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探析

  • 来源:高教探索
  • 关键字:高校社会,专业,认同探析
  • 发布时间:2024-01-09 19:59

  蓝宇蕴谢丽娴

  收稿日期:2023-07-26

  作者简介:蓝宇蕴,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丽娴,广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广州/510631)摘要:在我国内地高校专业发展中,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度相对偏低,并成为制约社会工作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埃里克森自我认同理论为视角,就内地高校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展开探析。研究发现,与市场经济密切关联之功利性价值的严重冲击、社会工作初期发展阶段对专业认同的制约、高校既有微观体制机制给专业发展带来的影响等等,均是引发或强化高校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程度偏低的主因。建构与培育有助专业认同提升的新社会价值观、在摆脱阶段性约束中建构有助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提升的稳固社会基础、在高校体制机制改革中关注专业认同的改变,是全面系统转变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状况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专业认同;自我认同理论最近三十多年来,我国大陆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社会现代化的强力推动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有高校率先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并开始培养学生起,就拉开了改革开放后境内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序幕。截止到2020年,全国有330多所高校开设有社会工作的本科专业,截止到2022年,全国共有180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开设有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授权点。历经几十年的发展,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虽取得显著成绩,但迄今为止,如何办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如何增强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意识,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一个专业的未来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在校生的情况,甚至与其总体性专业认同状况密切相关。基于此,本研究针对高校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展开探讨,以求给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问题的提出

  在高校专业教育中,专业认同由于与大学生的学习动力直接相关,而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工作是以“助人”为中心的专业,需要为有社会服务需求的群体提供专业化的帮助,而其专业“助人”背后的驱动,无疑很依赖于行为主体的意愿。其中,作为潜在主体的高校社会工作学生,如果没有基本专业认同的支撑,仅助人意愿培育就困难重重。我国内地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长期面临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高考生以社会工作专业为第一志愿的报考率与录取率偏低。对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以下简称华南师大社工专业)108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第一志愿录取者仅有10人,占比不足一成,完全未填报而纯属调剂者共26人,占比达到24%。第二,在读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中,转专业者比例较高。华南师大近年转专业情况表明,学生起初以考上较理想学校为目的,而以社会工作专业为跳板并在入校后转入其他专业者人数较多。华南师大社会工作专业在近四届且每届不足50人的专业班级中,共转出47人而转入者则为零。事实上,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普遍存在招生规模小、以调剂录取新生为主、转专业较多与生源结构不甚理想等问题。第三,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进入社会服务及相关对口行业的就业者比例较低,且有学历与毕业学校层次越高,直接对口就业反而越少的情况。以上种种从不同侧面表明,高校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度相对偏低。

  获取内在与外在认同(identification)是人之为人的一种普遍诉求。所谓认同,意指向自己更优者在心理及行为上的认可,借此可缓解心理及行为上的不确定性乃至内心焦虑及挫折,专业领域同样如此。内地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专业认同度普遍偏低的问题,不仅是长期存在的一个痛点所在,且是制约社会工作专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显性问题。此外,由于社会工作专业本身实务性很强,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其所对应的社会服务行业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密切的互动关系,其中,社会服务行业欠成熟的总体状况及其种种负效应,均会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传递到专业教育领域,这在全面拉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同时,也会反过来给社会服务业的发展带来种种负效应。如此循环往复,再叠加上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本来就是西方社会的“舶来品”,难免面临文化制度的适应问题以及本土化的挑战,这无疑进一步强化了高校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问题。

  二、相关研究回顾与理论分析视角

  (一)研究回顾:专业认同与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关于专业认同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专业认同内涵、评价标准、测量工具及影响因素上。其中的国外专业认同研究,大多交织在职业认同的探讨中,测量工具主要是基于问卷,有将其与SARSA事件等社会因素、学校教育、支持性工作环境及就业期望等相联系而进行探索的,并有将其与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和社会认同相结合而进行探讨的倾向。[1]国内专业认同大多围绕大学生或特定群体展开,并聚焦在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中。诸如,有强调专业认同是自我评价基础上对专业与自身发展关系的认识以及对专业接纳的过程[2],有把专业认同从情感认同、匹配认同、价值认同、身份认知和行为认同维度进行探讨的[3],有将专业认同结构与专业价值、专业认识、专业教学、专业环境和专业偏见维度相结合而进行探讨的[4],有针对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特点而从认知性、情感性和持续性维度进行探讨的[5],有在对不同高校、年级及专业学生的调研基础上,指出专业认同与专业认知、专业教学、社会环境以及亲缘友缘关系等因素相关[6],并且专业认同还与学生条件、就业前景、社会舆论、学校及家庭环境等因素相关。[7]另外还有研究认为,大学实习对职业或专业认同呈正相关并影响其专业认同程度[8],而专业认同度又对学习动力、倦怠程度、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9],而专业认同度高者在职业规划方面往往会有更优异的表现[10],且可有效预测其职业决策,其中情感因子的预测力最强,认知因子则居于其次。[11]上述关于高校专业认同的研究,涉及面比较广,但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研究成果较少并且涉足深度有限,关于测量工具的开发应用更少。

  ·学科与专业·高校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探析在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对专业认同探讨具有倾向性的研究结论是,总体专业认同度偏低。[12]围绕于此虽有角度不同但是大同小异的解释,如有从认知、情感以及行为持续性研究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者[13],有从个人特质、年级、大学前了解、学校类别、专业实习等方面展开探讨者[14],有从社会工作专业角色评价与社会评价不高、职业化与本土化进展较缓慢、专业可替代性强等方面展开探讨,并认为这些因素才是诱发专业自我贬低的主因[15];有认定专业认同障碍是与制度环境及高校管理力度不足,如与师资素质不高、专业对口率与学历及职称偏低、学术产出较弱、教学配套不齐、实践基地不足、专业图书等资源不足,并且与对口从业报酬不占优势、工作强度大与发展空间小、地域性与“转业性”流失频繁等相叠加而使问题更严峻,制度环境优化和高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是改变专业地位与认同状况的关键[16],有从毕业生就业意愿形成机制中解释专业认同的制约因素者,提出要在对口就业意愿与专业认同的相互建构的关系中强化专业认同与从业意愿[17];有从宏观体制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相应体制机制未有系统化设计,旧体制造成本专业岗位不足与社会认同度不高[18];有从社会认同与社会资本视角进行分析并认为,行业认同度不高、职业定位模糊、毕业生流向资本收益较高行业或职业[19];有从社会认知度低、薪酬低、理想现实差距大、身份尴尬、岗位和发展方向不清、职业规划难等因素中发掘专业认同不高之因并提出对策建议者[20];有从社会工作起步晚与滞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解释专业认同者。[21]以上这些大多有调查支撑的研究表明,高校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问题虽呈现方式多样,但均与系统化的缘由相关,在此路径下展开更深入的探究是走出专业认同困局的根本之道。

  (二)理论分析视角:埃里克森自我认同理论

  本研究的主要理论分析视角,是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E.H.)提出的自我认同(self-identity)理论。该理论亦称自我同一性理论,其核心内涵特指,人在心理及情感上对人对事的自我认可与接纳的状态[22],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信赖的人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与内在自信”[23],且这种认同是内在外在兼具的,不仅有内在的自我认可,还有可感受到的外在环境对自我的认可,即是全方位的认可状态。埃里克森自我认同理论主要关注人对自我系统化的同一性、一致性或连续性的认可,包括在个人和集体层面的认同,前者是自我层面的一种认可体验,后者则是社会层面的一种认可体验。埃里克森自我认同理论建立在个人与社会双重维度的基础上,且处在不断反思与调整的过程中。此过程恰好与个人的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相关,并体现在不同生命周期及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而且在人的不同生命周期,自我认同是在化解危机中完善的,是在克服自我角色混乱中获得更具确定性的自我认同,并建立起恰当的自我认同。

  埃里克森自我认同理论既关注主客体关系的建构,也关注自我认同与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中心理认同的调节与健康人格的形成问题[24],因在埃里克森看来,人之生命以不变的顺序及周期展开,是由人的生物、心理与社会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是经历不同阶段的心理社会性发展过程的结果。大学生恰好处在自我认同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自我认同建构的弹性空间很大,但大学生自身在人生经历和认知方面存有较大局限,面临处理角色认同与混淆、人际关系亲密与疏离等矛盾关系,容易引发心理焦虑与冲突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或缓解,自我认同甚至人格发展就可能会遭遇不同程度的扭曲。总之,埃里克森自我认同理论,特别是其关于心理社会性发展的解释,在高校专业认同的建构、培养与形成中,都是很具启发意义的透视角度。

  三、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建构的制约因素在本研究中,专业认同特指高校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及其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的一种心理认可与接纳,并主要体现在专业价值、专业行为及专业情感层面。大学生就特定专业的认同度高低,是诸多因素包括专业自身特点、社会环境、亲友态度、校园文化等交互作用的结果。如果从表象看,高校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不高,与体制外的人力资源及其社会保障机制、一线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度偏低、高考生与家长及其亲属对社会服务业持有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等因素相关,也同我国志愿服务总体规模小、结构单一、参与范围狭窄与社会影响力有限等因素相关,另外还与社会工作专业的知晓度与认知度较低、作为社会服务业主要载体之社会组织的种种问题相关。而这些问题均给高校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带来种种负效应。

  (一)功利性社会价值观给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冲击

  社会工作专业固有的价值理念,是专业认同实现的自带“工具”。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学生普遍认可并且对其专业价值做出正面的感知和评价,主要缘于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制度化体系,是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贯彻执行,也是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力提供规范化社会服务的体现,拥有强大政府力量的支持。就其核心价值而言,社会工作专业由于关注弱势群体利益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围绕助人自助、以人为本、社会关怀和弱者支持等社会价值展开工作,因而,是社会的良心专业,融入优良品质和操守是其专业价值的基本要求。客观地说,社会工作秉持的基本价值,恰恰也是现代人类社会所倡导的共同价值,对这种专业价值,社会工作学生往往有在更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认同。华南师大社会工作学生关于本专业价值的认同度达到99.17%。换言之,源于自身的专业价值与行动规则,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获得,拥有与其专业属性直接相关的天然优势。

  然而,专业认同并非单纯由专业价值所决定,而是由所在专业和行业的经济利益、社会声誉、专业情感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并且更是当下主流社会价值综合作用的呈现。专业认同是联结学生主体意愿及行为与客体环境之间的“桥梁”,尤其外在环境就是通过专业认同进而影响从业意愿的。我国现阶段的主流社会价值,与市场经济机制全面渗透密切相关,功利主义价值理念已成为主导性的社会价值观,这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存在一定的反差。社会工作领域基本归属在非营利范围,专业毕业生如对口寻求就业岗位就主要集中在工青妇与社区服务等部门,这些工作岗位论薪酬水平总体上都比较一般。而在当下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中,意向性从业兴趣很重要[25],年轻人的主流就业选择,往往是以薪酬吸引力、岗位挑战性与稳定性为取舍标准,所蕴含价值取向与社会工作价值取向之间还是有较明显差距,并给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带来不利影响,很容易抵消社会工作固有价值给专业认同带来的正面效应,且此因果逻辑还有相当普遍的适用性。有台湾高校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调查显示,多数学生持有中等认同,实习经历、专业训练时长与兴趣等与专业认同呈正相关,社会环境影响显著。[26]其中,社会精英阶层价值取向与就业预期也对大学生专业认同产生直接作用。总之,功利性社会价值及氛围,给高校学生及其亲友网络的专业认同以影响,并不可避免地渗透在高校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中。

  (二)社会工作初期发展阶段及其对专业认同的制约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仍处在初期发展的特定阶段,由这个阶段性特点所决定而具有很强的政府依赖性和“社会”依赖性,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专业认同的总高度,甚至也在相当程度上框定着高校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高度。

  首先,社会工作初期阶段的特定发展状态及其很强的政府依赖性,圈定了学生专业认同的限度。初期阶段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很依赖如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推动。作为关注弱势群体和以社会公平为依归的社会工作专业,其教育发展很需教育制度及政策的配合跟进,包括依赖具有制度保障的教育资源投入。与此同时,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实际也强化了其政府依赖性。在社会工作教育与专业实践的关系中,专业教育是很依赖专业实践的发展的。而政府是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推动者,尤其是购买专业服务的最大行动主体。在此,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制度与专业地位的获得,如专业技能的权威认定、社会服务法律制度及政策的出台,如作为社会工作主流就业阵地的社会服务业,其制度政策的制订、颁布与监督落实,服务资源投入等,都离不开政府“在场”。此外,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还需要政府更彻底从“以政代社”、“政社不分”、“包办社会”遗留问题中走出来,专业教育与专业认同才有更大拓展空间。而以上诸多政府性依赖的实现,均是提升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促进因素。

  其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初期的特定状态及其“社会”依赖性,也不同程度地圈定了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总体限度。社会工作既然以扶贫济困、帮助有需求者为己任,其本身在由“政府、市场与社会”形诸而成的理想现代社会系统中,作为“社会”领域的社会工作,必须有充足“社会性”的保障。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政府依赖性与“社会性”依赖性这一充满“悖论”的关系中,就初期发展阶段而言,同样对“社会”领域具有很高依赖,因而,只能处在“社会性”匮乏而“无以依赖”的困境中。由于长期大政府格局的影响,我国社会领域一直处在艰难发育中,远未形成较理想的现代“社会”系统。大学生无论是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还是在专业服务参与中,其专业态度不够积极,尤其是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薪酬相对偏低,往往成为高校学生专业评价中的一个减分项。另外,我国参与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数量与规模仍然比较小,自身规范不足和未形成稳定高效的运行机制,同时,高校自身也未能与社会组织建立多元化合作机制等。还有,从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相关的志愿服务领域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主要是以政府或党团组织的大型活动为主,形式与内容均与社会工作专业之间缺乏直接关联,这些都给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专业认同培育以很大的制约。

  (三)高校微观体制机制给专业认同带来的限制

  我国高校治理的重要特点,是自上而下的强行政化取向。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专业并非是按专业规律布局的,而主要是按行政逻辑设置的,这给专业教育和专业认同带来无处不在的行政化“后遗症”。在高校体制机制中,有碍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至少有两个:一是高校专业发展中扶强而不扶弱的倾向,严重弱化了社会工作等弱势专业的地位。我国高校行政力历来都比较强势,在专业资源获得与行政权介入强弱之间,有高度同构的特征,并通常诱发了强专业更强、弱专业则难以由弱变强的问题。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基本属于新建专业,配套建设尚在进行中。其中,与初始落脚点相关,社会工作专业一般归属在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哲学、法学、历史学等学院或系所之内,专业地位一开始在其所在学校或学院,均带有一定的边缘性。而更具实质性影响的情况是,由于近几十年来高校普遍秉承实用主义的专业发展原则,绩效评价基本简化为论文发表、著述出版、科研经费及奖项的获得。在这种考核评价标准之下,实务性强、重实际能力培养,并关注与行业建立业务关系的社会工作专业,特别是在专业师生的绩效考核上,难免就会表现得相对弱势。而这种考核机制再叠加上专业发展初期阶段固有的弱势特质,社会工作专业往往成为被高校行政力量所“优化”、甚至是被取缔的对象,毫无疑问会影响专业建设与专业认同意识的发展。

  此外,在我国高校专业教育发展中,长期存在根深蒂固的重理论与轻实践的倾向,不利于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成长。作为“舶来品”,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开设,基本是参照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普遍开设有社会工作导论、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个案工作、社会政策、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行政、老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从这些课程中不难发现,与其他专业更偏重讲授式教学课程的安排相比,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则有更多的实践性或参与式教学内容。恰恰是因其拥有更多的实践性或开放式教学安排,这在让社会工作学生获得更多社会参与机会的同时,社会中不利于专业认同的种种问题,也渗透到学生的专业意识及专业认同的形成中,如过于功利性社会价值也乘机介入,给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及职业认同带来一些困扰。

  四、促进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对策思路及建议由于专业认同教育是专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对大学生学业效果与未来职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27]应当说,专业认同不仅是专业使命的要求,也是高校专业教育效果的呈现。在我国仍然处在社会工作早期发展阶段的特定条件下,大学生面临的专业认同问题和挑战是全方位的,既有来自高校、政府与社会各自因素的影响,也与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场域背景密切相关。其中,在社会工作专业的主要产出中,与社会效益、精神价值、情绪价值的实现高度相关,而这些价值的显现,往往更难以度量并更依赖长期潜移默化及累积。伴随我国经济的飞跃式发展,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有更充分保障的条件下,寻求社会精神价值的实现,也会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同性的社会追求。在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发动与推动越来越多人参与到与社会工作相关的事业中,高校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自然就会有越来越坚实的社会基础。

  (一)建构有助促进专业认同的社会价值导向

  正如前述论及的,高校学生就某专业的认同高低,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当社会大众逐步树立起社会效益取向的发展观之时,高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达成,才会拥有广泛的价值基础。由于宏观社会结构对个体专业认同有深度的塑造作用,而我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中,所秉持经济主导且具有结构性特征与相当固化效应的单一发展观,显然不利于非营利领域的良好发育和成长。恰恰与此相关,无论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社会服务行业,还是企业社会责任或公益慈善领域的发展,均深受这种发展导向的牵引,给大学生甚至尚未进入高校的“准大学生”以不良的专业导向。就此意义而言,营造有利社会工作专业成长的新社会结构及其社会价值土壤,才能逐步冲毁过于功利主义社会价值的根基。

  客观地说,伴随近年来对长期形成的、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发展观的不断超越,我国社会已经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型,即由过去单一经济取向及功利主义价值观具有相当偏向性的发展,转向以物质与精神发展并重、个人与社会发展并重的发展观,给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促进,营造更适宜的社会“土壤”。与此相关,高校学生中并不看重经济维度的职业预期者在不断增加,其中,表达有意投身到社会工作相关领域去就业的人数明显增多。对华南师大社工专业在读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很热爱自己专业并愿意投入学习者有25%的比例,而热爱本专业并愿意投入学习者有64.81%,两者相加已接近专业学生的九成,且在这些学生的职业预期中,基本明确自己未来职业定位就在本专业的相关领域者达到77.78%。此外,还有研究者发现,近年报考社会工作专业的高考学生均有所增长,并间接说明高校学生的专业意愿已发生微妙的变化。[28]与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相关,无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相关领域的就业前景还是专业认同倾向,都有向好发展的预期和迹象,如果在专业教育中能够因势利导,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促进,有望收获事半功倍之效。

  (二)在摆脱阶段性约束中建构专业认同的稳固社会基础

  专业认同社会基础的建构,除社会价值的培育之外,还尤其依赖系统化社会联动机制的建立。而形成政府主导、各社会主体包括社会组织参与的社会体制机制,是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与本土化发展的建构基本路径,也是促进社会工作专业认同之社会基础的必须。鉴于社会工作事业现阶段发展具有很强政府依附性的特点,无论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还是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除了需要加强政治经济制度创新之外,同样需要加强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机制的创新,为此,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工作筹划、决策、执行与监督的落实到位均至关重要。据统计,在我国当下的公共体制机制中,直接参与社会工作发展的党政部门,至少有十八个以上,各自职能与利益角度均有差异,不少相互间并无行政隶属关系,难以形成合理的分工合作关系。鉴于此,还需要在我国的顶层制度设计中,提供协调性的体制机制安排,以形成更具整体协调性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行业系统,这样才能给社会工作专业友好型社会氛围的营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我国与社会工作发展相匹配的社会体制机制之建构,仍在摸索中,而要走出专业认同限制至少需关注以下几点。一是,现阶段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政府依赖性很强,尤其对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及政策具有很强的依赖。推动政府部门参与相关法律制度及政策的建构,如助推社会服务组织与社会工作职业制度的不断完善,让社会工作专业既有稳定的职业预期,同时又有良好公众认知,并形成具有法律制度及政策保障的生态系统,从根本上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二是,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依赖,其“社会性”培育同样成为改变并提升专业认同的重要因素。社会工作就其性质而言就归属在“社会”领域,其作用发挥主要通过社会组织来实现和体现,即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等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依赖服务型社会组织的表现,建立高校联合诸如工会、妇联、共青团等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互动合作机制,让专业学生参与到这些机制的运作中,进而可以在实操中提升专业认同意识。三是,营造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相关的新型社会成就观与价值观,通过培植全社会对助人价值的认知,包括与宣传部门合作,倡导与培植助人理念的新型成就观;通过对社会服务行业的人物、事件与经验报道,或通过专家专栏、广播电视与互联网等形式,培育人文情怀并抵消过于功利化价值的影响,让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获得更广泛社会认可,给并不能从职业中获得很高经济报酬的职业注入新的社会成就观,以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和职业认同。

  (三)在高校微观体制机制改革中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

  高校是专业教育发展的最主要阵地,也是专业认同意识培育的核心载体。一般而言,专业发展历史越长,专业资源积累就会越充分,专业实力往往就会越强,对学生的专业认同也越有助益。如果以此为标准来衡量,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显然处于不利地位。作为改革开放后获得关注与发展的新型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整个配套系统,其建立健全均处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甚至面临需要通过打破传统思路、调整专业规模与结构、改变专业发展“马太效应”的格局、增加新型专业资源的投入等举措,才能给专业认同创造基本前提条件的问题。由此,相对高校专业教育而言,就需要通过不断的专业体制机制创新,即改变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微观体制机制,营造良好专业教育环境,以逐步强化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荣誉感与认同感。

  针对强化专业认同的高校微观体制机制创新,改变学校资源配置形式,向社会需求旺盛而处弱势地位的专业倾斜至关重要。为此,第一,在高校微观教育系统中,通过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以改变社会工作专业的边缘地位。如通过健全专项扶持制度以提升弱势专业的地位。建立专项的专业扶持计划,可以为弱势专业发展作铺垫。社会工作专业与非政府、非营利行业直接相关,就业经济预期较弱,学校可通过更多专业资源投入,诸如吸纳优质师生、完善图书资料库、拓展实践基地、更新实验配备、鼓励师生参加更多专业活动等,获得更多专业发展资源,藉此提升专业地位与专业归属感。第二,针对不同专业建立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培养方式。目前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仍然存在单一化和专业区分度不高的问题。为此,针对社会工作实践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在强化实务教育的同时,更好地把握专业本质,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甚至可从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入手,培育专业认同意识。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是普及性的社会服务领域。我国高校可在借鉴基础上开展这类专业实践,既可为专业探索提供更多范例,也可让学生在服务环境中强化专业意识。第三,通过绩效评价机制改革,建立多元化专业绩效评价标准,如可增加更多实务取向的绩效评价标准,提升社会工作师生的专业成效感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HEUNG Y J,KWONG W E.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Outbreak Promotes a Strong Sense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mong Nursing Students.Nurse Education Today,2004(25):114.

  [2]彭艳红.加强专业认同,促进学生发展: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中文方向)学生专业认同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5):89.

  [3]廖婷婷.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李海波.新建本科院校学生专业认同及对择业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教论坛,2014(11):14.

  [5]王顶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8(8):34.

  [6]李志,王琪琪,齐丙春.当代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1(2):133.

  [7]常佩雯.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6(2):34.

  [8]何声钟.地方高校英语师范生身份认同调查与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7(3):26.

  [9]李巍巍,韩冰,胡秦.我国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2):21-22.

  [10]李荣,申洪娇,张瑞芹,冯占春.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认同的关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7):25-26.

  [11]毛兴永.高校师生的专业认同及其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2011.

  [12]陈清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专业认同的调查:对北京地区三所高校的调查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年增刊.

  [13]李朋杰.中国首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专业认同研究:以武汉市为例[D].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论文,2012.

  [14]衡孝庆,刘玉兰.大学生专业课程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社会工作专业为例[J].社会工作,2011(5).

  [15]李建红,王乾.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社工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6(1).

  [16]闭伟宁,罗树杰,李红.广西高校社会工作教育发展问题初探:基于广西8所高校的调查[J].社会工作,2013(3).

  [17]林诚彦,张兴杰,曾细花.专业认同影响从业意愿路径的实证分析: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J].高教探索,2013(3).

  [18]毛明华,陈赞畅.从社工人才大量流失看社会工作发展:基于当前社工毕业生流向的思考[J].社会工作(下半月),2007(8):45-46.

  [19]聂德民,宋守华.大陆社工人才流失现象的社会学解读[J].社会工作,2009(12):62-64.

  [20]白新睿.大学生社工流失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6):96-98.

  [21][26]廖正涛.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四川地区高校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11):187-190.

  [22]GOODWYN A.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English Teachers.English in Australia,2004(1):122-131.

  [23]ERIKSON E H.Identity and Life Cycle.New York Norton,1959:118.

  [24]李姿.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与建构:基于埃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J].大学,2020(9).

  [25]李国珍,徐乃斌,雷明珠.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的状况调查:以武汉市为例[J].社会工作,2008(2).

  [27]胡小爱.高校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述评[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5):14-17.

  (责任编辑刘第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