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个字送给会学习的你

  曾经看过一则故事,一位雕刻家用一块普通的石头雕了一只鹰,栩栩如生,振翅欲飞,观看的人无不惊叹,询问他雕刻的技巧,他说:“石头里本来就有一只鹰,我只不过是将多余的部分去掉,它就飞了起来。”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石头,之所以有的人变成了石鹰,而有的人还是一块石头,或许是因为一些人没有用正确的方法来雕琢自己,没有用勤奋的努力去升华自己,没有用珍贵的时间来打磨自己。

  古人讲,授之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则可解一生之求。学习有其规律,光靠拼时间、拼精力、蛮干是不行的,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则事半功倍,违背了科学规律则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怎么做才是较好的学习方法?我认为,不只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我把它概括为4 个字:听,记,读,勤。

  听——专心听

  上课会不会听,可以从听讲的层次上体现出来:第一个层次是不专心听讲,边听边玩,听着听着就想别的事了,甚至还有说话现象。第二个层次是专心听讲,对老师讲的话认真听,但不太动脑子,只记知识,注重老师给出的结论,对于这个结论怎么来的,不太重视。这是比较认真的学生,但并不是真正的会听讲。他们的特点是抓不住重点,抓不住思维过程。第三个层次是专心听讲而且会听,他们能抓住重点,跟着老师一起动脑,不但学知识,记结论,更重要的是学思路,学习老师的思维方式。他们比较注重老师讲课的过程,注重结论是怎么来的,研究老师为什么这么想。这样的学生听得生动、积极,智力能得到较大发展。研究表明,听课水平与智力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而我们大多数同学的听课水平还处于第二个阶段,如果大家仅仅满足于这个阶段,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会听讲,单单只学到了知识,智力并没有得到较大的发展,思路并不开阔,当知识学习越来越深入的时候,就无法驾驭了。

  上课专心听讲,是保证听课效果的先决条件,上课不专心致志,学好功课就是一句空话。学习好的同学有一个共同的窍门,那就是上课时全神贯注。除此之外,要提高听讲效率,前提是必须做好课前准备,有些同学上课铃响了,还在打打闹闹,争论问题面红耳赤,心不在焉,这必然干扰正常的课堂学习。老师一节课的开场白往往很重要,虽然寥寥数语,却是一节课的纲目,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概括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正是本节课要讲的中心,非常重要,切不可忽视。“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只有课前做好心理上、物质上的准备,才能够真正提高听讲效率。

  记——记笔记

  记笔记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可以促进思维发展,加深理解;可以使学习者抓住重点,以利记忆;也可以留下资料,以便复习。记笔记时要注意,以听为主,以记为辅,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一字不漏、不分主次地记,只是记录员,不是好学生。记笔记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记老师讲课的重点、难点,老师反复强调的地方。

  2. 记老师的板书,板书多是要点。

  3. 记老师所画的图表,它们往往是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4. 记课本里没有的内容,记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事例,它能帮助你理解课本,扩大知识面。

  5. 记老师讲课的思路和思维方法。

  6. 记听课时的体会和自己没弄懂的问题。

  读——读课本

  课本,课本,一课之本。阅读课本也是学好一门功课的根本。有些同学上课不带书,或者根本不会阅读课本,这也会影响学习效果的提高。阅读课本的方法有:

  1. 预习时要认真阅读课本,预习的过程就是阅读课本的过程,要认认真真地读。边阅读边思考,把内容提要列出来,把疑难问题标出来。

  2. 做作业前要阅读课本,这次阅读是为了复习,要搞清新知识是怎么产生的,新知识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新知识如何运用。

  3. 阶段复习要阅读课本,这次阅读侧重知识的结构,弄清这一阶段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白节与节、章与章之间关系,牢固地掌握重点、难点,使知识一以贯之。

  4. 阅读课本要抓住基本概念,要把阅读与思考、阅读与联系、阅读与记忆结合起来。

  勤——精于勤

  天才出自勤奋,勤学苦练是成才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对人类历史做出过贡献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勤奋好学、不畏艰难的人。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有的人认为自己聪明,学什么东西一看就会,没有必要苦学。其实人的聪明程度相差不大,真正成才的人不只是靠聪明,更靠勤奋。爱因斯坦说:“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可见,勤奋对成才起着多大的作用。学习本身即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有的同学认为自己脑子笨,努力也是白搭,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勤能补拙,不少科学家、发明家小时候并未看出有什么出众的才华,有的甚至考试不及格,但他们勤奋学习,终于成为有用的人才。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养成勤学的好习惯,同样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古人讲“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当你一心一意专注于某一件事情,不气馁,不放弃,把所从事的事业做到极致,那么,你就能超越自我,成就辉煌。

  (作者单位系北京育才学校)

  (编辑 汪愉翔)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