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小人物决定与黄谣作斗争

  • 来源:方圆
  • 关键字:小人物,斗争,决定
  • 发布时间:2024-04-07 15:54

  文|曾于里

  魏平安就是要较这个真,要跟“韩露是坐台小姐”的黄色谣言作斗争,为一个死去的女孩找回清白,守护他与这个女孩达成的契约,也守护她的安息之地

  大鹏自编自导自演的新作《保你平安》,利用的是影视剧创作中一个很经典的结构:一个小人物在众人并不看好,也没什么人支持的情境下,执着地去做一件他认为是正义的事情。

  这个戏剧结构用得好,可以是现实题材极好的载体,比如经由小人物的坚守与困境折射出种种深刻的现实问题,《秋菊打官司》《我不是药神》便是如此。不过,相对凝重的主题固然可以获得表达的深度,却也因为针砭的尺度,或让电影的上映过程经历一些波折。

  《保你平安》选择了更妥洽、更安全的路径:它有所表达,但又适时地点到为止;商业追求才是第一位的,大量喜剧元素和商业元素的运用,让整个故事更通俗、更合家欢。

  电影中,这个追求正义的小人物叫魏平安。他是外人眼里的失败者:初中学历,坐过牢,离异,如今的职业是在短视频平台上直播卖墓地。

  魏平安也风光过,几年前是当地一家有名的歌舞厅的老板,早年就买了一辆大奔。他之所以入狱,是因为爱讲义气又不懂法,为了帮好兄弟祁致富出头,他把别人踢伤了,入了狱判了刑,出狱后外面早变了天地,他从昔日的“集安断尾虎”变成底层小人物。

  魏平安将一块墓地卖给罹患脑瘤的韩露。韩露是个孤儿,去世后将100多万元的遗产捐给了福利院,如今在自己生前挑好的墓地里安息。可墓园告知魏平安,要将韩露从墓地移走,因为韩露墓地的“邻居”的家属冯总偶然听说韩露曾经是个坐台小姐的传闻,财大气粗的冯总勒令墓园迁走韩露的墓地,不让这种“不洁之人”影响自己死去弟弟的“风水”。

  魏平安现在是懂法了,讲义气的优点也没丢,他自然要问个为什么。为什么说韩露是坐台小姐?有证据吗?韩露生前就买下的墓地凭什么不经人家同意就迁走,欺负死人不会说话吗?

  魏平安要问个为什么

  试想一下,这等事情要是落在我等打工人身上,绝大多数人都会遵从领导的决定。何况韩露是个孤儿,她在世上没有亲属,把她的墓地移走也不会有人来闹。至于韩露是不是坐台小姐,别人就传个八卦,事不关己,听完也就过去了,犯不着去较真。

  魏平安偏不,他就是要较这个真,要跟“韩露是坐台小姐”的黄色谣言作斗争,为一个死去的女孩找回清白,守护他与这个女孩达成的契约,也守护她的安息之地。

  为了让魏平安的动机更具说服力,编剧还创作了一条校园暴力的辅线,即魏平安的女儿也恰好在学校里遇到类似的“要不要去做好事,如果做好事可能有风险”的烦恼,魏平安鼓励女儿“去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女儿的决定反过来也给了魏平安坚持下去的力量。

  至此,《保你平安》的戏剧结构就搭建起来了。

  追溯谣言的由来,也天然地构成了一波三折的戏剧冲突。谣言哪来的?冯总是从宠物店的美容师Tony那里听说的;Tony说他是在店庆时从两个玩偶扮演者的对话中听到的,其中一个玩偶扮演者又那么凑巧是魏平安的妹妹魏如意;九曲十八弯,魏如意说她这边的消息来源要追溯到某企业的老总,而老总说他是从他一个美女下属那里听来的;该美女下属又是从当地的贴吧中看到的。魏平安找到发帖人的网络账号,魏如意使用“美人计”,查到发帖人在内蒙古一座城市的网吧里,魏平安决定从吉林前往内蒙古“千里追凶”……

  众多优秀喜剧人串起这部电影的众生相

  在追溯谣言源头的过程中,编剧很自然地将三教九流的人编织到剧本里,而每一个环节,从马丽、尹正到李雪琴、贾冰、杨迪,这些优秀的喜剧人都在各自的桥段里贡献了不错的“笑果”。

  不同的桥段,使用了不同的喜剧手法,确保魏平安的这趟“公路旅行”不枯燥、不冷场,笑点比较低的观众有可能全程“哈哈哈”。像魏平安与魏如意在密室逃脱的那个桥段,就把喜剧的错位发挥得颇为出彩;魏平安在内蒙古上演的追逐戏、追车戏,让这部电影具备更多动感,丰富了它的商业元素。

  在让故事具备“基本好看”的基础上,《保你平安》经由小人物对正义的追索,完成了一定的思想表达。不见得有多么立体深邃,但结合了热点,表达通俗易懂,重申一些重要的常识,可以在大众层面上起到必要的价值引导作用。

  第一点就是旗帜鲜明反对给女性造黄谣的行为。给女性造黄谣,是污名化、贬低、践踏一个女性很有效的方法,却也是极致下三滥、无耻之尤的方法。电影中的韩露有不幸的身世、不幸的遭遇,但她对人世间仍有一份如此宝贵的善意,结果她的善意因为一个一传十十传百的黄谣,就被彻底否定了,死后都不得安息。假若不是魏平安执拗地去澄清谣言,那么黄谣就成了世人记得韩露的唯一标签。

  片中魏如意的一句话说得非常精准,“当你张嘴说一个女人是‘小姐’时,不管她是不是,她都已经是了”。电影之外我们还应深思的是:为什么黄谣能轻而易举地毁掉一个女人?当“厌女”的思维仍然存在,很难说针对女性的黄谣会从此断绝——因为它总能有效。

  造黄谣杀伤力巨大

  第二点就是电影的英文名“Post Truth”(后真相)。“后真相”并不是说真相被篡改,或者真相消失了,而是真相变成次要的东西,人们很多时候只相信感觉,只愿意去听、去看想听和想看的东西,而不是多问一句:这是真相吗?

  在一个后真相时代里,已经无数次上演“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情形。很多时候,不仅仅是辟谣很艰难、辟谣没什么人看,甚至谣言都无人辟。在针对韩露的谣言中,造谣者因为一个非常可笑的理由张口一编,很多人未经查证便选择相信——因为黄谣既符合内心的猎奇,也契合潜意识里的“厌女”情绪。传谣者并不那么关心真相是什么,而是着力于满足听八卦、传八卦以及毁掉一个女人的隐秘快感。

  当魏平安在为韩露伸张正义的时候,谣言也传到他自己头上来了。在这里,电影以相对轻松的喜剧手法呈现谣言传播的滑稽、可笑、无脑和漏洞百出。魏平安坐牢的理由本是他为兄弟出头,传着传着就变成他睡了自己的兄弟,打了自己兄弟的老婆;他与韩露的关系,也一度被传成染上性病的嫖客和因为性病而死的坐台女……

  电影当然是号召公众不要沦为后真相时代的帮凶,看到传闻时能够仔细甄别、谨慎传播。但是当电影中那个最早的造谣者仅仅被行政拘留几天、罚点钱又被放出来,其他无意中传播谣言的人什么责任都没有,公众可以直观感受到造谣传谣的低成本——只有让造谣传谣者付出更沉重的代价,才能真正形成持久有效的威慑力。

  经由一定的现实表达,《保你平安》最后的落脚点在于对人性善的热情讴歌。如果做一个好人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你还愿意做一个好人吗?笔者不禁在想,现实中真的存在魏平安这样的人吗?就像电影中那匹出现过几次的诗意的白马,它是真的存在吗?还是纯洁的白马与善良的魏平安,都只是幻梦一场?

  无论如何,电影让观众愿意相信魏平安的存在,也能够激发观众内心的善念,鼓励我们去做正确的事、去成为好人。生日当天夜里,魏平安独自开着电驴行驶在城市的寒风中,某一瞬间或许会有孤单袭来。但平安大哥,做一个好人并不孤独,江边上那个“666”烟花是为你而绽放的,旁人或许对你的泪流满面不明所以,因为这一刻的悲欣交集以及漫天烟花里的深重祝福,只有你懂,只有你真正拥有了。

  我们唱《祝你平安》是美好的祝愿,但拥有祝愿的魏平安不是一无所有,某种最珍贵的情感只有好人拥有,只有好人懂得。

  《保你平安》的剧本并不是说写得多么深刻,但它胜在很合格,并且完成度很高。这部电影是当前我们市面上非常欠缺的那一类“腰部电影”——虽然导演的个性化不那么强、思想表达不见得有多么深邃,要用力挑刺也有一些,但它把一个常见的故事结构运用得很合理,商业元素结合得比较妥帖,一些正确理念的重申有理有据,并不说教,可以让大部分观众安心舒服地在电影院待两个小时,笑泪齐飞,内心有所触动,也觉得这票价值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