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寻的“订货会”以及停留在产地的春装

  •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 关键字:产地,春装,“订货会”
  • 发布时间:2022-06-15 18:36

  “鲜见”的订单

  疫情之下,大家还会关注服饰、关心美吗?这不仅是你我的疑问,也是很多企业主的疑问。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大家节衣缩食,很多服装品牌下单采购时也是一再斟酌。

  江苏华艺集团是中外合资的集艺术染整、现代扎染和制衣工贸研一体化的集团企业,是国家艺术染整与现代扎染产品开发基地、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华艺不仅有自己的服装品牌“弄影”,多年来更是一直在服务包括例外、素然、之禾、江南布衣、雅莹、太平鸟等知名女装品牌。谈及今年的市场情况,该集团艺术总监顾鸣表示,出于对后续市场的担忧,服装品牌在下单时表现得非常谨慎。

  不仅大品牌们翘首观望,对于一些批发市场的档口来说更是受到不小打击。“这次疫情导致我们的春夏款严重滞销,对于批发行业来说打的就是时间战,这次疫情把我们的黄金时期给吞噬了,导致我们春夏款无法如期销售。与去年的同期相比,整体营收至少下降了50%。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夏季产品生产的滞后,工厂无法按期完工,这次疫情春夏两季影响最为严重。”一位批发市场的商户说道。

  近日,中国纺联产业经济研究院发布了一季度纺织行业运行情况,根据该部门调研的结果显示,有25.8%的样本企业订货(需求)量较上期有所增加,而上期这一比例为52.6%;本期表示订货(需求)量减少的企业比重为50.2%,比上期比重增加31.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市场订单大幅减少。

  当然,这其中一方面是因为海外疫情的冲击,另一方面是产业的转移。其实,订单减少和取消的冲击,对于纺织服装企业来说并不罕见。不过,宁波市服装协会秘书长毛屹华却坦言,今年内销品牌的日子甚至会比外贸企业更难,“对于国内品牌来说,他们的运营成本非常高,全国店面的租金、人力成本,这些都可能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等秋季的“春装”

  宁波服装行业品牌林立,国产品牌数量已经超过300多个,疫情之下,这些品牌企业的产品却也愁卖了。“由于人员无法流动,大部分企业都取消了今年春季的线下订货会,也有一些像太平鸟、唐狮等品牌一样开展了线上订货会,但效果并不好。由于物流的不畅,今年夏季的产品在终端市场的呈现肯定会延后,而且已经有一些企业已经决定将春季产品放到秋季销售,对秋季产品研发的投入会大幅减少。”毛屹华接受《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她预计宁波服装品牌今年春装产销率将不到四成,春装销售季短,库存积压严重,四月以后将大幅减价,企业亏损压力凸现。

  对于宁波服装行业来说,其外贸企业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据悉,宁波一家在意大利设有设计和销售的服装企业,在意大利的市场占有率能够位居前15名,但由于新一季样品很难寄给国外客户,导致这一季产品的销售基本凉凉,数年深耕的国外市场正面临同类品牌的挤压。

  记者在宁波服装协会产业研究院的一份材料中看到,宁波3月底以来受到周边地区疫情防控的影响,纺织服装产业遭遇物流受阻、国际订单外流、原料持续高位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

  4月,宁波品牌企业销售普遍下滑。实体渠道客流呈断崖式下降,以博洋集团为例,该企业2000多家线下门店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商场、购物中心和步行街,这些商铺在4月大都处于停摆或半停摆状态,营业收入惨淡,一些品牌4月销售只有去年同期销售的三分之一。不仅如此,线上销售也受到冲击,从3月中下旬开始到4月,博洋集团旗下唐狮、果壳、德玛纳等品牌线上业务同比流量和销售下滑约52%。

  困难重重的线上订货会

  上海在今年经历了疫情出现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但作为时尚之都的上海,却是众多服装品牌的大本营,不仅如此,这里还聚集了一群年轻的本土独立设计师们。

  对这些设计师而言,每年的3、4月本该是异常忙碌的时候,不仅事关春夏服装的上新、宣传、销售,还是一个重要节点:上海时装周。

  2015年,TUBE Showroom启动于上海,创始人Zemira表示,今年的挑战超乎想象。疫情刚有苗头时,Zemira就开始计划应急机制,做了五六个方案,但最后只能将订货会搬到线上。“大家没法亲眼看到服饰,触摸面料的质地。封控之下,物流停滞,许多设计师的服饰素材有缺失,有些设计师没有衣服在身边,即便有衣服也无法发货。这都是线上订货所面临的挑战。”

  疫情当前,各服装品牌的实体店人流量陡降。疫情给服装业带来的挑战,其实不仅是难寻的“订货会”,更是对产业链的冲击和终端市场消费意愿的下降。在下一阶段,服装企业仍可能会面临供应链受阻、集中复工后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叠加因素的影响。

  如今,服装品牌纷纷通过拓展销售渠道、跨界生产等一系列方式进行“自救”或“突围”。线上销售几乎成为服装品牌的标配,而实体店的租金、人员等管理费依旧存在,这就要求线下门店的运营及新店开设更为科学合理,也会更为谨慎;销售模式也将更快的向新零售转型。

  从疫情过后的消费趋势看,消费者更趋向于将有限的消费基金,在不降低自己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情况下,追求极致的产品性价比。因此,作为一个企业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地应对市场、消费者的变化,这才是获得成功的法宝。同时,也呼吁各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尽快落实减免扶持政策,推动减税降费、金融信贷、稳岗扩岗等政策措施加快落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