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经济发展现状、面临挑战以及改善措施
- 来源:消费电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新一代信息技术,面临挑战,改善措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2-29 16:31
许峻铭
【摘 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与应用,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动能,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较好,但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仍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例如数字经济在赋能实体经济时如何无缝对接、数字经济在商业落地时如何形成有效闭环以及数字经济产品与其服务对象之间产生的认知鸿沟如何消除等。本文将综合探讨数字经济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相关改善措施。
【关键词】数字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面临挑战;改善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新的动能。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为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 38.6%;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是45.5万亿元,在GDP中的比重达到了39.8%;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是52.2万亿元,在GDP中的比重达41.5%。由此可见,目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良好。然而不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应用层面上,其发展都还有极大的上升空间,均存在落地难等问题,例如 “新零售”“新制造”等由于商业模式不成熟、盈利模式不清晰、用户使用不习惯等诸多原因,导致其落地难度仍然较大。笔者本职工作为专注于数字经济产业投资领域,长年跟踪软件、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国内软件行业生态有所观察,特此抛砖引玉分析国产软件行业商业推广面临的实质困难以及相关对策,提出有建设性意见的建议,为促进国内数字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数字经济发展概况
(一)数字经济的定义
数字经济是继人类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电子信息传输通道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然而数字经济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目前国内外还尚无统一的定义,凡是直接或间接涉及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人类经济向前发展的经济形态都属于数字经济范畴,例如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以及新零售和新制作等等。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快、辐射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1]。
(二)数字经济发展相关支持政策
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建设国家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实体经济,发展数字经济。”由此可见,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党中央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数字经济发展并列在一起,从侧面反映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意义。如今,大数据战略、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和数字中国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2]。
(三)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自2013年以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物联网设备的应用普及,淘宝、京东、美团、苏宁易购、拼多多等大型购物平台发展迅速且竞争激烈,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向成熟期迈进,呈现出传统行业互联网化和基于互联网模式创新不断涌现的特征[3]。目前,数字经济已经渗透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协助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近些年在疫情的影响下,远程办公、视频会议、云上作业的应用场景需求不断提出,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4]。
二、数字经济发展面临挑战
通过多年企业调研与行业实践,笔者发现很多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在拓展业务时遇到如下瓶颈,且这些瓶颈具备行业普遍性。
(一)现行数字化业务难以与传统行业兼容
以某家知名数字化服务公司业务开展为例(以下简称数字公司),数字公司是一家聚焦金融科技的信息服务类企业,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分布式、云计算以及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的应用,驱动软件及服务产品智能化迭代,“助力”金融机构安全合规地推进基础架构转型及业务创新[5]。简而言之,其主要业务之一便是围绕核心服务企业(链主)的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供应链服务,包括协助这些上下游企业办理银行贷款等业务。公司目前已经根据用户特点和需求开发了包含智能合约、加密算法等开发级平台或应用级软件,并根据行业特点开展多样化服务,比如针对乡村振兴的农业金融服务、针对中小银行的银税互动以及扶持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等。
数字公司近些年一直在挖掘重要链主上下游合作伙伴的需求,针对这些用户需求开展多种数字化产品服务,尤其是对资金使用效率和占用成本更加敏感的资金密集型企业,比如新能源汽车企业、医药企业等,还有一些难以获得股权类投资机会却有着较为稳定收入来源的传统行业的企业,比如烟酒企业、文旅企业等。然而,这些有潜在需求的用户却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一是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薄弱,大部分传统行业企业还是以人工作业为主,缺乏数字化技术工具,导致数字化业务介入时缺乏有效的“衔接”;二是部分传统行业企业决策层把更多精力放在如何巩固自己传统业务,而不注重数字化转型,不重视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数字公司对这些企业开展数字化业务时的无形阻力较大;三是传统行业企业缺乏对IT部门人员的专业数字化技术和业务培训,IT部门人员难以明白数字化业务流程和商业逻辑,因此当第三方数字化服务机构参与流程再造时沟通成本较高。
(二)数据孤岛不利于数字经济产业深入发展
还是以上述的数字公司的金融数字化转型服务为例,银行开展信贷业务时,采用先进的风控模型,为银行授信部门对贷款人的还款能力评价以及还款进度追踪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然而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架构下的风控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支持,仅仅依靠银行的资金流水等传统信息难以完成。数字公司与各地中小型银行开展合作时,也采用政税合作模式,帮助银行端完善风控模型,然而这中间需要银行及相关机关部门让渡部分数据以丰富风控模型,尽管现有区块链等技术可以使得数据“可用不可见”,但各方对数据资源让渡仍持有保守态度。
(三)客户对软件产品付费意愿低
数字经济的主要载体为软件,而软件作为产品形态不被认可,销售模式被迫“捆绑”。很多企业在采购软件服务时通常因难以评估其价值而倾向于连同硬件一同采购,使得软件服务商被迫增加硬件产品(内部嵌套自行开发软件)以增加收入规模,例如某营销软件公司为扩大营收而将自身软件嵌套在自行开发的服务器中,再向买方出售服务器,效果超过原先单独出售软件服务。这种模式下由于硬件附加值偏低,降低产品整体毛利水平,导致软件服务商被迫在“营业收入”和“利润率”中只能选择其一。为实现软件收费模式需要重构,需要与国际接轨,在软件产品的收费方式上,国外普遍接受订阅的模式,按使用收费。国内受制于硬件采购的思维,在软件的收费上多采用一次性买断的方式。很多优质的软件企业正在尝试用订阅的方式向国内客户收费。
以某家业内知名软件公司为例,其软件产品可以大幅提高GPU芯片使用效率、降低GPU芯片使用成本,未来有望成为垄断算力市场的虚拟算力供应商,这家公司由国内最早一批从事通用芯片虚拟化的整建制团队,自DellEMC研究院出走后独立创立,是当前市场上极为稀缺的AI算力资源(高阶算力芯片)虚拟化&池化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其标准化软件产品的成熟度和技术领先性已成为业内第一。
三、数字经济发展的改善措施
通过对企业的调研,笔者认为国内以软件和信息化服务为代表的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和敢于创新的商业精神,但仍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尤其对于数字经济所产生的商业模式的理解,笔者具体建议如下:
(一)持续推动数字经济等职业技能培训
AI、数据库、云服务等IT相关软硬件考试层出不穷,一些企业为扩大自身业态也推出考试系列,国内如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大型企业都有多个门类的专业认证,而细分领域有中电麒麟自行研发的操作系统从业认证,达梦推出的数据库从业认证等,工信部也与诸多企业合作并推出了多门资格考试。笔者建议更进一步从院校在读学生抓起,推动多层次认证体系,以便未来潜在数字经济从业人员进入岗位后能迅速接纳国产软件的操作习惯,降低使用难度。除了有关部门推动系统科学的培养体系和认证资格外,人社部门也应将这类考试资格纳入重点关注领域并提供相应奖励以提高其含金量。
数字经济发展离不开既了解公司业务也懂得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对具体企业需要灌输理念,对于全国范围需要树立人才培养范本。我国的数字经济建设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的预测,到2025年我国的大数据人才缺口将高达230 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培养的学历人才在填补该空缺上明显不足,各地区人事部门也可设立新的职业证书以引导数字经济从业人员完善自身认知体系,比如资本市场学院设立“粤港澳金融科技师”资格旨在培养大湾区金融科技相关的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方案就包括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通识知识。未来应持续鼓励和支持数字经济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
(二)开展数字经济发展试点区域
“数据孤岛”发生的原因之一在于各部门之间欠缺信任或者缺乏交流,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技术层面通过区块链等先进解决方案降低各方信任障碍。而在法律、制度设计层面,建议各地区可参考国内外 “沙箱”模式,设立试点示范区,让业务跑在法律前面,方便业务提前了解商业闭环路径,也方便法律法规制定方了解风险点。当前,全国各地在创建智能算力中心,推动AI产业的发展和优化城市的治理。北京市中关村科学城创建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示范区里面采购了各种国产软硬件作为支撑城市管理的各种系统,我们希望各级政府在政府信息化中能够创建更多先行先试的示范区,积极采购国产软件,支撑创新,对于国产化创新软件的采购,能够简化审批和立项流程,缩短采购周期并给予资金的支持。
“数据孤岛”发生的另一个原因主要在于当今互联网应用发展太快,导致互联网用户信息数据得不到完善保护,如果所有国产软件以及在国内运营的外国软件企业都把用户信息交由国家相关部门进行管控,或者由国家出面建立用户信息数据中心,所有软件企业只能申请访问而不能自由访问用户信息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一步保护用户信息数据,也可以解决数据孤岛问题。
(三)对重点软件使用用户进行软件业商业模式培训
软件行业在国内兴起时间较短,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软件采购模式为订阅式服务,而国内除了金山云等个别应用级软件外,鲜有订阅式采购模式出现在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而政府和国有企业也恰好是软件使用的重要客户。采用传统硬软件一体机采购或者简单招标模式容易造成软件企业为迎合用户而盲目涉猎自身不擅长的硬件业务或者被迫与硬件生产企业绑定销售,这些都不利于软件行业生态健康发展。
尽管这些年国家不断倡导“信创”产业发展,但发展效果不太显著,大部分“国产替代”仍然流于表面,难以产生 “粘性”。我国为推行国产化软件的覆盖面,支持国产软件健康发展,近年来很多政府部门、国有企业都率先使用正版化国产软件,但其中个别国有企业存在“应付”审查,内外两套软件轮换使用等现象。而软件使用需要长期培养和反复迭代,并要使用者与软件服务商经常反馈以改善软件功能,才能不断促进国产软件不断升级和改进,让国产软件得到健康发展。但过往二十多年中,因为盗版软件(尤其是国外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的存在,使得国内用户既没有培养出付费的意愿,也没有培养出使用国产软件的黏性,不利于国产软件长期发展。为了促进国产软件长足发展,由相关部门牵头为政企所涉及软件应用的部门人员进行软件行业商业模式培训,了解订阅式采购等符合软件行业特点的商业模式,明确国产软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重视国产软件发展不起来的弊端等等,用切实的方法扶持国内软件行业发展。
结语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基于过去十多年间互联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底座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软硬件基础设施,但若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数字经济仍需要在技术突破、技术人才培训、数据安全共享和商业落地等方面着力。
参考文献:
[1] 石勇. 数字经济的发展与未来[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78-87. DOI:10.16418/ j.issn.1000-3045.20211217002.
[2] 王晨曦.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研究[J]. 中国商论,2023(19):5-8.DOI:10.19699/j.cnki.issn2096- 0298.2023.19.005.
[3] 宋清辉. 数字经济驱动实体产业转型升级[J]. 中国商界,2019(6):46-47.
[4] 洪银兴, 任保平.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内涵和途径[J]. 中国工业经济,2023(2):5-16. DOI:10.3969/ j.issn.1006-480X.2023.02.002.
[5] 无.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 年)》[J]. 中国金融家,2022(Z1):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