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应对措施

  •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
  • 关键字: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应对措施
  • 发布时间:2022-10-24 19:54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发电厂的稳定生产和生产效率是保障社会供电稳定的关键要素。电气设备是保障发电厂稳定发电的核心设备,电气设备通常处于高负荷运转的情况,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关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为了降低电气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增强发电厂的运行稳定性,需要加强对电气设备加强管理和维护,以保障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电厂的运行过程中涉及了大量的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的运行机制相较复杂。因此,需要结合发电厂的运行条件和相关制度等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应对措施,充分发挥电气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的职能效用,保障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然而,现阶段发电厂电气设备的相关管理制度存在不规范、技术人员对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不及时以及缺少合理的设备管理维护机制等问题。基于此,结合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管理现状,提出有关于保障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机制,在确保电气设备长期稳定安全运行的同时,保障发电厂的长期稳定安全供电[1]。

  一、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现存问题

  (一)缺少规范化的电气设备管理机制

  由于发电厂在电气设备运维工作中缺少规范化的电气设备管理机制,导致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的开展具有随意性,为维系电气设备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风险隐患。电气设备经过长期的运行,加之设备管理人员对电气设备的管理维护缺少重视程度,缺少常态化的电气设备维护机制,极大地增加了电气设备故障发生频率和设备维修时间成本。另外,由于缺少行之有效的电气设备管理机制,导致设备管理人员在设备检修工作中流于形式、疏于管理,造成设备故障的发生,使得设备管理机制形同虚设[2]。

  (二)缺少及时的电气设备维护检修

  由于发电厂的电气设备需要长期的高负荷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所以,需要对电气设备进行常态化的维护和检修,避免因电气设备故障,造成的电力系统运行停滞。然而,在电气设备维护检修工作中,技术人员缺少对电气设备故障原因的深刻剖析,存在技术人员配置不当的问题,造成维护人员的日常维护工作和电气设备维护检修工作具有较大的重叠性,造成人力成本的提高。部分技术人员由于工作重叠性较高,忽视了对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导致故障发生的前期,未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维修工作滞后,影响了电力生产的稳定运行[3]。

  (三)相关人员的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直接受到操作人员的影响,这就需要操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够科学的进行电气设备使用操作,防止因操作失误而造成的电气设备故障。电气设备不断的更新迭代,然而,操作人员和维修技术人员的新技术知识相较滞后,导致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由于部分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较弱,缺少对设备使用管理时的重视,导致电气设备缺少日常的保养和维护,造成发电厂生产成本的提高[4]。

  二、保障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规范化的电气设备操作准则

  发电厂应建立规范化的电气设备操作准则,降低电气设备故障发生的风险,提高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电气设备运行场所中,要求线路布置合理且整齐,禁止乱拉电线或乱摆放电线等问题;要求具有符合照度标准的照明设备数量和合理的照明设备布局;要求配电柜内部构件完整,外部整洁;在防爆区域设置护栏,定点安装警示标志和安全设施。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其安全意识,引导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安全规范,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频率。在电气倒闸操作过程中,指定双人进行倒闸操作,采用互相监督的方式,要求其严格遵守安全规范。采用一人监护一人操作的倒闸操作模式,操作人员采用严谨认真的态度进行操作,在操作表上进行标记并仔细核对,避免因操作遗漏,造成安全风险。由于发电厂中具有较多的电气设备,对维护保养的要求较高,这就需要设定专人对设备的每日参数和使用数据进行记录,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要求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具有资质证书,具有熟练的设备操作方法,当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采取正确的紧急措施,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降低发电厂的经济损失。

  (二)强化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管理制度

  对电气设备运行情况不同的设备采用分级维修,虽然能够有效确保检修工作的全面性,但增加了人力成本和检修费用。在实际电力生产工作中,电气设备的故障发生具有规律性,部分电气设备存在周期性故障,有些电气设备的故障发生概率较高,部分电气设备故障发生频率较低。在此基础上,对故障发生频率较高的电气设备实施设备状态检修管理,即针对不同的设备运行情况采取不同的设备检修工作,实现提前检修,检修人员的合理配置,减少维修成本。另外,可以采用电气设备监测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和传感器等技术对电气设备实施全时段运行状态监控,对异常的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警告,并及时安排检修人员进行检修。

  (三)强化电气设备计划检修管理制度

  强化电气设备计划检修管理制度,确保电气设备检修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结合发电厂的电气设备数量和人员情况进行合理的人员配备和计划制定,保障电气设备获得阶段性的维护和检修。对电气设备进行分类管理,根据电气设备运行情况设计检修周期,从而提高了机组的利用率。通过明确电气设备质量监管要求、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以及检修盲区等问题制定电气设备计划检修管理制度。在检修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设立人员进行检修工作的验收工作,严格把控电气设备检修的质量和进度,保障电气设备检修工作无遗漏。

  三、结语

  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是保障发电厂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需要对电气设备规范化操作准则、计划检修管理制度、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管理制度等制度进行强化,保障发电厂的安全稳定供电。

  参考文献:

  [1]菅学文.试析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和维护[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2,42(13):62-64.

  [2]董震,赵擎梁,许振霄.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及维护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6):134-135.

  [3]赵懿.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技术要点分析[J].电子技术,2022,51 (6):240-241.

  [4]王谦君,王珏.发电厂电气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 2021,38(8):106-107.

  作者简介:成雯艳(1989.03.18);性别:女,民族:汉族 籍贯:陕西省,学历:本科,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