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力量”持续释放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蔚蓝力量”,持续,释放
  • 发布时间:2023-08-12 13:5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孙延浩

  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意义重大。

  近日,一系列海洋强国政策发力,一系列海洋科研成果喜人。

  由自然资源部北海生态中心负责牵头制定的我国首个海洋底栖动物种群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国家标准《海洋底栖动物种群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发布,将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由大自然保护协会(TNC)领衔开发的《红树林恢复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在广州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正式发布,该方法探索市场化机制推动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全国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开展。

  7月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首艘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船“海洋地质十七号”在江西九江同方江新造船厂码头下水;7月5日,国家区块链技术(海洋经济)创新中心(区块链国创海洋经济中心)正式启动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宣布,中国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正式获准成为“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实施伙伴,是本次获批的唯一一个实施伙伴。

  《小康》杂志此次推出的“向海图强”专题深度与广度兼具。海洋牧场筑起“蓝色粮仓”,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是陆地耕种的1000倍。水下考古探向深海,在深水技术装备的支撑下,深海考古、资源勘探、救援打捞、深水科研作业能力大幅提升,推动了我国海洋认知和开发、保护。深海采油表现不俗,天津市百成油田采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研制的排量3000立方米、扬程800米的大功率潜油电泵机组,在南海东部油田试机成功,打破了大排量潜油电泵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的尴尬局面,真正解决了深海采油的一项“卡脖子”技术难题。“海上森林”飞速发展,以红树林为重点,湛江市生态环境局抓紧构建海洋碳汇的统计核算体系及工作机制。逐梦深蓝,科技向未来,“深海”是未来我国最可能出现重大技术创新与突破的领域。

  健康的海洋是海洋强国的根本要求,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一切充满挑战,但总体可期。当下,我国海洋事业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中国也已经成为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贡献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