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低迷经济

  作者:刘兰香

  2023 年中国商业世界和资本市场最大的意外,可能都来自于拼多多。

  在发布创纪录的三季报业绩后,美股拼多多大涨,并在2023 年11 月30 日市值首次超过阿里巴巴,成为中概股“新王”。在这一历史性时刻到来之前,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于2023 年11 月29 日上午罕见地在公司的内网参与讨论称:“我相信今天的阿里人大家都在看都在听。我更坚信阿里会变,阿里会改。所有伟大的公司都诞生在冬天里。AI 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要祝贺pdd 过去几年的决策,执行和努力。谁都牛过,但能为了明天后天牛而改革的人,并且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和牺牲的组织才令人尊重。回到我们的使命和愿景,阿里人,加油!”

  实际上,在拼多多发布2022 年四季度财报后,重仓拼多多的段永平就曾经表示,拼多多“财报看着蛮赚钱的,说明开拓国际市场并不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印象中之前几个财报老说盈利是暂时的(大致这个意思),感觉后面还可能窥见,可好像已经连续几个季度赚钱了吧?”而从2021 年二季度到2023 年三季度,拼多多已经实现连续九个季度持续盈利。

  回想日本折扣服装零售商优衣库的创始人柳井正在持续下滑的日本经济环境中登顶首富的2009 年,与主打低价的拼多多拂去新冠疫情及地缘政治冲突等一切逆风蹿升至中国电商霸主的当下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历史不会重复,但总会压着相似的韵脚。中国经济是否会重蹈日本“失去的30 年”覆辙,已经成为2023 年宏观经济学界的一门“显学”。毫无疑问,中国不是日本,两国国情的差异要远超过共同点,但拼多多与优衣库在某种程度上的遥相呼应,还是能够让我们暂时跳出房地产,从一个独特的切口来观察中国经济。

  应该如何看待现象级拼多多?

  “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优衣库?”

  过去许多年,这个疑问都萦绕在中国商界人士的心头。但现在来看,我们大抵上是问了一个错误的问题。无论是优衣库,还是拼多多,都不过是在经济低迷期用不同的方式切中了消费者追求“质价比”的命门。换而言之,在掘金低迷经济方面,现象级的拼多多堪称“中国版优衣库”。

  相对于电商在中国20 多年的发展历史,成立仅八年的拼多多算是“后来者”。目前其总市值已经相当于四个京东,与行业老大阿里巴巴几乎齐平。很多人习惯于用消费降级来解释拼多多的光速崛起,这是把问题当成了答案,因为消费降级是所有企业面对的共同问题,而只有少数企业在面对这个问题时真正找到了答案—京东和阿里巴巴甚至都不能说在这一行列。

  在发布三季度财报时,拼多多集团的董事长、联席首席执行官陈磊说:“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经济持续复苏,以及消费市场的潜力和韧性。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实施,消费升级的需求日趋旺盛。与此同时,我们从用户行为也看到消费升级既关乎品质,也关乎价格,是‘质价比’的优化,是消费者对优价好物的极致追求。”

  抛开公关词汇来看,这一表述可以解读为:消费降级与消费升级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可能才是看待拼多多更合理的方式,也与优衣库在经济低迷期用低价但新颖的基本款服装迅速打开市场的路径不谋而合。

  再细看拼多多的第三季度财报,其来自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服务(广告)的营收为396.87 亿元,同比增长39%;来自交易服务的营收为291.5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15%。“交易服务”收入构成,主要包括多多买菜佣金收入、多多跨境收入以及部分百亿补贴的佣金。最值得关注的是跨境业务,虽然拼多多没有公布这方面的营收、成本和营销投入数据,但花旗的分析师称,拼多多本季度的交易服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与Temu业绩的快速提升有关。

  公开信息显示,自2022年三季度推出至今,多多跨境已经触达全球40 多个国家及地区。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目前主要是Temu,而关于Temu 的发展,陈磊没有透露太多的信息,仅表示:“我们希望利用过去多年积累的供应链的基础,为全世界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提供直接从工厂购买的渠道,提供更加柔性化、个性化的供应链以及更具性价比的综合购物体验。”

  供应链基础,也是另一个出海电商平台佼佼者SHEIN主打的优势。数据显示,在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Temu 在2023 年9 月的GMV(商品交易总额)已经逼近经营十多年的SHEIN。据悉Temu 将2024 年GMV的目标设定为300 亿美元,是2023年预计成交额的两倍多。

  也是在三季度财报发布后,很多分析师认为,从本季度开始,市场要认真地把Temu 的估值考虑到拼多多的整体估值当中了。而如果要问拼多多的海外业务空间到底有多大,或许可以再拿优衣库作为“镜鉴”:优衣库的母公司迅销集团在2023 年公布的2023 财年业绩显示,期内其海外业务销售额同比上涨28.5%,达到1.44 万亿日元(约合703 亿元)。

  新能源VS 房地产:亮面与暗面

  作为跨境电商代表的SHEIN和Temu,都在迈向海外业务的星辰大海。这背后是国内市场全方位的“卷”,而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接近极限的“卷”,才让中国企业有走向星辰大海的可能。

  正如经纬创投的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在2023年指出的,中国很多产业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快”的基础之上。以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迭代,抢占到互联网的网络效应,往往就可以取得最快的增长。在前些年,很多中国产品在这样高速迭代下,已经反向超越了美国。如今在智能制造时代,“快”一样是那个没有改变的东西。

  张颖以汽车产业举例称,此前传统燃油车至少需要三年时间的研发,七年时间的全球销售,才能够收回成本开始盈利,但现在中国的智能电动车企业,已经可以做到两年就迭代一个平台,并且这成为了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因为如果不能在两年之内迭代一个平台的话,这个车型无论是在智能化方面,还是在续航里程方面就都跟不上。

  “ 我们不要小看这个速度,速度背后体现了你的战略取舍,意味着你能够比竞争对手更早预知、预判、屡屡胜利;同时你又有更好的团队配置、灵活的作战单元与不冗长的决策流程等等……”张颖如是说道。

  作为风险投资人的张颖,对产业的发展无疑要保持自己秉性的底层乐观。但即便是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作为工业血脉和经济基础的能源消耗增速也会超出很多人的直观感觉:仅在2023 年10 月,全社会用电量就同比大涨8.4%;工业能源消耗更是连续五年增长,即使在新冠疫情管控最严格的2020 年和2022 年都保持正增长。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很大程度上要归根于新能源和电动车革命带来的固定资产快速折旧和资本支出快速增加导致的往复投资,所谓的产能过剩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例如经历过几起几落的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声音贯穿始终,但最终用不断进步的技术和不断降低的成本“卷”死了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竞争对手,创造了一个年营收达到万亿元的巨无霸行业。

  新能源之于当前的中国经济,可以说是“全村的希望”,对此中金公司的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清华大学的管理实践访问教授朱云来在2023 年给出了一个判断:未来20 年中国要完成大约200万亿元的新能源投资,每年就是约10 万亿元的规模,而过去房地产每年也达到10 万亿元左右的规模,“我们探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驱动,这足以作为一个新的驱动。”

  近年来,“卷”在国内产业发展的语境中已经成为一个偏负面的词汇,但无论是跨境电商,还是新能源或其它任何领域,“卷”本身不是问题,无效率地“卷”才是。由此反观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惨淡的现状也是房企前些年无效内卷的结果—碧桂园的“456”模式(即所有三四五线城市新获取项目,均需4 个月开盘、5.5 个月资金回正、6个月资金再周转)在十年前推出,在房地产行业掀起大干快上之风,但这种高周转模式既透支了楼市的购买力,也把产品力踩在脚下,风过后自然是一地鸡毛。

  曾经“卷”到极致的房地产全行业正在经历痛苦的调整,正在变得越来越“卷”的新能源行业也进入冰火两重天的局面,终局尚难断言。新旧模式的切换,注定是漫长而曲折的过程。2023 年最火爆的电视剧《漫长的季节》中,主角范伟在最后一幕冲着过去的自己高喊“向前看别回头”,老歌《再回首》的背景音乐也同时响起—这两者间的拉扯,正如今日的我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