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央企打造数字化金融枢纽发展绿色金融的探索
- 来源:国际商务财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金融枢纽,企业司库,绿色金融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0-27 20:02
李 静
(中铁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如何建立健全司库体系,打造集团数字化金融枢纽,助力发展绿色金融成为摆在大型央企落实“双碳”政策的核心举措。文章论述了大型央企数字化金融枢纽的本质,并指出央企打造金融枢纽的重要支撑是企业集团司库体系建设,重要方向是助力发展绿色金融,重要手段是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金融枢纽;企业司库;绿色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
一、研究背景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的重大课题。在一系列环境恶化、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下,全球各行业各地区相关机构和人员,竭尽全力并积极行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联合国提出了包括气候行动等17 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主席 2020 年9 月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将引发一系列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变革。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绿色金融是促进可持续发展重要的保障,是推进绿色发展的路径之一。各行各业特别是金融部门、金融行业、金融企业在引导资源配置、支持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主动防范气候变化带来的金融风险等方面需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什么是绿色金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有关指引和指导意见,绿色金融一般是指为应对气候变化、支持环境改善、资源节约利用的经济活动,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等领域等提供金融服务。其核心是始终围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作为目标,引导社会资源向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领域集聚。大型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力军,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企业集团司库体系、打造集团数字化金融枢纽、助力发展绿色金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何谓央企集团金融枢纽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枢纽是指事物的关键部分,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辞海》的解释为“比喻重要的地点,事物的关键之处”,源于“门户开合之枢”“提系器物之纽”,即“枢”指的是事物的重要或中心部分,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 “纽”指的是器物上可以提起或系挂的部分,引申为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枢纽”二字联系在一起,比喻重要的地点或事物的关键所在。与枢纽相联系,常见的概念有“交通枢纽”“运输枢纽”“物流枢纽”三个概念,交通、运输、物流的中心部分或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所在。枢纽效率的高低往往影响着交通、运输、物流系统的总效率,从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产生影响。
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统的产业组织模式被颠覆,枢纽经济作一个新概念或者理念被推出。向爱兵、黄征学(2022)认为,枢纽经济是以枢纽为引擎推动区域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其本质是通过增强枢纽的集聚辐射作用来优化经济要素的时空配置,重塑区域产业分工体系。在新经济、新技术、新的商业模式背景下,枢纽不再只是物理上的实际站点,而数据、技术等新型要素的作用更加显著。传统意义上的交通枢纽和新型的数字化枢纽,均需要通过加速要素流动,从而获取更高的附加值。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为了增强中央企业的资金集中管控能力,避免“存贷双高”的问题,财务公司应运而生。经过多年的发展,财务公司作为与实体经济联系紧密,服务实体经济具有优势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日益突出。国家“十三五” 规划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在2016 年印发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从信贷等多个领域提出了具体措施。中国人民银行2018 年将绿色信贷的业绩评价结果纳入了宏观审慎考核体系。2020 年9 月,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宣布了我国“双碳”目标。“双碳” 目标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财务公司作为与实体经济联系紧密的金融机构,需要更好更快推动发展绿色金融服务。财务公司不仅其所服务的企业集团与实体经济产业的发展思维及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同时一大批新兴产业即将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大潮下应运而生,并不断成熟,其必将在相当大的产业空间内产生海量的金融服务需求。
国务院国资委在2022 年初发布了文件,要求中央企业加快建设司库体系。司库体系是一种对企业资金等金融资源进行管控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重点是资金集中和信息集中,目标是提高企业资金运营效率、降低资金成本和防控资金风险。建设司库体系将成为财务公司站在整个集团层面统筹金融资源,打造集团公司金融枢纽的重要制度安排。何谓金融枢纽?目前来看,并没有专门的定义和解释。根据交通枢纽的定义和枢纽经济的内涵,我们认为,基于中央企业集团司库体系建设所打造的数字化金融枢纽是大型央企集团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所在,其本质是通过企业集团司库体系建设增强集团公司金融资源集中管理的能力,通过司库的枢纽作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完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并通过数字技术等新型要素赋能,实现全覆盖和全打通,形成互联互通的一体化网络,汇聚内外部司库相关的数据库,加强数据资源利用,提高价值挖掘能力。
三、打造金融枢纽的重要支撑:建设司库体系
根据财务公司的传统定位,主要职能是负责资金集中管理的操作与运营类业务,具体包括资金结算、债务融资、票据等。2014 年10 月,国资委与原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进一步促进财务公司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财务公司“服务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基本定位,并提出了“四大平台”功能,但是其作为二级子公司的组织职能定位显然不具备统筹、整合金融资源管理的能力,更无法发挥境外企业资金管理、供应链金融和战略决策支持管理职能。加之,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的缺失,使之并不能够为集团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助力产融结合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因此,财务公司参与集团金融资源整合,发挥“四大平台”的作用较为有限。
企业司库体系建设从政策层面、组织架构保障、机制建设、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等多个层面为确保央企建立高效顺畅的金融渠道,发挥财务公司在企业集团与金融市场交互的金融枢纽作用,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组织基础、数据基础与人才基础。例如,国资委《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2022)的发布,确定了司库体系是对金融资源进行实时监控和统筹调度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的职能定位,这为集团司库体系的建立确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此外,意见要求,司库体系建设需要多个部门或团队的通力协作,包括财务部门、资金中心、财务公司、共享中心,以及金融机构等,企业需要把承载司库功能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梳理清楚,基于职责分工,对司库业务流程进行设计和优化,这又为司库体系建设在集团层面统筹职能分工,避免出现组织资源内耗,提供了组织基础。再者,未来企业集团司库体系建设需要本着“一张网、一个库、一个池” 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利用新技术实现数智化司库去实现。互融互通与数据共享为司库打造金融枢纽决策功能奠定了重要的数据基础。最后,司库体系建设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对于打造知金融、善财务、懂业务、强数据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总体来看,我们认为,司库体系建设将成为央企打造金融枢纽的重要支撑点。
四、央企金融枢纽产品创新方向:发展绿色金融
发展绿色金融服务,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要求,也是央企的责任和担当。发展绿色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将会产生相应的金融需求。作为央企金融枢纽的重要支撑——企业司库不可能独善其身,其与实体经济联系非常紧密,主要服务和支持发展实体经济,创新打造绿色金融产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支持落实集团决策部署,为央企集团在推动清洁低碳发展方面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这也是企业绿色发展的内在需求,有助于提升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来看,原有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已经在绿色贷款、绿色票据、绿色保理等绿色金融产品上初具规模。但是,显然与“双碳”目标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为此,企业司库的建设应利用金融枢纽打造的契机,突出服务“双碳”的金融业务导向,将绿色贷款、绿色票据作为企业司库构建服务绿色金融发展的核心,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和标准,将绿色金融有关信息等作为重要因素,充分利用财政贴息等支持政策,有效引入低成本资金。例如,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在贷款资金的投放上,明确绿色产业、绿色项目定义,积极参与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项目建设,同时,加大与银行合作的力度,加快发展绿色投行业务,通过产业基金、绿色债券等多种形式引领创新发展央企绿色投行业务,开辟“双碳”新领域、新市场。
此外,在强化绿色信贷等原有绿色金融业务产品的基础上,还应积极推进绿色服务精细化,围绕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项目探索绿色产业链金融服务,加大对企业集团上下游产业链客户的服务力度,加大金融资源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金融枢纽功能,提供联通不同市场的多元化碳金融服务。例如,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开展围绕绿色项目办理绿色保函,充分利用再贴现政策盘活票据资产,积极拓展产业链金融的服务范围。
总之,央企在建设企业司库,打造金融枢纽的过程中,应注意在原有财务公司、司库业务范围内,以绿色金融为引导方向,加强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将相关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纳入战略规划,在战略、制度和产品设计层面确定对绿色金融项目的优先扶持。
五、打造金融枢纽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手段:数字化转型
金世辉(2022)认为,数字化技术的创新打通了企业内外部资金流,有效连接企业、产业和金融资源,实现财务与金融、科技的融合,具有平台化、智能化、生态化等显著特征。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企业司库体系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可以避免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信息滞后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促进企业集团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之间的有效流转利用(刘粮等,2019)。通过司库体系建设所打造的央企数字化金融枢纽需要保证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并实现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以确保金融枢纽预测更准确、决策更科学、控制更到位、分析更透彻、管理更全面。这与企业司库建设所要求的对央企集团金融资源“看得见、管得住、调得动、用得好”的目标要求是一致的。建设完成的数字化司库,通过链接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重构资金链与业务链,整合相关资源,更好链接集团内外金融资源,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构建创新的产业链金融生态,提升企业集团的绿色竞争力。通过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企业司库可以更加精准地将金融资源产品对接“双碳”项目,传递绿色项目资金需求的数据信息,还可以提供财务顾问等个性化绿色金融服务,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发挥融资成本和政策优势,更好助力支持绿色项目。此外,数字技术的应用转型,可以使得企业司库有效识别绿色信贷交易中的异常风险,进行数据分享和实时风险管控,及时调整金融资源的配置决策。
六、结论和展望
大型央企通过企业集团司库体系建设,打造数字化金融枢纽,助力发展绿色金融, 为加强产融结合,管控资金风险,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实现国家“双碳”战略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数字化时代的产融结合创新之路。同时,司库体系和金融枢纽的打造,在央企集团内部还需要党建、组织、人力、监督等方面坚实的支撑保障。在外部还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研发纳入业务范围和符合行业与特征的碳金融产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需要更加完善的信息系统和数据治理能力作为基础,需要加强与集团内部上下沟通协调,推动数字化金融枢纽真正建设完成,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集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实现集团发展战略,最终服务于国家“双碳” 重大战略。
主要参考文献:
[1] 金世辉. 数字化背景下企业集团司库管理体系研究—— 以A 企业集团为例[J]. 投资与创业,2022,33(07):162-164.
[2] 刘粮, 王刚, 邓欣晨, 赵志威. 集团型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司库管理探析[J]. 财务与会计,2019(13):60-63.
[3] 武传德, 孙钰雯, 薛博. 财务公司数字化转型创新探究 [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22(05):94-96+108.DOI:10.13298/ j.cnki.ftat.2022.05.008.
[4] 杨涛, 杜晓宇. 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M]. 人民日报出版社,2021.
[5]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 绿色金融政策与产品[M]. 中国出版集团, 中译出版社,2022.
[6] 杨农, 王建平, 刘绪光.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实践与策略[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
责编:梦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