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救治一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本报讯(记者白金赵江芳通讯员张向东) “感谢四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是我要感谢的医护人员名字、崔模林医生、王玉凤医生、赵芳、曹素芳护士长、樊慧艳护士……我怕自己忘记了,就把他们的名字写在手上。”他说,隔着口罩,他从没看清过这些医护人员的脸,但是20个日日夜夜的守护,他现在听声音都能辨认出来是谁。“是这些医护人员一刻不离、悉心治疗护理我,给我喂饭、喂水,清理口腔等,他们不怕脏不怕累,每天都在鼓励我,给我打气,没有他们我根本不可能出院……”12月4日,得知可以出院的消息,他特意写下了一封感谢信。真心感谢四院医护的重生之恩!

  老谢(化名)在被确诊新冠肺炎后,转入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科病房。有着一线工作经验,成功救治过很多新冠肺炎患者的副院长崔模林第一时间带领科主任王玉凤及病区医护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综合评判患者情况非常不乐观,病情发展快,双肺多发病灶,呼吸困难,高烧,连续咳嗽,咳嗽见血丝,监测血气指数异常,几项达到临界危急值,有发生呼吸窘迫的危险。

  为了进一步做好救治工作,院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省、市专家组与院内学科带头人线上线下会诊,指导制定治疗方案。并叮嘱病区所有的医护人员,一定要密切关注他的情况,针对他的每一项指标去分析,每一个细枝末节都不放过。专家组根据每天的各项指标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并针对患者年龄偏大曾经做过肿瘤切除,心肺功能差,平时血压高,血糖高的情况,给予脏器功能支撑、免疫功能支撑、全方位的治疗。饮食营养方面还专门给他调配控糖低盐全面营养的饮食。护理对患者的救治也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帮助老谢克服恐惧建立信心,医护人员还成了联系老谢和家人之间的“信使”,一方面让家人知悉他的治疗情况,另一方面对他也是极大的鼓励。

  肺炎是一个低氧血症,有效氧疗是最重要的一个手段,患者的血氧改善对重要脏器的维护是至关重要的。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每天为患者进行10小时俯卧位通气治疗。每一项治疗操作对脆弱的重症患者来说都是一次挑战。对于医护,除了应对紧张的心理压力,还需要缜密做好应对可能发生各种意外的急救措施,寸步不离调整仪器参数,观察患者情况,一切活动都在“战袍”里进行,这样一个治疗结束,医护人员都已全身湿透,护目镜上沾满雾气和汗水,甚至连鞋里都被汗水浸透了,有时累得身子发抖。可看着床边监护仪上的动脉血氧饱和度升起,患者生命体征重回稳定,医护人员们觉得所有的坚持和付出都值得。

  在四院,老谢得到了专家团队的精心治疗。他的病情从重型新冠肺炎伴呼吸衰竭逐渐得到控制,在给予一系列的一级护理、经鼻高流量氧疗、抗炎、抗病毒、抗感染、化痰……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下,老谢情况开始好转,稳定了,身体逐渐恢复痊愈。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浩劫中,一场场生死的拉锯救治战中,一次次守护生命的接力赛中,都承载着一个个家庭的日夜守望与苦苦期盼,寄托着更多家庭的信心和希望,四院人不懈奔跑的脚步从未停歇,不容放弃的信念始终坚定。他们相信至暗时刻一定能过去,也一定能迎来疫消云散的那一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