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来源:基础教育论坛
  • 关键字: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
  • 发布时间:2024-04-15 11:15

  张浩科(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古城镇九年制学校)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议题式教学,赋予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和互动性等特征。教师不再直接讲授道德与法治知识,而是设置议题,通过讨论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在讨论中分析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在深入理解课程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阐述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议题式教学的意义,提出创设生活情境、任务驱动探究、实施多元评价等策略,以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议题式教学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广,培养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师的共识。为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品质,教师需要引入新式教育理念,改进教学设计方案。议题式教学是以问题或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化了教学活动的探究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多个环节获取知识和能力。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相比,议题式教学真正做到了思与学的深度结合。议题式教学既遵循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又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使现实生活与教学活动融合为统一的整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实践意义

  1.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议题式教学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入手开展探究式学习,探索问题答案,并将生活化内容抽象为道德与法治知识。反复重复这一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促使学生在面对道德与法治问题时自发地联系现实生活,创设与问题内涵相一致的现实情境,让抽象化的问题具象化,为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搜集资料、分析问题、形成观点,在讨论中陈述观点,分享看法。通过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探究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实践策略

  1. 创设生活情境,高效导入议题

  呈现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起始环节,也是学生探究之路的起点。议题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讨论自然发生。为此,教师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挑选素材作为构筑教学情境的主要材料,使情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促使学生自发联系现实生活经验分析议题、讨论议题,保证议题式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以下统称“教材”) 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这节课主要学习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和遵守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利的方法。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生活类教学情境,将现实生活与“依法行使权利”内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验出发,自主探究“依法行使权利”内容。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播放动画视频:小明、小华、小李三家人准备到三亚旅游,却遇上了航班延误,航空公司提供每位乘客200元的现金补偿。小明一家接受航空公司的补偿方案;小华一家不认可航空公司提出的补偿方案,结合自身情况提出新的补偿要求;而小李一家拒绝了航空公司提出的补偿方案,并提请中国消费者协会调解纠纷。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自觉思考如果遭遇同样问题,自己应该如何维权。教师结合情境提问: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自身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应当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不同的维权方式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学生结合情境分析问题,探究合法行使权利和维护自身权利的界限,为议题式学习的开展丌丌丌丌 2024 年第2 期(总第461 期) 基础教育论坛(上半月)做好准备。

  2. 任务驱动探究,整合新旧知识

  议题讨论过程由资料的搜集、思考整合材料、合作讨论等多个环节组成。为让各个环节联系为统一的整体,使任务有效进行,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目标分层级开展探究活动,推动议题式教学按照“知识和经验的输入—新旧知识经验的整合—知识和经验的输出” 的流程进行,分段解决议题,使高质量的议题讨论活动真实发生。

  例如,在教学教材九年级下册“多彩的职业”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职业的发展趋势,掌握职业规划和选择的方式,培养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大国工匠》片段,引出议题“我们应当如何面对未来的工作”,并分为以下三个环节开展议题讨论活动。

  第一环节:教师和学生一同讨论社会上常见的工作岗位,分析自己今后希望从事的职业,引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了解工作内容、职业技能、工作责任,结合自身的个性、特长、能力、经验分析职业是否适合自己,借讨论与自主阅读输入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做好讨论敬业精神的准备。

  第二环节:在新旧知识经验整合阶段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此前掌握的职业内容和岗位责任知识,分析保持敬业精神和岗位责任意识的重要性。教师设问:如果在工作中出现了不敬业的人员,会给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象警察、医生、电工等人员以散漫的态度面对工作的后果,结合现实生活经验深入分析敬业精神对个人与社会的重要性,深化学生对敬业精神的理解。

  第三环节:知识和经验的输出环节。为了推动教学内容与生活经验的整合,深化学生对职业态度的认识,教师以“小刘的职业困惑”为题组织课堂讨论活动。小刘是一名高级机械工,父亲希望他从事稳定的机械行业,但他早已厌倦了自己的工作,希望成为一名摄影师。目前,小刘已经递交了辞呈,虽然还在厂内工作,但已经开始钻研摄影技术,同事和上司也默许了小刘的行为。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小刘的遭遇探讨爱岗敬业的真正含义,深入现实生活思考爱岗敬业的真正内涵,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实施多元评价,巩固学习成果

  议题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为保证议题式学习活动的质量,教师有必要设置评价环节,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情况,针对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保证议题式教学的有效性。议题式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实时调整教学方案,传统的评价方式难以准确估量学生的成长情况,要求教师遵循多元化原则制订教学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的选择上,教师结合教学活动设计和学生的课堂表现制订评价标准,尽可能地全面了解学生在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等多方面的成长情况,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例如,教材七年级上册“网上交友新时空”这节课主要学习网络交往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使其慎重对待网上交友。在自主思考探究环节,教师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活动,引导学生观看网络安全教育方面的视频,并提问:为什么网络交友比线下交友更容易受骗?学生写出问题答案,教师指定学生上台分享答案,其他学生小组交流。在交流中,学生自发完成评价环节,认识到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以评促思,助力学生成长。随后,教师让学生从教材 “探究与分享”部分小凡的经历出发,引导学生以对话形式分析小凡的交友方式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可能引发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构思改进方案,在反思中深化所学。教师结合此前的活动经历,点评每名学生发言时的优点和缺点,使学生反思自己在评价环节中的表现情况,用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热情。最后,教师分发自评表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反思学习过程,评价自身表现,了解自身的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学习积极性,为后续参与道德与法治教学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教师需要坚持按照导入议题、实施教学、总结评价的流程搭建教学框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探究性议题,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借助评价活动了解学生的真实学情,适时调整教学设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议题讨论,在分享中深化所学,为学生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秋娥. 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四题”视角[J]. 华夏教师,2022(30):46-48.

  [2] 罗蓉华. 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 亚太教育,2022(13): 104-106.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