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 按键伤人

  • 来源:百科知识
  • 关键字:网络,暴力,形式
  • 发布时间:2022-09-03 20:07

  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如影随形,只要手机开机,你就时刻处于在线状态。无论社交软件还是网络论坛,只需按下电子产品的小小按键,就能快捷地实现人际交流。然而,在感受便利的同时,人们也难免会遇到网络上的谣言和中伤。一张无形之网传递着海量信息,蕴藏着无限可能,网络上的暴力行为给本该促进交流和理解的互联网留下了浓重的阴影…… 身处在网络之中的我们,该如何理解网络暴力?如果遭遇网络暴力,又该如何应对呢?

  什么是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暴力形式,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络暴力由网民发表在网络上的言论、文字、图片、视频构成,会对他人的名誉、权益、精神造成损害。网络暴力具有诽谤性、诬蔑性、煽动性,会使被害者的名誉和权益受到损害。

  网络暴力有很多形式,如造谣诋毁、修图抹黑、恶意剪辑、私信轰炸、人肉搜索、言语谩骂、煽动对立等。最为常见的网络暴力方式是用恶毒的语言进行攻击,有时施暴者会通过人肉搜索泄露个人隐私,对被害人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当个人隐私被泄露或遭遇谣言,短时间内大量的恶性留言如洪水般涌入,否定、质疑、侮辱性的言语会将人的感受全部淹没,个人的声音显得极为微弱,安全感被完全摧毁, 被攻击者甚至会质疑生命的意义。

  网络暴力给普通人造成的心理伤害往往很难想象,在没有外部心理支持系统的情况下, 甚至会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2022 年 1 月24 日,河北石家庄法商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刘学州因抑郁症服药自杀, 经医院抢救无效在海南三亚逝世。刘学州从小被人收养,4 岁时养父母因意外去世,2021 年 12 月他寻亲成功。十几天后, 刘学州发文称, 亲生父母受不了网络言论对他们的谴责, 已将他的微信拉黑。网络谣传刘学州要求父母给他买房子, 他无从辩解与澄清, 在失望与绝望中选择了自杀。对于刘学州而言, 生父和生母没有带给他想象中的关爱, 只有希望破灭后的失望。同时, 网络谣言的发布者们站在道德制高点谴责他“ 物质化”, 诟病他的外表和某些行为, 多重压力让年轻的刘学州无法承受。一个人的否定和拒绝尚可面对, 千万人的否定与诋毁则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内在脆弱的自体崩解, 外在结束自己的生命。

  网络暴力是一种强烈的施受虐关系。受害者与施暴者处于极度不平衡的状态,施暴者人多势众,肆意攻击、碾压受害者原本的自我认知,而且往往利用匿名性躲在互联网的后面。网络暴力之所以可怕,在于有时语言的伤害比刀子的伤害更深、更难愈合,当语言的利刃插入人心,受害者无从遁逃。

  谁更容易施暴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限制, 更具适应性和服从性, 会把自己不好的一面隐藏起来或压抑下去, 这些被隐藏和压抑的“ 另一面” 就是我们的阴影。然而, 现实生活中所遵守的规范在网络匿名环境下失去了约束力, 网民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直接责任,人性中的阴影更容易显现。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为网络暴力的形成提供了传播的温床。恨的情绪往往比爱的情绪更容易进入传播链条,让人对负面信息和负面情绪产生黏性。

  当人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或无法消除自身的不安与冲突时, 就容易将不满情绪发泄在网络上, 将恶意强加给陌生人, 选择网络中的“替罪羊”进行攻击。例如, 在今年上海疫情期间, 一位女士请快递员帮忙给父亲送食物, 一些网友认为她打赏太少, 留言攻击、诋毁, 这位女士最终不堪网络暴力, 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面对自己的无力和脆弱是困难的, 而断章取义讨伐别人是容易的。因此, 施暴者会将自己置于道德制高点,攻击、讨伐别人, 以这样的方式获得内心的满足。

  反社会型人格、偏执型人格、自恋型人格往往对他人的同理心不强, 容易将施暴行为作为增强自身价值感的方式, 更容易成为网络暴力中的施暴者。

  如何面对网络暴力

  远离网络风暴的压力源

  遭遇网络暴力时, 往往要面对恶毒的言语攻击,甚至被人肉搜索、泄露个人隐私, 安全感会遭到极大的破坏。如果可以设置心理层面的“ 防火墙”,则能隔离恶性信息。深陷漩涡中很难自救, 只有拉开距离, 才能看清发生了什么。当受害者的“ 观察性自我” 还未被完全摧毁时, 依然明白自己正在经历什么, 应及时通过自救或向外求助, 采取自我保护性措施,远离压力源。

  利用你的支持系统,自我照料

  选择认识并信任的人倾诉,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一起应对压力,避免崩溃时刻的孤立无援。寻求帮助需要很大的勇气,但可以获得认同与支持,减轻心理负担。有经验的支持者可以提供有效帮助,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心理支持,法律工作者可以提供现实层面的自我保护方案。

  不认同攻击者,避免二次伤害

  面对网络暴力, 面对攻击者的恶性攻击, 很容易导致自我攻击。受害者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解释,为自己辩护,很容易招来施暴者更猛烈的攻击。其实,诉诸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是更好的策略。尽管网络上的言论多为匿名, 很多施暴者不容易找到, 但只要受害者将攻击性转向外部,不进行自我攻击, 就会避免二次伤害。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创伤事件本身很重要,其带来的体验更为重要。被攻击和曝光的羞耻感,无法发出声音、无法寻求正义的无助与挫败, 都是很强烈的体验。网络暴力的受害者需要去理解自己强烈的恨。

  网络暴力不仅会带来当下的创伤, 也会激活人们早年的创伤。除了寻求专业性帮助和利用支持系统之外, 也可以通过自助方式来处理负面情绪, 淡化无助、悲伤、孤独、愤怒、恐惧等情绪。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发展一些长期策略, 那么在风暴袭来时, 心理状态会更稳定。比如,坚持健身、阅读、写作, 经常与家人欢聚、与宠物互动…… 让这些快乐又平静的体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可以提高对危机的承受能力。稳定是发展的基础, 让自己感觉安全、有确定感, 当危机发生时才有足够的勇气去应对暴力, 在肆虐的风暴中活下来,度过危机。

  网络暴力离我们并不遥远, 具有普遍性, 即便你不是公众人物, 没有在公共平台发声, 也有可能遭遇网络暴力。例如, 学校的同学或单位的同事通过内部社交平台制造恶性谣言; 私人聊天中的隐私性信息被恶意转发到公共平台; 某些言论、图片被他人主观臆想与揣测, 等等, 这些都是网络暴力的种子。比如, 在他人发布的照片下评价“好丑啊”“真傻”, 属于程度较轻的网络暴力; 贬低、诽谤、人身攻击、泄露隐私等, 则属于严重的网络暴力。不过, 无论程度深浅, 当数以百计、千计、万计的网络恶性信息像雪片一样密集袭来,就会带来雪崩。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很多网络暴力事件中,无法找到明确的策划者和执行者。一个人,一句轻飘飘的嘲讽,一句恶意的揣测,一句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裁判,数量庞大的雪花累积起来就会对受害者造成致命的伤害。

  网络暴力具有很强的伤害性和随机性, 无法从根本上预防。但是, 我们可以尽力做到保持同理心,保持独立的思辨, 不滥用自由表达之权;保持理智,不知全貌时, 不加评价,不做施暴者,也不做帮凶;保持自我边界, 寻求保护与理解, 即便不幸成为受害者,也不自戕。

  【责任编辑】张小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