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提质:小学英语『三维七步』教与学模式探究

  沈 柳 温 馨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如何真正落实“减负提质”, 成为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这项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就要求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校外学足学好。同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称新课标)也指出,要围绕核心素养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主题语篇的研读中乐学、善学,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英语学习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核心素养。

  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目标、贯彻新课标理念,我们以学情为基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尝试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维度着手,细化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起“三维七步”的教与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学好、学饱、消化好”英语学习内容,并在英语学习活动和创新性作业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三维七步”教学模式

  “三维”,是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衔接的教学维度。这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各自具有独立的教学环节,彰显不同的教学功能,同时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链条。“七步”,则是指这三个教学维度分别由七个关键步骤组成。这些步骤环环相扣,使得教与学同步推进、相互促动。因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把握好“导学自学- 引起关注- 学习新知-应用实践- 汇报展示- 巩固运用-迁移创新”七个关键学习步骤,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1. 课前——导读自学

  在“三维七步”教学模式中,课前维度是至关重要的。该维度包括导读自学这一环节,此环节强调学生自我定向、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根据会导学单或预习单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梳理出已懂和未懂的知识点。

  2. 课中——“RLPR”教学模式

  课中维度分别由引起关注(Raise concern)、学习新知(Learn)、练习实践(Practice)、汇报展示(Report) 四个环节组成,摘取四个教学程序的英文首写字母,又被称为“RLPR”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参考了高小兰老师在《小学英语RLPR 教学模式研究》中提出的观点,是以新课标理念和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为依据,四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在螺旋递进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在“引起关注”环节,教师通过设计自由对话、歌曲赏析、图片环游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思维,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进入“学习新知”环节,教师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在交流互动中进一步理解学习内容,为知识的应用奠定基础。“练习实践”环节是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重要过程。学生在归纳整理核心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实践类的学习活动,将学习的知识结构展开描述、阐释、分析和应用,从而加深对知识内涵的理解。“汇报展示”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从课本走向现实生活,在真实情境中学会运用语言表达交流,从而提升能力,发展思维,塑造品格。

  3. 课后——巩固运用、迁移创新

  课后维度包括巩固运用和迁移创新的两大环节。为此,教师可以设计基础巩固型和迁移创新型两种类型的作业。基础巩固型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迁移创新型作业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策略,多角度认知理解世界,创造性地解决情境中的难题,进而实现能力向素养的转化。通过两种类型的分层作业,能够在保证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三维七步”教与学模式的运用实践

  教学中一切要以学生为出发点。结合我校学生英语学科基础薄弱的特点,我们以学情为根据,尝试性地开展了“三维七步”教与学模式的教学实践。通过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活动、考虑实际性和可操作性学习作业,力求真正落实减负提质。

  1. 课前——预习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预习是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由于年龄特点与学习能力的限制,学生往往缺少有效的预习方法。因此在这一维度,教师们要设计预习单或导学单,通过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自主预习,促进学习行为的主动发生。并且教师还要根据预习单的反馈情况, 对学生学情充分分析,将预习结果作为整节课教学设计的主要参考,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以五年级备课组教师制作的Unit1 Tidy Up 预习单为例,本节课主要学习物主代词的知识和用法,在预习单中,教师通过对比与猜测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引导其自主发现名词性物主代词的变化规律,总结语法规则。

  2. 课中——活动多样,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在课中阶段,教师可以通过预习单反馈的问题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建构起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同时力求做到“当堂作业、当堂校对、当堂订正、当堂解惑”,把复述、背诵等任务在课堂上解决,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此外,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增加英语课堂的趣味性。例如Fun song 活动,利用歌曲来帮助学生认读、记忆句型和单词;Fungame 活动,通过游戏来巩固单词句型的学习。如此一节课下来,将课堂知识以表演、演讲等方式呈现,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潜力,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更加投入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获取新知,探究意义,解决问题。

  3. 课后——分层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后作业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作业设计上要分层处理,提供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作业,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和针对性。

  首先要明确作业总量,提供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其次根据学习要求,设计基础作业和创新作业。其中基础作业包括听读作业、教材配套的练习册以及教师设计的预习单等;创新性作业则包括表达类作业、实践类作业、跨学科作业、生活化作业等。

  在一二年级,除布置听读练习的基础作业外,我们设计了Fundraw(制作单词卡)、Fun act(故事表演)和Fun play(动手实践)三种类型的创新性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三至六年级,基础作业主要为听读作业以及课后练习单,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创新型作业则包括绘制思维导图、口头表达、童言趣演以及课外阅读等。

  “双减”政策颁布实施以来,作为一线教师,唯有深耕日常教学,方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然,在改进教学之余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作业设计的差异化程度不够明显,学习评价的方式不够全面等等。希望我们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继续探究“三维七步”的教与学模式,把“减负提质”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李 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