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义千问开源,阿里云赌未来?

  • 来源:电脑报
  • 关键字:阿里云,云计算,独角兽
  • 发布时间:2023-09-01 15:36

  Cloud

  年内上市,但营收却在说“不”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022 年12 月,阿里云香港地域某机房设备异常的云安全事故,导致包括澳门金融管理局、澳门银河、莲花卫视、澳门水泥厂在内的关键基础设施营运中断了十来个小时,彼时的阿里云已连续两季度营收增长接近0%,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不过张勇的接手却带着一个极其宏大的“任务”,那就是带领阿里云年内上市。而伴随云计算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的云计算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也迅速进入春秋战国般的“大乱斗”时代,阿里云想要做全球第一个冲刺上市的超级云计算独角兽,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从财报来看,阿里云2023 财年第四季度(自然年2023 年第一季度)收入185.82 亿元(27.06 亿美元),同比下滑2%,这是阿里云的首次营收增长为负,作为全球全球公有云市场的“四朵云”之一,2022 年由于经济下行影响,亚马逊AWS、微软智能云和谷歌云也同样面临增长放缓的低谷,举个例子,自2020 年到现在,亚马逊AWS 营收增速从高点的约40% 降至16%,但一路高歌猛进的阿里云却从高点的62% 降至-2%,堪称断崖式下滑,这对阿里云的上市计划明显是不利的,但好就好在经历了之前的降本增效,虽然阿里云的营收大幅下滑,但盈利却不降反升,这说明阿里云的营收质量在提升,考虑到国内其他云大厂都还没有扭亏为盈,如何加快盈利的步伐或许就是阿里云的突破口。

  目前来看,国内公有云市场接近饱和,阿里云仍凭借超30% 的份额占据第一位置,但在政务云等新风口上阿里云却有些落后了,根据调研机构IDC 的最新报告,阿里云在政务公有云市场位列中国电信、华为之后,政务专属云市场则是输给了华为、浪潮云、紫光云,连前三都没进,考虑到降本增效的甜头并不能长久,如何开拓新业务就成了阿里云发展的重中之重。

  决战大模型,阿里云需放下“老大”的心态

  大模型的爆火速度相信是很多云计算老人无法想象的,单是微软,过去半年的操作就令人眼花缭乱:在ChatGPT 出圈之后, 微软立刻就推出了AzureOpenAI 服务,通过GPT-4 API 等方式赚取订阅费用,还迅速将必应搜索引擎、Office 工具、Windows 操作系统等接入GPT-4,这也让微软在6 月中创下了2.6万亿美元的市值新高。

  而在国内,包括阿里云、百度智能云在内的反应也很迅速,张勇也提出了“所有应用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遍”的观点。在阿里云峰会上,张勇提出阿里所有应用接入通义千问,成为阿里大模型工程的一面“大旗”。按照张勇的计划,阿里云要提供一套完整的技术栈,包括亚洲最大的云基础设施平台、功能丰富的PaaS 平台及人工智能大模型服务。这恰恰也是百度智能云、腾讯云在内的竞争对手想做的事情,字节跳动甚至都已经上线了火山方舟大模型服务平台,所以阿里云能看到的,国内其他云大厂也同样盯得很紧。

  在这种大环境下,阿里云率先开源通义千问算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毕竟生态就是护城河,亚马逊AWS就和诸多知名大模型企业达成收入分成协议,搭建自家的服务平台护城河,微软也同样攻下了甲骨文租借服务器的协议。考虑到现在的大模型市场已经进入了抢夺客户资源的时间点,所以张勇前后脚给西门子站台,为的就是促进通义千问接入西门子的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同时还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社区魔搭(ModelScope.cn)上线了商用免费版通用大模型和文生文大模型,也算是动作频频。

  不过即便如此,国内的竞争对手也同样在迅速进行“圈地运动”,同时大模型冰山之下的算力角逐也同样暗潮汹涌,单字节跳动一家,今年的算力芯片采购量就达到了NVIDIA 去年全中国算力芯片的订单总额,因此现在的阿里云早已不是当年公有云时代独霸天下的阿里云,学会放下心态,脚踏实地做产品才是正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