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五原:盐碱地上的绿色变革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内蒙古,绿色,变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1-12 16:34
2009年以来,五原县与多家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合作研究,积极探索盐碱地治理模式,逐步完善治理思路,如今已完成20万亩盐碱地的改造利用,让沉睡的盐碱地焕发出了生机,实现了盐碱滩变米粮川。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赵狄娜
蓝天白云下,一片片绿油油的高粱地,生机盎然,美不胜收。
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沃野良田的场景如今愈来愈多。“以前,我们这儿的土地盐碱化严重,几乎什么也种不成,种了,出苗率也不高。”来自荣义村一组的村民王成林说,“后来经过改良,每亩地平均增产150斤到200斤,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
“满眼一片白茫茫,寸草不生碱圪梁。年年辛苦都瞎忙,大片土地尽撂荒。”曾几何时,这是五原县最常见的景象。经过十多年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合作研究探索,五原县确定了“五位一体”(施用脱硫石膏、 增施有机肥、掺混明沙、施用改良剂、种植耐盐作物)、“暗管排盐”、“上膜下秸”阻盐三种盐碱化耕地改良核心技术模式,同时配套激光平地、秸秆还田、深松深翻粉垄等措施,目前耕地质量明显提升,土壤全盐含量降低0.3个百分点,有机质含量提高5%,pH值降低0.5个单位,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保苗率提高20%、达到95%以上;作物单产提高10%至15%以上,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10%以上。
盐碱是最大的县情
俗话说得好:盐碱地里种庄稼,十年九不收。盐碱地是农民最发愁的一种土地,也是中低产田的一个类型。根据2016年12月30日实施的一项中国国家标准《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规定,耕地质量分为10个等级,一等地质量最高,十等地质量最低。在盐碱地治理之前,巴彦淖尔市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六级,1~3等耕地面积15.3万亩,仅占1.4%;4~6等耕地741.8万亩,占比67.4%;7~10等耕地342.9万亩,占比31.2%;比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4.76等)低1.3等,比内蒙古自治区(5.2等)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低0.8等。其中,耕地土壤类型主要为灌淤土的五原县,总面积230.5万亩的耕地中,盐碱化灌淤土为123.1万亩,占耕地面积53.4%(盐碱化灌淤土中轻度的占29.0%,中度的占19.0%,重度的占5.4%),人均土地的一半受盐碱危害,严重制约着当地农民的家庭收入。
“春天三四月,走在田野里,满眼都是白茫茫一片,犹如积雪覆盖,其实就是盐碱地的春季返盐的特点。”五原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有关负责人向《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介绍,盐碱地对作物的危害作用很大,一是盐分过高导致作物吸水困难而亡;二是土壤透水透气性差造成作物窒息而亡;三是盐碱地干时收缩、湿时蓬松,对根系造成机械损伤,影响作物正常生长。“老百姓用传统的方法,大水漫灌压盐,结果造成用水量大,而盐分也是越压越大。”前述负责人表示,改良前,全县盐碱化灌淤土含盐量在0.3%~1.0%,盐斑含盐量大部分超过1.0%,一般作物很难捉苗,只能种植向日葵。非盐斑也由于盐分含量较高,抑制作物生长,一般产量较低,仅为非盐化灌淤土产量的30%~70%。而且,因连年使用化肥,农民掠夺式经营土地,只种地不养地,导致土壤板结硬化,耕作性能差;连年使用大车翻地,耕层27厘米以下有12厘米厚的犁底层,导致土壤通气透水性差,根系难以下扎,作物易倒伏,增产增收难。因此,改良盐碱化灌淤土是提高五原县农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更为严峻的考验是,五原县盐碱地的盐分类型比较复杂。“从外业观察和化验数据看,以氯化物、硫酸盐和碳酸盐,重碳酸盐含量高,分布广,但是盐渍土中所含盐分并不是以单一种盐类而存在,往往各种盐类都聚积于同一土层,形成复杂的盐分类型。”前述负责人介绍,根据盐分含量不同,主要划分为硫酸盐盐土、氯化物盐土、苏打盐土、硫酸盐氯化物盐土、氯化物硫酸盐盐土五种类型,在盐碱地主要表现症状为硫酸-氯化物盐碱地、碳酸类盐碱地、钠质碱化类盐碱地等。“无论哪种类型都各有危害。比如碳酸类盐碱地因有大量碳酸钠存在,不仅盐分浓度高,而且碱性大。苏打腐蚀植物的纤维组织,使植物蛋白变质,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土壤物理性不良。而钠质碱化类盐碱地地表呈灰白色、无盐霜、不透水,降水后积水严重,有些地方寸草不生,是光板地。”
因地制宜,多管齐下
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盐碱地仍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挖掘盐碱地潜力,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确保我国耕地红线的重要途径之一。
早在2009年,五原县就开始进行盐碱地改良研究工作。由于同一地块内,盐碱类型并不是单一的,大多以混合物为主,因此,改良盐碱地也以综合措施为主。土地整理、健全完善排灌水系统是改良盐碱地必备条件,在此基础上,方可采取其它技术措施。目前,成熟的技术主要有施用脱硫石膏或磷石膏、深松旋耕、选用耐盐品种、施用有机肥、施用秸秆、掺沙。
中国农科院相关技术专家很快就来到当地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与尝试,主要针对不同类型(轻、中、重)盐碱障碍耕地,突破传统的排盐洗盐改良盐碱的方法,通过调盐控盐技术,掌握盐分运动规律,使土壤中有盐无害,保证作物正常生长。通过总结,这里适用的最佳盐碱地改良技术模式是“上膜下秸”控盐抑盐模式。“上膜下秸”是利用专用机械将切碎至5~15厘米长的秸秆翻埋平铺至地下30~40厘米深处,形成秸秆隔盐层,在地表覆盖地膜,控盐抑盐效果突出,可使耕层含盐量降低21.23%,保苗率提高26.7%,增产25.5%。
在胜丰镇美丰村,“上膜下秸”取得了明显成效。卜玉明是胜丰镇美丰村三社农民,种植经验丰富,拥有耕地50亩,其中30亩使用了此技术,不仅很好地阻断了盐分的上升,减轻盐害,提高保苗率,还减轻了农民用工量。而另一位农民张金柱拥有耕地30亩,其中10亩使用了此技术,每亩增产35公斤,增收200元。“这里盐碱地比较重,也用过许多办法改良,但作用不大,目前为止,上膜下秸技术模式最有效,起码用肉眼能看得到。”
相关专家表示,“上膜下秸”盐碱地改良技术打破了农民耕地多年来形成的犁底层,使土壤上下通气,有利于雨水下渗,作物积水时间缩短,雨涝灾害减轻。而且试用该技术进行秸秆深埋时,将头一年的根茬全部翻入耕层以下,不留于地表,不用人工处理。若是传统耕作,春天耙地时,因担心地表的根茬破坏地膜,影响农事操作,农村媳妇全部提着箩筐捡根茬。最终推广结果显示,在中度盐碱地上,“上膜下秸”措施与农民传统耕作措施相比,保苗率增加8%、盘径增加2.4厘米、亩产量增加30.3%。在轻度盐碱地上,“上膜下秸”措施与农民传统耕作措施相比,保苗率没变、盘径增加2厘米、亩产量增加9.8%。
此外,内蒙古农科院、内蒙古土肥站、内蒙古农业大学与五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还共同实施了盐碱土改良及修复集成技术研究项目,研究适宜河套地区盐碱土改良与综合增产集成技术,探索盐碱土施用脱硫石膏、磷石膏、腐殖酸、有机肥、秸秆和土壤调理剂等改良剂的适宜用量、方式、指标体系,同时对改良剂及不同集成技术改良盐碱地效果进行示范。
复兴镇民生村,又名紫阳圪卜,该村总户数368户,总人口1651人,耕地1.78万亩,其中轻度盐碱地6300亩、中度盐碱地8000亩、重度盐碱地3500亩,盐荒地2000亩。村里曾人工挖了20米深的渗水井200多眼,现如今由于渠系配套、土地整改,渗水井不能使用。但该村万亩盐碱地由于近年来灌溉水的调控使地下水位降低,再加上灌排配套,加速土壤脱盐,使大部分以硫酸-氯化物为主要盐分(即可以溶于水,随水排走)的盐碱地变成稳产田。
改良之前,民生村土壤全盐含量4.72g kg,达到中度盐化土以上;土壤pH值在8.36~8.98之间,属于弱碱性至强碱性范围。碱化度在20.04%~67.48%之间,盐量达到中重度碱化土壤以上,说明盐分和碱化双重危害都比较严重,只能种向日葵,平均亩产50~75公斤,保苗率20%~60%。而改良三年后,通过每年观察盐碱地脱盐效果、向日葵保苗率、死苗率、产量,并逐年补施石膏量,发现向日葵保苗率均在80%以上、产量150公斤以上,中低产田变为中高产田,盐荒地变成可耕地,使耕层土壤pH值降低1~1.5;碱化度降低30%以上;盐分减少0.2~0.5个百分点,保苗率提高30%~50%,增产30%以上,产值提高300元/亩以上。
“五个必须”确保改良成效
“盐碱地改良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五原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回忆,“当时,虽然科技园区已经建立,会积极组织农民朋友观摩学习,每一次也都有社员在各种试验安排前流连忘返、围在技术人员周围问长问短,但仍有不少人将信将疑,并且争论不休。”
在天吉泰镇景阳林村搞改盐增粮推广示范时,社员们心存疑虑,只有心动,迟迟不见行动。正在为此事一筹莫展时,五原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了解到银定图镇宏胜村的社员积极性很高,村民们在没有项目的支持下,自发拉运磷石膏改良盐碱地。“我们没有一丝迟疑,赶去调研,然后就被眼前所见景象震撼了,只见到处都是石膏堆!一个社,拉了1万多吨!当地的社员说,他们还是学习我们推广的技术呢!”于是,推广中心连夜和天吉泰镇领导商量,第二天就组织该镇的100多人实地观摩,并让宏胜村村民现身说法。结果可想而知,回来后,堆积如山的磷石膏出现了争抢拉运的现象。“如今,只要开车行驶在乡间道路上,总能不时看见远处或大或小的‘雪堆’,不用问,那肯定是社员自发改盐增粮的成果。”
此外,在改良实施伊始,推广中心还协调电视台、报纸等媒体跟踪报道。从试验方案的安排到采样考种、现场验收,从干部的精神面貌到工作任务的艰巨繁重,都能够及时记载、宣传。“我们科技人员的身影不但活跃在田间地头,而且活跃在电视讲堂。工作动态也会通过给各级部门的信息网上报送,其中关于盐碱地改良方面的约占30%左右。”
据五原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仅以2020年与2018年监测数据三年对比为例,就能看出变化有多大:三年排盐量均大于灌溉水引盐量,改良后土壤pH值下降0.12,盐分下降2.55g/kg;年均排水矿化度下降0.72g/L、亩均排盐量由2018年233.8公斤/亩下降到2020年的212.3公斤/亩,下降21.5公斤/亩;亩均增产25.2公斤,增收181元,总增收905万元。
面对盐碱地改良的成效,五原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还总结出“五个必须”的经验做法。一是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坚持“项目工作目标化、目标任务责任化、责任内容具体化”,倒排工期、专人盯办,形成区市县镇村“五级联动”,确保了项目实施的高质量完成。二是必须坚持群众主体。在组织管理上,充分发挥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干,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好民力,运用好民智,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必须坚持项目整合。充分发挥农牧业、水务、交通、住建、规划、国土、林业、供电等部门作用,多部门合力,使过去各部门小而分散的项目资金实现了大整合,切实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放大了倍增效应,达到了建设标准高、建设效果好的目的。四是必须坚持土地集中流转。土地流转后,便于统一经营管理,便于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五是必须坚持运用新科技。坚持试验示范,因地制宜,先后试验改盐新技术、新产品,通过综合研判使用效果,最终选定最适宜的“五位一体”整治方案。
盐碱地改良的五原模式
攻克了技术,解放了思想,五原县盐碱地改良进程逐渐开启加速跑。但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状况下,一些痛点难以避免。县农科局盐碱地改良项目负责人李二珍指出,盐碱地改良工程技术含量高,而且是长久工作,因此急需引进培养相关人才更好进行现场指导。通过近年项目的实施,与各科研院所合作,明显感到人才的短缺,尤其是缺乏有实战经验的研究生、博士生。同时,虽然引进企业较多,但产业带动和农企利益联结能力有限。此外,重度盐碱地需要不断改良,建议其改良期为三至五年。他还表示,“目前,全县仍面临盐碱耕地面积大、质量等级低的问题,土地‘薄、瘦、硬’,所以急需出台制定最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确立专项,持续进行盐碱地改良。”
盐碱地改良,一头连着国家战略,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下一步,五原县的目标是按照全国耕地质量评价技术标准,摸清全市耕地质量家底,掌握耕地质量变化趋势,制定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实施“高效节水灌排、高标准条田建设、盐碱地分类改良与精准治理、有机质提升沃土、农田生态提质、耕地质量监测与信息化、农业科技服务”七大工程,较大幅度提高亩均投入,以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在产出能力上再造一个“河套”。
李二珍进一步解释,所谓的高标准农田配套,即实施后耕地配套的渠、路、水、电、技、管各要素齐备,建成田方林网、渠连路通、地平如镜、旱灌涝排的标准。他认为,盐碱地改良应遵循“改、用、留”三种方式。改,指成本低、基础好的进行改良;用,指成本高、易返盐的发展养殖或无土种植;留,指地势低、基础差、改良成本过高的作为积盐累盐、干排盐功能区、原生态保护区,让耕地有自由呼吸的空间。
针对未来的改造提升,李二珍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综合全县农业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统筹部署,做好中长期农业、生态、建设等用地保障需求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中长期盐碱地修复和综合利用规划,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有序推进。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多部门分工合作机制,全面统筹和协调盐碱地的修复利用工作。三是扩大资金投入渠道,强化使用效果。建立盐碱地改良专项资金政策,将投资标准提高到每亩2500~3000元。整合黄河流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社会化服务、秸秆综合利用、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等涉农项目资金,打造一批盐碱地改良典型项目区。四是建立内蒙古自治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院,主要围绕自治区盐碱地优势作物繁育、盐碱地土壤质量和产能提升、盐碱地生态化利用三大领域进行技术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