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富二代”的财富和压力

  • 来源:今日中国
  • 关键字:北京,财富,压力
  • 发布时间:2022-07-29 15:04

  2022年6月12日是北京人艺成立70周年的大日子,虽然受疫情影响,许多演出取消了,一系列的经典直播成为国内重要的文化事件,虽然略有遗憾但整个庆祝活动依然热热闹闹。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疫情渐渐平息,剧场恢复演出,6月12日当天在线下演出和直播的依然是北京人艺的看家戏《茶馆》,当天的直播更有5000万人次进入直播间。北京人艺诞生70年来,排演了300多部作品,《茶馆》则是其中最具特色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不仅记录着北京人艺艺术创作的高度,记录着中国戏剧的创作高度,也记录了一代代中国戏剧观众的审美高度。在北京人艺已经成立70周年的今天,《茶馆》依然备受欢迎,这是令人欣喜的,它代表着前辈的精心创作历久弥新,也代表着新一代人艺人对传统的成功继承。

  在北京人艺70周年庆典开幕的前几天,“七一”奖章获得者,老艺术家蓝天野因病去世,和他同时代的老艺术家们大都故去,目前,郑榕、吕齐等人也都因为年龄太大没能来到现场参与。可以说,曹禺、老舍、于是之、朱琳、蓝天野、郑榕、黄宗洛、吕齐、林连昆、朱旭等老艺术家是北京人艺今日辉煌的奠基者、缔造者。当这一代人从人艺的舞台上退下,又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后,新一代人艺艺术家如何接续辉煌,一直是大众关心的问题。

  正因如此,当2005年《茶馆》的接力棒传递给梁冠华、杨立新、冯远征、濮存昕等中生代艺术家时,受到许多来自观众的争议,让他们倍感压力山大。转眼,近20年过去了,他们已经成为舞台上的新经典,而新一代的传承又在陆续启动,剧组里年轻的面孔越来越多。可以说,《茶馆》既是一个代代相传的宝贝,又是一座学校。演员们在这个剧组里逐渐成长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同时在一代代艺术家的交接棒中,北京人艺在慢慢积累传承的经验,让这个中国顶尖的剧院能够走得更远。

  在北京人艺你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氛围:濮存昕、梁冠华、吴刚、何冰、冯远征、杨立新、徐帆、陈小艺、于震、王雷等在影视圈中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明星,可是一旦回到剧院他们就变身成北京人艺的一个普通演员,会去食堂打饭,会按时到排练厅,会认真对待自己的角色。他们会为自己是北京人艺的一员而感到骄傲。这就是一个有底蕴有历史的剧院所能给予他们的滋养。

  依靠着这样有底蕴有历史的剧院,就像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富二代”,有着天然的优势,但这何尝又不是一份压力?70周年《茶馆》依然受欢迎固然可喜,可是这其中不正蕴藏着对后来者的发问,为什么还是《茶馆》?这一代艺术家守住了老一辈艺术家的《茶馆》,那么属于这一代人的《茶馆》又在哪里呢?艺术创作为时代而歌,在不同时代应有不同的代表性作品,新一代的《茶馆》目前显然还未出现。因此我们看到,2021年北京国际戏剧艺术中心落成,北京人艺拿出的开幕之作是全新导演的《日出》《雷雨》《原野》,是对经典的新解读。也许再创作一部《茶馆》这样伟大的作品太难了,但努力还是要有的。

  因此,70周年既是值得庆祝的大日子,为历史的荣光骄傲,更是应该多加自省的日子,更多地去想想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今天的北京人艺别让70年的历史变成束手束脚的锁链,而是把70年的历史财富当作前进的动力,以更多的更大胆的开创之举交出这一代北京人艺艺术家自己的代表作。

  写下这篇稿件时,北京人艺现任院长任鸣,因病猝然离世。可以说,任鸣是在老一辈艺术家照拂下成长起来的导演和剧院管理者,而他还没有将老一辈传递给他的信任和帮助传递给继任者就不告而别。这对北京人艺而言,不仅仅是人才上的损失,更是传承中一环的断裂,对剧院无疑是一个极大的缺失,也对继任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去弥补这种缺失,无疑是未来北京人艺掌舵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