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运行与政策建议
-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经济运行,政策建议,宏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11-07 11:25
提 要: 针对目前的经济形势,我们提出以下总体政策建议:第一,鉴于今年的经济形势从短期看主要是疫情导致的,那么疫情防控就成为宏观调控的核心。我国需要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公共卫生环境;第二,适当调整经济增速目标,建议增速目标调整为4.5% 左右;第三,要注意防通胀;第四,要协调好疫情防控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一、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2022 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形势相对比较严峻,同比增长2.5%,与年度目标有较大差距。分季度看,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平稳开局,同比增长4.8%,整体维持稳定增长趋势;第二季度尽管受国内疫情冲击较大,但在稳增长政策的持续作用下仍实现了正增长,同比增长0.4%。
(一)供给端
2022 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其中第一季度同比增长6.5%,工业产出呈现持续恢复态势。分季度看,在国内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工业产出在第一季度稳中有升、持续增长,但进入第二季度后,国内多地新冠疫情出现反复,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疫情防控措施升级,对产品生产和交付带来不利扰动,工业产出增长速度受到一定压制,但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支撑工业产出增速回升。此外,2022 年产业结构继续调整,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长稳健。
(二)需求端
消费方面,2022 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下降0.7%,其中第一季度累计同比增长3.3%,第二季度累计同比下降4.6%,整体增速呈现逐步走低态势。新一轮疫情反弹叠加2021 年同期高基数致使今年上半年消费增速总体较低。从消费结构来看,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受疫情扰动的影响较小,增速较为平稳,而可选商品由于弹性较大,消费量与收入直接挂钩,汽车类大宗消费因供应链物流不畅而承压,加之油价车价上涨导致需求端不振,汽车消费不足。
投资方面,2022 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其中第一季度累计同比增长9.3%,整体增速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从投资结构来看,伴随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加大、PPI 同比降幅继续回落等支撑因素,制造业投资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稳步增长,是推动投资恢复的主要动因;在政府强调要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加快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的背景下,基建投资增速明显加快;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走弱一定程度上压低了投资增速,尽管上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继续不断释放宽松信号,但短期内也无法快速扭转房地产投资信心不足的局面。
进出口方面,按美元计价,2022 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值30791.2 亿美元,同比增长10.3%。其中, 出口17322.8 亿美元, 同比增长14.2% ;进口13468.4 亿美元,同比增长5.7% ;贸易顺差 3854.4 亿美元,显示中国进出口总值维持景气增长,2022 年度中国对外贸易平稳开局,对经济增长形成有利支撑。上半年海外需求基本面仍有保障,国内疫情是影响中国进出口的重要因素。例如第二季度在上海、北京等地暴发的疫情,对国内供应链和进出口运输产生了较大影响,进出口增速受到一定影响。之后,随着国内疫情对供需两端的扰动减轻,社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逐步实现生产生活正常化,供应链稳定性得到恢复,物流畅通性逐步提升,同时国内稳增长、稳外贸政策继续加码,5 月和6 月进出口增速转降为升。
(三)价格
2022 年上半年CPI 累计同比增长1.7%,增速呈现低开高走、逐月抬升的走势特征。在2021 年低基数的影响下,2022 年CPI 同比增速中枢表现出明显上移。其中,上半年食品价格累计同比增长-0.4%,主要受猪肉价格的压制,但压制力度逐月放松,猪价从周期底部阶段向上运行,受俄乌冲突导致的国际粮食危机影响,粮食价格小幅抬升;上半年非食品价格累计同比增长2.2%,国际能源品上涨支撑工业消费品,而疫情压制整体服务业需求。上半年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形势严峻,线下服务业难以快速恢复,拖累非食品项价格。
2022 年上半年PPI 累计同比上涨7.7%,受全球大宗商品高位回落和疫情导致部分停工停产的影响,PPI 同比增速在高基数下呈现高开低走、持续下行的走势特征。其中上半年生产资料价格累计同比上涨9.9%,外部俄乌冲突引起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内部疫情冲击造成供应链瓶颈,两大因素引发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增速处于高位,在高基数下,生产资料价格虽有回落,但慢于市场预期;上半年生活资料价格累计同比上涨1.1%,尽管一季度有所抬头,其主要归因于从能源传导而来的中下游工业成本上升,但受国内保供稳价等政策影响,工业生产在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后持续恢复,保持内生动能,生活资料价格增长平稳。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风险点
总体来看,影响目前经济运行的最重要因素是疫情及其防控。2022 年上半年国内经济运行受疫情影响较大,同比增长2.5%,若要实现年度既定目标,下半年增速需要达到8.0% 左右。为了实现全年5.5% 的经济增速目标,我们认为当前经济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及风险点需要警惕。
第一,疫情反复致使消费恢复不均衡。当前,在各地大规模发放消费券、给予汽车消费补贴、阶段性减征部分车辆购置税等促消费政策推动下,服装鞋帽、金银珠宝等可选商品消费以及汽车类大宗消费零售额同比显著回升,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餐饮等服务类消费持续走弱。
第二,居民收入降低,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疫情扰动下,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上升,在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下,最先受到影响的是那些灵活就业、收入不稳定的人群,比如小时工、外卖员、出租车司机等,收入下滑会降低这类群体的购买力,同时为了提高抗风险能力,会增加储蓄。此外,当前疫情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居民的消费意愿。
第三,房地产开发投资仍未出现明显的改善趋势。当前各地陆续取消限购、限售等限制性政策,6 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商品房销售额同比降幅有所收窄,表明需求端有一定改善,但房屋新开工面积、本年购置土地面积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表明房地产企业投资信心仍旧不足,供给端尚未恢复,房地产开发投资恢复面临一定压力。
第四,今年基建投资后续的资金支持问题。今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与去年一致,都是3.65 万亿元,但发行速度明显加快。截至6 月末,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基本发行完毕,较往年大幅提前,预计在7、8 月份到账资金可以形成实物工作量,带动三季度基建投资加速增长。下半年基建投资可能需要新的增量资金,然而今年以来在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下降、债务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基建或面临资金支持不足问题。
第五,上半年数据显示CPI 核心通胀依旧低迷,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有:(1)猪价,猪周期开始上行,由于其高权重,预计带动CPI 在下半年较大幅度上行;(2)粮价,尽管国内夏粮丰收稳定预期,但由于恶劣天气、出口政策紧缩、俄乌局势波动等多重风险,国际粮价仍有上行风险,加之由上游能源品推动的农副产品涨价,整体带动国内粮食涨价风险上行;(3)服务复苏,下半年国内疫情好转叠加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内需修复预计会小幅推升通胀,这点可以从6 月非食品 CPI 表现中初见端倪;(4)上游价格传导,PPI 回落、 CPI 上行也给中下游企业带来了利润改善的机会,下半年随着需求改善,企业可能以此为契机转嫁成本,以缓解之前积累的成本压力。
第六,上半年数据显示PPI 下行放缓,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有:(1)能源品,2022 年下半年,一方面正值北半球夏季出行高峰,另一方面也存在对俄制裁加大国际原油供应和涨价风险;煤炭供需偏紧下价格有阶段性上行压力,需要国内保供稳价政策支持以限制其涨幅;(2)金属,整体无论是内需定价的黑色系还是外需定价的有色系下半年涨价风险并不高,但随着欧美升息及需求收缩,7 月大宗商品已开始出现交易衰退的信号,防止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大起大落也是经济良好平稳运行的保证。
三、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应该明确的是,今年的经济下滑有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的原因。长期内,从供给一边看,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在下滑。这主要是由于劳动力急剧减少和人口老龄化引起的。从今年开始,中国将进入退休高峰,每年劳动力总数会减少1000 万左右;同时,人口老龄化将导致科技进步率下滑和资本增长率下滑;其结果,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将下滑。从需求一边看,人口将于今年减少,这也将抑制中国的总消费需求,但由于人口是慢变量,每年减少的人口数不多,所以短期看对消费的直接影响应该不大。潜在增长率的下滑虽然影响经济增长,但不影响就业。
短期内,影响中国经济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因素如下。
首先,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急剧减少对总需求有巨大影响。人口因素本身是慢变量,直接影响可能不大,但间接影响可能非常大,这个间接影响是通过预期产生的。随着人口因素的变化,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也开始变化。房子是给人住的,人口长期减少,当然会导致人们对房价的未来预期下降;而潜在增长率下滑也意味着人们的收入增长预期下滑;老龄化也意味着对住房的需求在萎缩。其结果,对未来房价的预期从涨变成跌,结果就是现在的住房投资需求急剧下滑。而住房需求在中国总需求中的比重又很高,多年来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人口因素虽然是慢变量,但在今年及今后几年却是一个影响巨大的快变量。
其次,影响中国经济的短期因素是疫情及其防控。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为4.8%,这个增速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疫情防控当然也有影响,潜在增长率的下滑也有影响。总体上说,经济在恢复,但二季度经济增速只有0.4%,虽然没有陷入负增长区域,但已经很低。这个显然是由于疫情的大规模暴发引起的,如果没有大规模刺激政策,二季度增速会更低。
再次,影响中国经济的短期因素还有俄乌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这在中国引发了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今年以来,PPI 增速一直处于相对高位,就是这个原因。但今年上半年的CPI 增速为1.7%,应该说不高,为什么如此?因为今年的形势是供给、需求双收缩,成本上升虽然推动价格上涨,但需求萎缩却抑制了价格上涨,其结果,就形成CPI 增速不高、经济增速下滑、PPI 增速高企这样一个局面。
针对目前的经济形势,我们提出以下总体政策建议。
第一,鉴于今年的经济形势从短期看主要是疫情导致的,那么疫情防控就成为宏观调控的核心。我国需要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公共卫生环境。
第二,适当调整经济增速目标,建议增速目标调整为4.5% 左右。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是2.5%,低于预期目标3 个百分点;要想实现全年 5.5% 左右的预期增速目标,下半年的增速应该在 8.5% 左右,这是一个非常难的目标。即使全年实现5.1% 这个可以解释为“5.5% 左右”的增速,下半年的增速也需要7.7%,还是很高。如果把全年增速目标调整为4.5% 左右,下半年只需要6.5% 的增速就可以了,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实现,且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第三,要注意防通胀。目前,为了实现全年的增速目标,我国已经出台了力度很大的刺激措施,这在目前的疫情形势下是应该的,但由于供给尚未完全恢复,且大宗商品价格高企,需求拉动叠加成本推动,可能会在下半年引发通货膨胀。
第四,要协调好疫情防控和宏观调控的关系。疫情防控和宏观调控二者之间应该是互补关系,疫情严峻的情况下,宏观调控应该大力扩张;而疫情缓和的情况下,宏观调控应该收缩力度。否则,二者叠加,也会引发通货膨胀。实际上,按照目前的宏观调控力度,一旦疫情过去、人民生活恢复正常,可能会出现较高的通货膨胀。因此,我国应该根据疫情演变随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
以上是几条总体政策建议,以下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第一,针对当前服务类消费恢复较为缓慢的问题,一方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适当放宽跨省流动政策,给予居民一定的出行自由,避免一刀切政策,助力国内旅游市场加快恢复,从而带动相关的餐饮、酒店、机票等消费同步回升。另一方面,疫情长期存在导致服务业领域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政府可以通过给予相关企业适当的补贴、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措施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维持消费市场多样性。另外,可以对国内航空公司实施阶段性补贴,鼓励航空公司降低机票价格,激发居民旅游出行热情,进而带动旅游相关领域的消费。
第二,针对居民收入降低、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这一问题,可以调整最低工资、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加大援企稳岗力度,重点支持暂时性经营困难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稳住就业,保障员工收入平稳增长;扩大消费信贷,合理把握促进消费信贷适度增长和防止居民过度加杠杆的关系,积极改善消费信贷产品服务。
第三,当前房地产开发投资低迷的主要根源在于供给端,房地产企业投资信心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要进一步加大稳增长政策力度,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信心;支持房地产企业、建筑企业正常合理的融资需求,适当放宽融资审批条件,加快审批放款速度,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加大房企税费支持力度,对于暂时陷入流动性危机无法按时缴税的企业,允许延期申报且期间不收滞纳金,对房企增值税留抵退税应退尽退。对于下半年基建或面临资金支持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提前下达2023 年专项债额度并在今年提前发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设立专项建设基金。
第四,价格方面的建议如下:(1)平抑猪价过快上涨。需要及时通过企业沟通、政策调控稳定养殖户对下半年猪价上行的预期,平抑猪价短期较大幅度波动,通过中央冻肉放储的方式削弱压栏育肥造成短期供给缩量。(2)确保粮食价格平稳。要有效应对外部冲击,确保口粮库存供应安全,打击市场炒作情绪,保证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确保全年播种面积。(3)继续完善并发挥成品油调价机制,缓冲外部能源价格对国内经济的冲击。随着疫情边际改善,生产方面企业复工复产,需求方面消费出行改善,两个方面对能源品需求抬升。同时考虑到随着疫情后工业生产复苏与经营活动反弹、迎峰度夏期间需求集中暴发,而供应能力增长只能是个逐步释放的过程,我国煤气需求将触底回升,存在一定上行风险,因此需要各地各部门继续落实保供稳价政策,保证煤气价格稳定。
(作者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