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青年眼中的重庆乡村振兴实践和启示

  • 来源:今日中国
  • 关键字:重庆,实践,启示
  • 发布时间:2023-08-19 09:56

  文| 本刊记者 天 赐(卢旺达)

  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成为重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注脚。2023年6月,我在重庆采访期间,被当地乡村变革取得的显著成绩深深震撼。

  重庆乡村振兴实践有很多地方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尤其对于亟待解决贫困问题的非洲国家。

  作为一个要素禀赋匮乏、地处内陆腹地、长期发展滞后的地区,重庆的经济增长曾经非常缓慢,农村地区面临着基础设施匮乏的困境。然而,近些年,当地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任务,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使贫困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打下坚实根基。

  “四个不摘”巩固脱贫成果

  为巩固脱贫成果,筑牢“返贫防线”,重庆注重保持相关政策的长期性和延续性,把巩固拓展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这是重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因素之一。即便重庆市所有贫困区县在2020年已全部摘帽,但是为了巩固脱贫成果,当地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切实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不断巩固完善脱贫攻坚成果。

  摘帽不摘责任,彰显脱贫攻坚担当。在重庆当地可以注意到,农村地区脱贫之后并不代表当地政府可以没有责任和担当,可以高枕无忧。而是要在脱贫之后,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统揽贫困县全局工作来抓。政府仍然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如果出现有返贫现象,马上重新纳入帮扶范围之内,确保脱贫攻坚经得起考验。

  摘帽不摘政策。保持相关政策的长期性和延续性,对于巩固脱贫成果至关重要。重庆当地政府确保各项利民、便民举措和政策的倾斜没有因为曾经贫困地区“摘帽”而停止,而是根据发展跟进出台相应的政策保障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地区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政策的延续性和全面性能够更好地保障农村地区平稳健康发展。

  摘帽不摘帮扶。重庆扶贫干部在当地贫困地区“摘帽”之后坚守岗位,保持工作连续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重庆当地政府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予以帮扶,提供知识、技能等培训,财政支援和社会福利,努力营造包容公平的乡村发展格局,保证每一个人都不掉队。

  摘帽不摘监管。对已退出贫困的农村地区,重庆继续实行扶贫考核评估,强化监督管理。这种监督体制保证了扶贫资金有效利用、扶贫项目正确实施,确保了脱贫攻坚方向的正确把握,目标不变、靶心不散。

  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重庆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举措。交通基础设施和电力供应系统的改善打通了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推进城乡融合,充分释放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潜力。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印发的《2023年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有效投资实施方案》显示,2023年重庆市城市基础设施计划投资1350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计划投资同比增长12.5%。基础设施的改善将产生积极的连锁反应,不但能刺激经济增长,还能为农村地区创造就业机会。

  依托于基础设施改善,重庆实施农业改革,促进农业领域的创新,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引进先进的机械和设备,通过“绿色生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并改善农村生活质量。

  在重庆期间,我还看到当地为改善农村地区教育和医疗服务做出的巨大努力。当地学校、职业培训中心和医疗服务场所的建立缩小了城乡差距,确保农村居民能够获得教育、培训和医疗等服务。职业培训学校为贫困家庭的年轻人提供叉车技能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举措推动了农村产业的蓬勃发展,如旅游业、手工艺品加工业、农业综合企业和电子商务等。

  重庆实践给非洲国家带来启迪

  重庆在减贫和乡村振兴方面的举措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重庆故事告诉我们,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减贫脱贫目标,需要加强脱贫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的障碍,充分激发贫困地区脱贫的内生动力,包括增设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地区教育和医疗的条件、促进农业改革、培育农村产业以及加强技术创新等。

  此外,重庆构建的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值得非洲国家学习。要实现脱贫攻坚,就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好市场的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集结多方有效资源,形成政府、市场联动的强大合力。非洲国家应利用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积极借鉴中国在脱贫攻坚方面的经验,推动乡村振兴与发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