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何时成为通商口岸

  • 来源:百科知识
  • 关键字:南京,通商口岸,“龙盘虎踞”
  • 发布时间:2022-11-23 16:29

  “龙盘虎踞”金陵城

  南京,古称金陵,素为东南龙盘虎踞的险要之地。作为六朝古都、长江中下游航运枢纽,南京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史上,南京的得失与中国的政治形势、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社会的动荡与衰弱,中原人口大量南迁,自然条件优渥、社会相对稳定的东南地区逐渐发展起来,南京也由此迎来了新生,先后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偏居南方的政权在此建都。

  明代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靖难之役后,朱棣将都城北迁,但南京在明代的地位却十分特殊。明廷在南京设立南直隶,并完整保留了南京的六部建制,形成了颇为独特的“两京”政治格局。明末清初之际,南京成为南明抗清的中心,郑成功在挥师北伐时就感言:“克复南京,天下瞻仰。”入清以后,南直隶改为江南省,南京易名为江宁。作为“国之根本,仰在东南”的南京,成为清廷的赋税要地。为了加强管理, 康熙六年(1667 年), 清廷将江南省析分为江苏与安徽两省,此后南京成为江苏的政治与经济中心。

  英国人的如意算盘

  对于开放哪座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完全由英方独断决定,这主要取决于英国人的商业利益。事实上, 南京的重要性,英国人早有认识。恩格斯在抨击英国人对华侵略时, 就直言不讳地指出:“ 鸦片战争的行动目的, 在于侵入横贯中国中部的大河长江, 并溯江而上,直抵离江口约200 英里的南京城。长江把中国分为截然不同的南北两部分, 在南京下游约 40 英里的地方,有一条大运河流入并穿过长江, 它是南北各省之间的通商要道。采取这种进攻步骤的用意, 就是为了夺取这条重要水道, 并置北京于死地,从而逼迫清帝立即媾和。” 起初, 英国政府有意将南京纳入通商口岸, 但是谙熟中国国情的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对此却提出了异议。

  1841 年11 月,义律从中国回到英国,他与英国政府高级官员商谈时指出,南京是中国的财富命脉,清廷绝不会轻易让与他人,这势必会导致中英双方谈判的破裂。再则,尽管南京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却远离海口,英国舰队倘若长驱直入,无法保障永久的安全。当时,英国的主要目的在于开辟对华商业口岸,便于丝绸和茶叶的外运,对于有可能激起清廷强烈抵触的苛刻条件,英国都显得颇为谨慎。为此,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国并未提出开辟南京作为通商口岸。

  咸丰六年(1856 年),英、法两国趁清廷忙于剿灭太平天国之际, 蓄意挑起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此时, 南京正处于太平军的掌控之下,定名天京。但英、法两国早已密谋, 待合适时机强迫清廷增开南京作为通商口岸。咸丰八年(1858 年),急于媾和的清廷被迫与法国签订中法《天津条约》。按照条约规定, 清廷增开南京作为通商口岸,“ 准令通市无异”, 并允许英、法兵船自由出入各通商口岸。然而,鉴于清廷当时并未实际掌控南京,开埠一事就此搁置。

  一波三折的下关开埠

  自咸丰三年(1853 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后,为了便于输送粮草和停泊船只,下关就成为南京重要的码头。不久,太平军在下关设立天海关,允许中外船只停泊。同治三年(1864 年),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攻入南京,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迫不及待的英、法殖民者照会清廷,要求立即开放南京作为通商口岸。迫于无奈,清廷派员与英、法代表在南京实地查勘口岸选址。然而,历经太平天国战争的破坏,残败不堪的南京城已无法引起殖民者的兴趣。此时,南京下游的镇江、上游的芜湖均已开埠通商,南京的商业价值已大打折扣。于是,英、法领事只是草草地在下关选定了开埠通商的备用地段,并未设立租界或码头,更没有派驻领事,南京开埠通商一事就此搁置。

  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张之洞接替刘坤一署理两江总督一职。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他来到南京后颇有建树,不仅兴办学堂培育人才,而且在南京倡办实业,并在下关一带整修码头,使得一度沉寂的下关码头开始迎来了繁荣景象。南京尤其是下关码头的战略地位,再度引起了西方列强的垂涎,于是各国准备胁迫清廷开埠通商。当时,因下关为深水良港,轮船招商局很早便在此设立客运所。英国驻镇江、上海领事,以怡和及太古洋行轮船在下关无处停靠、影响客运为由,要求在下关自设码头,此举引起了张之洞的警觉。张之洞深知英国人巧言令色,于是抢先出资在下关修整码头,一来可满足航运需求,二来可拒绝各国在下关自设码头的企图。为了堵住洋人之口,张之洞筹办商业公司,出面运营下关码头,并向各船主收取规费。英国人的阴谋只得就此作罢。

  不久,为了便于下关与城内的交通往来,张之洞参照上海租界内的马路建设样式,以两江总督府为中心,修建了宽6 ~ 9 米的现代化街道。此路从下关江边,经仪凤门进入鼓楼,直抵通济门卫戍城。然而好景不长,清廷在中日甲午海战中惨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按照条约规定,日籍轮船可沿长江口上溯至重庆,南京作为商埠应向中外商人一体开放。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清廷被迫签订了《长江通商章程》,准许长江沿途所有大小港口全部开放,南京成为各国商船往来长江的必经口岸。

  为了便于控制长江各重要口岸,规避列强擅立“约开口岸”,清廷决定在浦口等地自设开放口岸。同时,清廷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派江海关总税务司安格联前往南京,筹办金陵关建设。金陵关建成后,南京地方政府将“惠民河以西,沿长江岸长五华里,宽一华里左右地带”设立为特许商贸之地,允许各国在此经商游历。

  1899 年5 月1 日, 金陵关宣布开关征税, 南京由此正式开放。但南京并未设立租界,亦无管理租界的机关, 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可以在此范围内停泊船只、租地造屋、开设洋行、设立码头及货栈。商埠的设立促进了下关地区的市政建设,几大码头之间的道路或是修筑, 或是扩宽, 原有的惠民河也得到疏浚, 呈现一派商业繁荣的景象。

  20 世纪初,随着沪宁铁路与津浦铁路的相继开通, 南京成为长江水路与南北陆路交汇的重要节点, 南京重回历史舞台,成为中国重要的城市之一。

  【责任编辑】王 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