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 来源: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21 10:03
陆兴安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
【摘要】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知识体系组成还是应试分数比值都占据了重要地位。其对不同数学基础、不同学习方法、不同思维能力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考验,因此教师的教学策略不能再盲目照搬照抄成功案例,而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数学基础,扬长避短,为其量身打造学习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286-6288(2023)04-006-01
对于高中学生课堂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教师一定要明确两点,一是全面了解学生,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会被激发,学生才会得到有效的全面发展。这也就说明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将数学课程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外,还要培养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民主型学习氛围下得到思维的扩展,在对数学课堂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参与能力的提升。
一、培养兴趣为主体参与增强动力
(一)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数学史
在教学中,教师将历史引入课堂,目的是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数学中来,以这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和探索数学奥秘的热情,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师应统筹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要求学生浏览阅读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数学家或历史人物传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函数部分时,教师可以介绍函数的发展历史,即指出函数由笛卡尔提出来,经莱布尼茨、贝努利、柯西等数十位数学家发展,不断进行概念的完善和功能的扩充。通过让学生学习知识产生的历史原因,逐渐掌握推导演绎的方法和前人的思维过程。
(二)洞察学生心理,创设趣味教学内容
高中生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烈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每一个知识点对学生产生的启发和刺激,可以在语言行为中适当增加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对数学知识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探讨,并寻找正确答案,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积极的心理作用下对数学科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这种自然地求知欲望中保证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的三角函数过程中,要先弄清楚三角函数的具体含义,然后,通过一些实例挖掘其中的转化关系,也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与高中物理中的力学联系起来,让学生贯穿其他学科知识,从而保证学习效果。
二、确立主客体关系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课堂中,灌输式教学模式让教师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决定性主体,学生则成为了课堂中的听众,长期以往的知识教育体制让学生逐渐失去了自我参与意识,习惯性的跟随教师的思路,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具有不利影响。为了改变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培养高中生的参与意识,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确定教师在课堂中的客体地位,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中数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复杂、多样,如集合、等函数、空间几何、方程、统计等等,与初中数学相比,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深度,教师在培养高中生参与意识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高中生对数学知识的认同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动手参与其中。教师可以实现准备一个四方形的小盒子,四方形的八个面均是实体,首先教师需要讲解空间点、直线、平面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四方形盒子的观察,动手画出学生理解中的平面四边形,让学生同不同的符号表示四边形中的点、和平面,并引导学生观察点与平面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合作探讨,并积极发言。同时教师也可以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具体的探究,明确学习目的,在任务的驱使下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如教师可以在本节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如果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都在同一个平面上,那么这条直线是否在此平面内?”。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实践探究,达到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目的。
三、重视实践教学
数学老师要将数学的实践教学重视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数学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最大限度的促使学生使用五官、四肢等感官学习数学知识。这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从而建立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并能促使学生以此为基础,开展有效的数学思维活动,进而更透彻的学习数学知识。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数学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深入的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情况,清晰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并制定合适的教学的策略,这有助于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除此之外,数学老师还要积极地将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挖掘吧出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这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的探索学习数学知识。而在数学课堂中引入数学游戏,让学生使用数学知识的方式进行游戏,有助于刺激学生的好胜心和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这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力,发挥学生在数学课堂的主导作用,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数学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外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增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对扎实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提升学生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而在学生完成数学的实践教学任务以后,数学老师要及时的了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学习状况。这有助于老师及时的发现在实践中学生存在的不足以及教学模式的漏洞,并及时的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对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调整。这对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促使高中老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导者,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参与意识,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能够通过一道题的解题思路推广总结出一类题的思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
参考文献:
[1]王莉贞.浅析高中数学课堂与隐性分层教学的结合[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1):148-149.
[2]闫立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及优化对策探寻[J].新课程 (下),2019(1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