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病人半永久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封管护理
- 来源:系统医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半永久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封管,护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10-25 09:52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行半永久中心静脉置管术以后,开展静脉置管封管护理的价值。采用的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某一阶段收治的所有血液透析患者中,接受半永久中心静脉置管术的30 例对象,阐述这30 例患者静脉置管后实行封管护理的措施及取得的效果。结果:30 例患者在接受相应的封管护理后,有3 例出现堵塞、感染,在经妥善处理后均恢复正常。其余27 例患者在护理期间并无感染和堵塞状况出现。结论:半永久静脉置管在应用期间,常有感染、管腔堵塞等不良现象出现,为减少和避免这类现象,减轻患者痛苦,应当做好管路维护,保证各项操作的无菌性、正确定,提高患者对日常管路维护的重视。
血液透析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必须保证血管通路畅通和稳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血液透析患者有很多高龄人群,也有很多存在血管疾病的人群,这类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更加需要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个人生存状态,与血管通路的良好性有直接关联,为此应尽可能保证并维护好患者血管通路质量,进而让血流量符合标准,减少血管通路不佳引起的各类并发症。基于此,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30 例血液透析行半永久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为其实施术后封管护理措施,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回顾性总结我院某一阶段收治的所有血液透析患者中,接受半永久中心静脉置管术的30 例对象,均为肾病终末期,患者接受透析治疗的时间均在一个月以上。30 例患者中,有男性14 例,女性16 例,年龄区间为29-73 岁,平均年龄为(56.1±7.2)岁。
1.2 方法
1.2.1 置管前护理
接受中心静脉导管术的患者均为急危重症人群,受疾病影响,患者及家属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同时中心静脉置管花费较大,为患者家庭带来一定经济负担,且置管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极大,因此,患者及家属在实施手术前会有强烈不安情绪。为此,护理人员在术前应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打消疑虑,抚平不安情绪。为其介绍置管术的基本情况和操作流程,置管目的、作用、注意事项等,以及术中和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及家属能够对置管形成正确、客观的认知。
另外辅助医师准备穿刺用品,定位穿刺点。
1.2.2 置管中护理
置管期间,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回血试验。借助注射器与导管进行连接,注意使用注射器应是无菌的,以注射器回抽血液,然后观察导管,若导管中出现回血,可证明导管位置正确,若导管中没有出现回血,则证明导管偏离血管,需要作进一步处理。其二,完成穿刺操作后,需要对穿刺部位、患者生命体征、生理盐水推注状态等做好认真观察和记录。其三,为防止出现感染,护理人员应保持患者置管部位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及时更换药物。
1.2.3 置管后护理
①封管护理:患者置管一周内,为避免管腔血栓,提高管路畅通性,需没间隔12 小时进行一次封管操作,封管采用肝素和生理盐水混合液。在操作时,具体为:护理人员要准备好所需物品,保证操作环境和物品的无菌性,佩戴无菌手套,对导管口进行消毒,拿无菌注射器在导管内抽出2-3mL 血液和肝素水丢弃。用注射器抽取20mL 生理盐水,注入动静脉两端,同时关闭开关,管端用无菌肝素帽封好,再以无菌敷料固定导管,注意要让患者处于舒适的姿势。
②感染护理:静脉置管感染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在对其进行处理时,要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最常用的处理方式是在封管时,增加抗生素溶液和20mL 生理盐水,将两者混合,随静脉输液输注,再以肝素封管,其他操作流程和常规封管方式一致。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处理导管感染,而且也能增加导管的应用效果。
③导管堵塞护理:患者若存在频繁性呕吐、咳嗽等症状,便会有更高概率形成导管血栓,在这类症状影响下,患者血液将会反流道导管中,然后造成导管堵塞。一般情况下,对于导管堵塞的具体处理:将10×104U 剂量的尿激酶与10mL 生理盐水混合,将其诸如导管,留置半小时,然后将液体抽出,进而以常规封管操作进行处理。此项操作可结合实际情况重复2-3 次,间隔时间为12 小时。
1.2.4 健康宣教
置管术后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认真嘱咐导管保持无菌状态,以及保持导管清洁的重要性,防止出现污染。患者衣物尽量选择宽松、肥大款式,更换衣物时注意对留置导管的保护,防止留置管弯折、脱出。患者日常应尽量避免剧烈活动和大幅度动作,若患者留置导管在颈部,护理人员要指导其正确睡眠姿势,防止睡眠无意识中导管有脱落的情况。若导管发生意外脱离,会有感染甚至大出血的情况,一旦出血,需要第一时间压迫局部,并立即就诊。
2.结果
30 例患者在接受相应的封管护理后,有3 例出现堵塞、感染,包括1 例堵塞,2 例导管感染,在经妥善处理后均得以恢复。其他27 例患者在护理期间、护理结束后均未有感染和堵塞状况出现。
3.小结
血液透析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疗法,尤其是对于患有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的患者来说,需要频繁进行血液透析才能维持生命,但是接受血液透析对患者身体有一定条件要求,最基本的便是血管通路的畅通。临床应用最的长期血管通路方法有两种,即为中心静脉导管、自体动静脉内瘘。对于不能实施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便需要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的方式,提供长期血管通路,随着近年来患者数量的增加,以及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实施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越来越多。
为患者行半永久中心静脉导管后,常伴随着一系列并发症,比如导管堵塞、感染等,不仅如此,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和频率随着留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以导管堵塞为例,产生原因有三种:第一,导管腔内产生了血栓,进而让导管有部分堵塞或者完全堵塞的情况;第二,导管周围出现纤维鞘;第三,导管尖端出现血栓。为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置管后并发症出现,需要做好封管护理工作,在封管方法中最常用的即为抗凝剂封管,但是具体封管标准和规范,目前还未形成统一定论。
开展有效的封管护理,对使用半永久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而言,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可以延长导管应用时间,保证导管既定功能,为患者持续创造畅通的血管通路,提高血液透析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0 例患者在接受相应的封管护理后,有3 例出现堵塞、感染,在经妥善处理后均恢复正常。其余27 例患者在护理期间并无感染和堵塞状况出现。
总而言之,半永久静脉置管在应用期间,常有感染、管腔堵塞等不良现象出现,为减少和避免这类现象,减轻患者痛苦,应当做好管路维护,保证各项操作的无菌性、正确定,提高患者对日常管路维护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肖艳平,张彬.血液透析患者临时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护理[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20,18(04):31-33.
[2]朱琳,牛红艳,薛丽娜.尿激酶联合肝素常规封管预防永久性置管栓塞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4):83-85.
[3]韩丽丽,孙静,陈雅慧,王艳辉,李玉伶,岳英丽.脉冲式封管联合正压封管在半永久置管中的效果观察[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05):589-591.
[4]韩丽丽,孙静,陈雅慧,王艳强,李玉伶,岳英丽.血液透析半永久置管规律尿激酶联合纯肝素正压封管的临床研究[J]. 河北医学,2016,22(01):158-160.
[5]贾微微,胡瑞海,李晓梅,白玲,伦立德.定期尿激酶封管对血液透析半永久中心静脉置管功能的影响观察[J]. 人民军医,2015,58(11):1319-1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