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没有﹃浪费﹄之说

  • 来源:杂文选刊
  • 关键字:教育,浪费,关注
  • 发布时间:2022-11-25 18:35

  小伙儿专科逆袭读研后送外卖,被嘲“上了(学)白上”;五旬大叔退休自学考上大专,被批“白上(学)也上”。连日来,两桩关于教育的新闻备受关注,有叹息的,有嘲讽的,一时莫衷一是。

  种种争议,其实围绕的无非是值得与否、“浪费”与否。一些人认为,念了几年硕士,到头来送个外卖,浪费知识;退休了还上大学,耗时耗力也“没什么未来”,极不划算。话里话外都是“算式”,说来说去都是“成本”。本质上,这就是一种经济思维、物化思维。但他们恰恰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教育跟其他经济活动有本质上的不同。它关乎人的全面发展,其目标既包括学习社会生产生活中所需的实践技能,也包括习得丰盈精神世界的方法与路径,而这些都是无法用所谓“成本核算表”来衡量的。

  学有所成,既是某种状态,更是某种心态。无论是物质生活的改善还是心灵世界的丰富,只要心之所至、学有所得,就算不得浪费。更何况,当下高考报名已无年龄限制,就业择业也已高度市场化,一个人什么年纪上学,从事什么职业,纯属个人自由,只要合法合规,任何选择都应当得到尊重和祝福。作为旁观者,有什么资格整天凭“自己的标准”横加指责,拿“自己的算盘”品头论足?

  更要看到,习惯性地拿“浪不浪费”的标尺衡量教育,恰恰是对教育价值的消解。以“钱景”评判专业,说什么“生化环材四大坑,最惨当属地海农”;以就业光鲜度观察名校生,去街道办“大材小用”、回乡种地养猪更是“有辱师门”,种种奇谈怪论,不但刻板狭隘,而且流于功利。这样的逻辑,多少也影响着社会对教育的看法,这不仅表现在一些人学习时患得患失、焦躁浮躁,还使教育被当成追名逐利的工具,其他审美功能、社会功能被极大忽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才是最大的得不偿失。

  教育是一种方法,亦是一种生活。它有知识的传承与积累,有情感和价值的认同与激发,更有心灵的对话与提升。它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成长,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拥有自己的舞台、成为最好的自己。

  【原载《北京日报》】

  插图辕教育指挥棒辕佚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