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如何避险自救?

  什么是地震预警信息

  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100余人遇难。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预警网通过应急广播、手机、电视、专用终端等多种渠道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在地震波到达前,甘肃会宁居民的手机收到了中国地震预警网发布的地震预警信息:

  地震已到达,发震时刻23:59:28,预警时间28秒。信息来源:中国地震预警网、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地震预警不是地震预报而是警报,收到预警信息,表明已经发生地震,它指的是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向破坏性地震波尚未到达区域发出避险警报,一般只有几秒至几十秒,可以为公众争取紧急处置、避难逃生时间。地震预警功能非常重要,提前几秒钟的预警都是紧急避险的宝贵时间。

  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

  请牢记以下各手机型号的打开方式——

  华为: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小米:手机管家→家人关怀→地震预警。

  荣耀: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OPPO:设定→安全→SOS紧急联络→自然灾害警报→地震警报。

  vivo:天气App→设置→地震预警→启用地震预警服务。

  其他手机:搜索“地震预警”关键词,自行下载相关App。

  除此之外,我国部分地震多发地区的居民家中还安装了地震预警系统专用终端。它就像是一个小型的电视屏幕,一旦地震来袭,地震波抵达倒计时等预警信息就会出现在屏幕上,提醒用户赶快避险。

  地震自救指南

  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可以马上往户外逃吗?可以躲入衣柜等家具里吗?可以趴在地上或者躺着等待救援吗?这份地震自救指南一定要了解——

  地震逃生要点:把握“黄金十二秒”;勿慌乱,先躲避,后撤离,找空间,保护头,忌电梯。

  一旦被困怎么办:存体力,传信号,等救援。

  避震原则:震时就近躲避,震后快速撤离。

  避震正确姿势:伏地、遮挡、手抓牢。

  在家里

  1.近水不近火。保持冷静,快速判断自己所处位置和震动状况,就近躲避在厨房卫生间等小开间房屋内,近水不近火;伏而待定,保护头颈部。

  2.远离坠落物。不要站在窗边和阳台上,以免被坠落物体伤害;若在教室或图书馆,远离书架,躲避在书桌下方,双手抓紧桌腿。

  3.不乘电梯不恋物。在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方可离开房间,不要乘坐电梯、跳楼或破窗而出,要选择步行下楼,撤离时要遮挡头部以免坠落物带来伤害。

  在教室

  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者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地

  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地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注意保护头部;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序撤离。

  在户外

  1.尽快到开阔地带。

  2.远离高大建筑物。避开楼房、玻璃幕墙、立交桥、过街天桥、高烟囱和广告牌等可能倒塌的建筑物或易坠落的大型物件。

  3.远离危险环境。远离水坝、陡峭山崖以及易燃易爆、存有危险化学品的工厂或设施等。

  冬季地震避难时如何保暖

  发生地震后,人们可能被迫滞留在外,如果遭遇寒冷天气,容易患上低温症。学会简单有效的保暖方法,有助于渡过难关。

  最好能找到睡袋或者空气垫,休息时不要直接躺在冰冷的地面上;将报纸揉搓后垫在外套里面,会形成一个微小的空气层,有效减少热量流失,起到保暖作用;若感到腰腹部或其他部位受凉,可将两张报纸裹在腰腹部,用保鲜膜或塑料袋将其固定;将揉搓后的报纸放入塑料袋内,将双脚伸进去可迅速提高温度;用水果包装网套裹住脚趾再穿袜子,可以保暖双脚;户外探险常用的聚酯薄膜毯具有很强的保温效果,披在身上能有效防止热量散失。

  警惕地震逃生避险三大误区

  误区一:发生地震马上往户外逃。

  如果室内避震条件和建筑质量较好,应首选室内避震。

  地震发生在瞬时,人在出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伤的概率较大;屋顶的砖瓦、广告牌、玻璃墙等也都有倒塌的危险;住在高层的人如果都同时往外逃,容易发生混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误区二:躲入衣柜等家具里。

  大衣柜虽然结实,但是重心太高容易倾斜,而且人一旦到柜子里就会视野受阻,四肢受到束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

  误区三:趴在地上或者躺着等待救援可以节省体力。

  其实最好的姿势是:双手护头、曲身侧卧(保护脊椎)。

  地震发生时躺卧或趴着的姿势都是很危险的,这样会使身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废墟等物体击中的概率比站着时要大五倍,而且躺卧也不利于身体的灵活活动。

  遇到地震请勿慌张,脱离险境后应撤离到政府指定的公园、绿地、场馆等应急避难场所,听从安排并有序领取救灾物资。条件具备的单位和个人应积极协助政府救灾。

  摘编自央视新闻(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