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洛阳印象
- 来源:当代作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洛阳,印象,向导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0-22 18:37
作者- 黄晓燕
去洛阳看看一直是妈妈的心愿! 小时候就听妈妈说过,他们家是从洛阳迁来的,因为外公在文革中郁郁而终, 英年早逝, 从未带他们去过洛阳。这么多年过去, 我们在忙着长大,忙着让孩子长大,就把妈妈的心愿搁浅了,淡忘了。直到最近一次回娘家, 妈妈再一次提起: 洛阳这时候的牡丹开得可好看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我很坚决地决定: 我们看花去在洛阳最美的时节, 我陪着近8 0 岁的妈妈和大姨回到了她的梦中家园。兴许是爱鸟及屋的缘故, 也或许是洛阳的士司机的热情感染了我, 我怎么也觉得洛阳是那么的亲! 我们就让的士师傅做我们的向导, 包了他的车跑, 尽量让妈妈多看几个地方, 又不至于太劳累。
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到了洛阳,看花是我们的主题。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从京城贬到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正适合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经历千年的风雨,牡丹年年恣意地绽放。踏过古人的足迹, 今天,我们是这儿的看花人。四月的国家公园花如海, 人如潮,流光溢彩,蔚为壮观。我们融入人潮,走进了一个姹紫嫣红的世界:掌花案,花开似火;蓝绣球,开若绣球;粉面桃,人称花后;映日红,红粉娇嫩;酒醉杨妃,红装素裹,低头掩面,含情脉脉;群英会,形态狂放,英姿飒爽。徜徉在这花的海洋,我的妈妈快乐得像个小女孩,问她累不累,她说不累,我相信:不累!
因为大姨跟妈妈都信佛,白马寺成了我们必去之地, 第二天,的士司机准时接我们前往,路上的士司机随意问:“你们那么虔诚, 真的有佛吗” ?大姨说:“有” ,
他嘀咕着:“信则有,不信则无”。大姨说:“不信也有, 举头三尺有神明。”确实是,人必须有所敬畏。说话间, 我们来到了白马寺。华夏文明第一次大规模吸纳外来文化, 是佛教的传入。公元6 4 年, 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于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西天取经的故事。三年后,汉使同印度高僧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洛阳,汉明帝亲自迎接。第二年,在洛阳西雍门外建起了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白马寺。大姨跟妈妈烧香拜佛,无比虔诚,还一个劲地向每一个功德箱里塞零钱。见两位老人如此频繁地跪拜,我心痛极了,问她们累不累,她们说:不累,我相信: 不累!
在洛阳的最后一站, 是龙门石窟。吃过中饭, 我们没耽误,直接来到了目的地。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处,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引人遐想。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我们走着看着,身临其境地体味着古代文明。我问妈妈您累不累,她说不累, 我相信:不累!
洛阳不仅仅养育了妈妈的祖先, 更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和五千年文化的传承地,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爱这个地方,从此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我也会像爱妈妈一样的爱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