中国化工产业结构主要集中在低端层次,高端化工的新材料、装备及尖端技术方面严重依赖国外。

  传统材料方面,以二甲苯(PX)为例,中国PX进口依赖度高达50%。由于PX存在一定的低毒性,过去10多年多地曾发生群体性事件,影响PX项目的建设进程,一些地方政府出现“停产、停建、迁建、缓建”的被动应对模式,造成该类项目延滞。最近几年,随着国家相关制度的完善,PX的产能有望在未来2-3年内陆续投放,中国PX对外依赖度有望降低。

  另一方面,中国在较多的精细化工材料上仍处于被“卡脖子”状态,例如在光刻胶、电子气体等多种半导体材料上仍依赖进口。据工信部统计,130多种关键基础化工材料中,中国32%的品种仍为空白、52%的品种仍依赖进口。因此,加大关键基础化工材料的技术攻关,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各化工园区的融通创新,是降低中国化学材料进口依赖的主要路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