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港产城融合发展,是2024年天津市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袁帅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天津市市长张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24年,天津将更加注重市场化引聚资源要素,全力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主动服务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加速构建“北京研发—天津制造”格局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其中一个方面便是构建“北京研发—天津制造”创新转化格局。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计划引育科技型企业累计达到1500家,培育具有上市潜力的企业10家。新建100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0个5G全连接工厂。年内市场化引进疏解功能资源落地项目投资额超过1600亿元。
天津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将统筹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港产城融合发展列为今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天津市人大代表、宝坻区委书记毛劲松表示,将以建设好发展好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为突破点,用好科技城京津两市市级层面会商协调机制,提升企业服务平台、公共实验平台、线上政务平台等10个服务平台功能,加强与中关村、天开高教科创园合作联动,推动更多创新发展要素向科技城流动、创新链和产业链在科技城布局。“我们将深度挖掘‘京源’‘地源’信息,重点对接央企二三级总部、区域总部、分支机构,主动跟进北京外溢项目,进一步打通‘创新研发在北京、验证转化在宝坻’的实践路径。”毛劲松说。
天津市人大代表、武清区委书记刘惠则表示,武清区将以京津产业新城建设为牵引,进一步强化“通武廊”小京津冀试验示范作用,深化拓展102项合作协议。2024年,武清区将全面启动中央创新区建设,以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为方向,聚焦智能科技、生物医药“双高引领”,深度参与京津冀产业链重构,深化与北京经开区、中关村,以及天开高教科创园等对接合作,市场化引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技术制造产业、高端功能、公共服务等标志性项目,加快创新发展轴等重点区域建设,努力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取得新成效。
加快京津冀组合港建设
作为京津冀的海上门户,天津港已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近年来,津冀两地港口间合作更是不断深入推进,合力打造以天津港为核心、以河北港口为两翼的世界级港口群。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天津将着力服务北京“新两翼”建设,强化天津港同北京空港、陆港运输衔接和港口延伸服务,持续提升滨海新区承载功能,更加注重发挥港口优势。
张工强调,港产城融合发展事关天津长远大局,要深刻把握港口经济规律,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走深走实。要更好发挥天津港集团作用,聚焦需求优化拓展航线布局,有效盘活存量资源,持续增强天津港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要优化航运营商环境,积极推进港口作业智慧化向航运服务智慧化拓展,完善集疏运体系,在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港口效率和便利化水平上取得更大实效。要大力开拓腹地市场,深挖京津冀区域潜力,服务好重点园区、重点企业。要高度重视发展临港产业和现代航运服务业,加大外向型企业招商,积极引育头部企业和专业人才,持续提升产业能级。要做好港产城规划,统筹生产和生活布局,促进城市与港口有机融合、相互赋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